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表面积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巩固练习, 拓展练习,小结,检测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方法: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价值:感悟数学知识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圆柱表面积。
教学媒体: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课件出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形并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2、课件出示:茶叶罐,说说怎样求所需铁皮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1、茶叶罐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
同桌互说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3、课件出示:
(1)、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2米,直径为0.2米。如果它滚动10周
(1)前进的路程是多少米
(2)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示题目。
1、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树的( ).
A.底面积 B.侧面积 C.表面积 D.体积
2、把一个圆柱在平坦的桌面上 滚动,那么滚动的路线是( ).
A 圆弧 B长方形 C圆形
3、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2米,直径为0.2米。如果它滚动10周,
(1)前进的路程是多少米?
(2)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 拓展练习
1、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把它截成4个相等的圆柱体. 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底面的面积()。
2、把一段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底面直径劈开,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分米,原来这段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是多少?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两个底面的面积+一个侧面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筛选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灵活应用为关键要素,搭建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学生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愉悦地完成本课教学。课下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时又和同年组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反思如下:
一、检测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新知开始前,我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把你们刚认识的新朋友带来了,你们猜,他是谁?”就在学生们的猜测下,我拿出了课前藏好的圆柱。我继续发问“你们认识它吗,是怎样认识的?你们还想知道它的什么?”由此展开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复习引入——提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搭建平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和侧面积的计算。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呈现出不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体现多向度、多角度的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明确圆柱侧面沿高打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由此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第二部分开始)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最后一部分是练习阶段,以生活中的圆柱物体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学生说出要计算哪几个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三、把握重、难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源。
“圆柱表面积”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但在教学中,我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用“进一法”取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呈现梯度形态。
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之和。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操作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调集多种要素让学生亲身实践了,记忆一定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现有的学具和准备的圆柱体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幻灯片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实践操作展示得不够。在动手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小部分同学的学具较小,展示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显得费时费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一小节第二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表面积。
2. 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是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侧面积教学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表面积的应用比较复杂,因此,圆柱表面积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
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 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 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表面积。
2. 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知识作准备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长方形的面积是?
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导入新课,隐射教学目标
1. 观察比较:出示几组圆柱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想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这时交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让学生自行设疑,教师向学生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认读目标
教师通过展示目标,学生认读目标,这时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了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同时也能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参与达标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三)导入新课,实施教学目标
1,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这部分教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2.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2)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
(3)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师生互动,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找出两种几何形体转化前后的关系。
(4) 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
3. 运用。
出示例1例2: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
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例1进行尝试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四)巩固练习,检验目标
1.做一做: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积和高,求它的表面积,如果不知道圆柱的底面积,那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该怎样求?
2.完成练习七第2.3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在练习中发展智力,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五)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复习,引入新课,引导探究,学习新知,练习巩固,灵活运用,生活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小结,总结回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