![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6-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6309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巩固练习,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试一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什么是比?
(2)、口算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3/4:1/8 60:10 24:32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四幅场景图。
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看出了吗?
2、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图,国旗长2.4m,宽1.6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出示教室里的国旗图,国旗长60cm,宽40c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3、并求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2.4:1.6=60:40 或 2.4/1.6=60/40
4、出示比例的意义。
5、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6、上图中四幅国旗的尺寸,还有哪些可以组成比例?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4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学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出示比例的项;比例的外项;比例的内项。
出示:说一说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
2.4: 1.6 = 60: 40
└-内项-┘
└-----外项-----┘
2、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 2.7 = 10: 6 1/2:1/3=6:4
3、出示:2.4: 1.6 = 60: 40
学生说出外项的积是2.4×40=96 、内项的积是1.6×60=96。
得出:2.4×40=1.6×60 外项的积与内项的积相等。
2.4: 1.6 = 60: 40 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2.4/1.6=60/40
4、结论: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试一试: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2:2.5=4:50 1.2:3/4=4/5:5
六、试一试: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9 和 9∶12
七、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渗透情感,导入新课,认识比例,发现特征,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项的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巩固练习,提高认识,总结全课,升华认识,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一分钟,复习铺垫,旧知导入,明确方向,揭示目标,交流课前小研究,汇报课前小研究,练习提升,当堂检测,总结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共4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