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浙科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练习整套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点突破练1遗传的基本规律加强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点突破练1遗传的基本规律加强练含答案,共8页。
重点突破练1 遗传的基本规律加强练(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1体细胞中各种基因表达的机会不均等B.F1自交时,套袋以减少外源花粉的干扰C.F1测交实验,为了检验假说是否正确D.正反交实验,为了排除性别对子代性状表现的影响B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F1体细胞中各种基因表达的机会不均等,A正确;由于豌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因此,F1自交时无需套袋,B错误;F1测交实验,为了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即为了验证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正反交实验,为了排除性别对子代性状表现的影响,D正确。]2.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C+、C、c基因控制。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基因型相同的长翅杂交,子代总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接近2∶1。如果用一只长翅个体与一只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 )A.1∶1 B.2∶1 C.3∶1 D.1∶2∶1A [根据题意分析已知,C+对C、c为显性,C对c为显性,且C+C+纯合致死,则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C+C或C+c,小翅个体的基因型为cc,因此一只长翅个体与一只小翅个体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C+c、Cc或C+c、cc,即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长翅∶正常翅=1∶1或正常翅∶小翅=1∶1。]3.人类秃发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根据题意可以确定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D [根据题意不能确定丈夫和妻子的基因型为bb、b+b,A错误;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可以都是b+b,B错误;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即都是b+b,则父母也未必一定都是纯合子,C错误;根据分析,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不可能生出秃发女儿;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为b+b,则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25%;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50%,D正确。]4.蜜蜂的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雌蜂(蜂王)、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蜜蜂的体色中,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 )A.全为褐色B.褐色个体数∶黑色个体数=3∶1C.蜂王、工蜂全为褐色,雄蜂全为黑色D.蜂王、工蜂全为黑色,雄蜂全为褐色C [由分析可知,F1蜂王和工蜂体色全为褐色,A错误;若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受精与未受精的比例均等,且全部发育,则后代中褐色个体数∶黑色个体数=1∶1,B错误;由分析可知,蜂王、工蜂全为褐色,雄蜂全为黑色,C正确;蜂王、工蜂全为褐色,雄蜂全为黑色,D错误。]5.已知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双亲为黄色高秆和绿色矮秆的豌豆植株杂交,得F1,选取F1的数量相等的两种植株分别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所有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1∶3∶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B.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基因型是YyDd和yyDdC.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自交,所有后代表型比例为9∶15∶3∶5D.若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4种D [根据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A正确;结合分析可知,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基因型是YyDd和yyDd,B正确;上述F1(1YyDd和1yyDd)自交,其中前者自交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3∶3∶1,后者自交表型及比例为绿色高秆∶绿色矮秆=12∶4,因此F1自交产生的所有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15∶3∶5,C正确;若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共9种,其中杂合子有5种,D错误。]6.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皮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B.2种;13∶3C.3种;12∶3∶1 D.3种;10∶3∶3C [若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出现的基因型和表型比例为9 W_Y_(白色)∶3W_yy(白色)∶3 wwY_(黄色)∶1wwyy(绿色),由此可见,后代表型有三种,分别为白色、黄色和绿色,其比例为12∶3∶1,即C正确。]7.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据此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A.重瓣对单瓣为显性性状B.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C.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D.含B基因的雄或雌配子不育D [由分析可知,单瓣对重瓣为显性性状,A错误;若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则题中自交比例应为单瓣紫罗兰∶重瓣紫罗兰=2∶1,与题意不符,B错误;若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则后代中只有重瓣紫罗兰出现,且亲本也无法出现,C错误;若含B基因的雄或雌配子不育,则亲本单瓣紫罗兰(Bb)自交,亲本之一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而另一亲本只产生一种配子(b),符合题意,D正确。]8.玉米顶端是雄花序,叶腋处是雌花序。研究发现,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T、t与玉米的性别分化有关。当基因B、T同时存在时,雌、雄花序都存在;基因b纯合可使玉米只有雄花序,叶腋处没有雌花序;基因t纯合可使雄花序发育为可育的雌花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有雌雄同株、雄株和雌株三种类型B.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在进行杂交时只能作父本C.基因型为BbTt与bbTt的植株杂交,后代中有1/2的雄株D.若后代中只含雌株和雄株,则亲本的基因型只能为bbtt、bbTtC [根据分析,玉米有雌雄同株、雄株和雌株三种类型,A正确;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只有雄花序,叶腋处没有雌花序,所以进行杂交时只能作父本,B正确;基因型为BbTt与bbTt的植株杂交,后代雄株(bbT_)的比例为1/2×3/4=3/8,C错误;后代没有雌雄同株的植株,说明亲代不能同时含有B和T基因,即亲代没有雌雄同株的个体,亲代雄株的基因型是bbT_,雌株不含B基因,只能是bbtt,由于后代中出现了雌株和雄株,所以雄株的基因型是bbTt,D正确。]9.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中,当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C.控制叶宽窄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D.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C [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分析可知,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B正确;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C错误;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12+1/12=1/6,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D正确。]10.某品种花生的厚壳(A)、薄壳(a)以及高含油量(B)、低含油量(b)是其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已知该品种部分花粉存在不育现象,甲、乙为该品种的纯合子,据下图示所示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F2中纯合子占1/3B.不育花粉的基因型为ABC.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D.薄壳低含油量雌性与F1杂交,子代中薄壳低含油量的个体占1/4B [根据F2的表型之比5∶3∶3∶1是9∶3∶3∶1的变形,可知F1厚壳高含油量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各占1/12,故F2中纯合子占1/4,A错误;根据题干及F2的表型之比可知,Ab、ab、aB可育,不育花粉的基因型为AB,B正确;AB花粉不育,亲本中雄性不可能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并且不知道甲、乙的表型,故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C错误;薄壳低含油量雌性(aabb)与F1(AaBb)杂交,由于花粉AB不育,故子代中薄壳低含油量的个体占1/3,D错误。]11.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等位基因决定,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 [F2中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数量的和为64,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AaBbDd,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应是三杂合子,然后观察选项D中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符合条件。]12.某人将两株亲本植株杂交获得的100粒种子种下去,结果得到37株红果短毛植株、19株红果无毛植株、18株红果长毛植株、13株黄果短毛植株、7株黄果长毛植株和6株黄果无毛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株亲本植株都是双杂合子B.红果长毛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C.两亲本的表型都是红果短毛D.就叶毛来说,无毛与长毛植株都是纯合子B [根据亲本杂交后代都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体,A正确;根据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7+19+18)∶(13+7+6)=3∶1,说明此对性状的双亲均表现为红果;根据子代短毛∶无毛∶长毛=(37+13)∶(19+6)∶(18+7)=2∶1∶1,说明此对性状的双亲均表现为短毛,因此两亲本的表型都是红果短毛,C正确;就叶毛来说,子代短毛∶无毛∶长毛=2∶1∶1,说明其基因型为Bb∶BB∶bb=2∶1∶1,所以无毛与长毛都是纯合体,D正确;通过C选项可知,红果是显性性状,且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对应的亲本的基因型有1(种);通过D选项可知,控制短毛的基因型也是1种,故红果长毛植株的基因型有1×1=1(种),B错误。]二、非选择题13.某二倍体植物自然状态为自花授粉,其种子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子叶的圆形和皱形显隐性未知,现用子叶圆形黄色和圆形绿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1的种子子叶中出现的表型及比例为圆形黄色∶皱形黄色∶圆形绿色∶皱形绿色=3∶1∶3∶1。请回答下列问题:(1)子叶圆形和皱形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其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2)请从亲本或F1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黄色和绿色、圆形和皱形在遗传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叶圆形对皱形为显性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验证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测交实验的方法,即选择亲本中圆形黄色植株(AaBb)与子一代中的皱形绿色植株(aabb)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由于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结论应该是黄色和绿色、圆形和皱形在遗传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A、a和B、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AaBb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其与aabb测交应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后代。答案:(1)圆形 分离 (2)实验思路:选择亲本中圆形黄色与子一代中的皱形绿色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圆形黄色∶皱形黄色∶圆形绿色∶皱形绿色=1∶1∶1∶1;结论:黄色和绿色、圆形和皱形在遗传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4.江西某高校一遗传学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一种野生植物的花瓣颜色有紫色、红色、粉红色和白色四种,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下图所示)。该遗传学教授将白花植株和紫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植株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1)该遗传学教授在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若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则授粉前应该去掉________(填“白花”或“紫花”)植株的雄蕊,去掉雄蕊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2)F2中随机取一株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F2中红色∶白色∶紫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3)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__。解析:(1)杂交实验,在授粉前应该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紫花是母本,因此要对紫花进行去雄,去雄应该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2)白花植株和紫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子二代红色(A_Bb)∶白色(aa_ _)∶紫色(A_bb)∶粉红色(A_BB)=(3/4×2/4)∶(4/16)∶(3/4×1/4)∶(3/4×1/4)=6∶4∶3∶3。(3)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_ _,占1/16+1/16+1/4=3/8。答案:(1)紫花 花粉未成熟之前 (2)AABb或AaBb 6∶4∶3∶3 (3)3/815.某多年生绿色植物中有开红花植株,也有开白花植株。开红花植株(甲)与开白花植株(乙)杂交,F1均开红花,F1随机授粉,所得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5∶1。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某种花粉有一定不育率,则有一定不育率的是________花粉且不育率为________(用分数作答)。为了验证上述花粉的不育率,应如何设计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实验结果及其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不存在致死和配子不育等现象且甲植株是纯合子,则控制该植物花色的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至少有________对。该情况下,利用测交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F2中所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据题干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F2中aa占1/16,而1/16=1/2×1/8,即Aa产生的花粉中A∶a=7∶1,含a基因的花粉有6/7的不育率。要验证上述结论,应选择基因型为Aa的植株作父本、白花植株作母本,父本产生的可育花粉中A∶a=7∶1,因此,所得子代中红花∶白花=7∶1,故可判断含a基因的花粉有6/7的不育率。(2)若不存在致死和配子不育等现象且甲植株是纯合子,根据“15∶1”可推知,该植物的花色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红花植株中基因组成为AABb、AaBB和AABB的植株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所得子代均开红花,即这些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不能区分。答案:(1)含a基因的 6/7 让F1(或Aa)作父本、白花植株作母本,两者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 子代中红花∶白花=7∶1 含a基因的花粉有6/7的不育率 (2)两 不能 子代全部为红花时,对应待测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