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01.北京的春节课堂教学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818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听童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品味语言,了解传统文化,结束语与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
1.会写“醋、榛”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初旬、展览、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学生准备: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填写《学评》13页关于时间、风俗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听童谣,导入新课
1.学生回忆自己家乡过春节的情景。
我们刚过完春节,说一说春节期间的哪个习俗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团圆的节日。
2. 童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京的春节又是怎样的呢?播放童谣《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新课。
3、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不懂的地方。
(1)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字词检测
出示生字: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栗 筝 鞭 麦 寺 逛
出示词语: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儿化音:杂拌儿 玩意儿 零七八碎儿
多音字:正月 间断 分外 掺和 娴熟 万象更新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起止时间,持续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 ,持续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汇报。
(1)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圈出来;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2)以除夕为时间点把整个春节划分为两个时间段。
(3)小组交流预习时填写的表格:腊八到除夕这段时间里的风俗习惯。
(4) 小组汇报。
四、品味语言,了解传统文化
1. 选择除夕片段深入阅读,勾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
2. 学生交流。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感受除夕的热闹。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感受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总分的段落格式。
3. 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把这种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北京的春节是一个热闹喜庆、祥和团圆的节日,这些不仅在除夕这一天表现出来,老舍笔下还写到了好几个日子,而且在写作手法上也非常巧妙,今天就留着这个关子,课后好好读一读书,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感受北京的春节,感受老舍先生细腻的描写。
六、板书设计
6 北京的春节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时间顺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全文,情境导入,分清详略,除夕,比较阅读,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元宵的文字增加,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回顾整理,小结所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