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为什么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
沁园春·雪 (片段)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 任免官吏,自征租赋, 自铸钱币,自集军队。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
汉景帝:晁错建议削藩,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为首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汉景帝派周亚夫三个月时间平定七国之乱。但是诸侯王国的势力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他们依然威胁着大一统王朝。
材料一: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已经发现的汉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朝廷,“拟同天子”的史实。
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1. 西汉初期的政治局面: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②地方豪强地主发展起来,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材料三:(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 ——《史记·平准书》
地方豪强地主发展起来,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2.措施: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措施:②建立刺史制度。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措施:③建立察举制。作用: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
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崇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把忠君守礼思想作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经典范围之内的学说,都要加以禁止,不能让它们与儒学一同发展。
措施: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诗经》、《尚书》、 《易经》、《礼记》、《春秋》作为教材。③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作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②建立刺史制度。③察举制。
文化上: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崇尊儒术”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
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汉武帝时期,私人铸币,盐铁经营权掌握在豪强手中,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3.作用: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经济基础。
1.背景: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领导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汉初实行和亲,汉武帝时开始军事反击。
2.措施:①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匈奴迁徙漠北
②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战胜匈奴,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政治上:1.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2. 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1.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崇尊儒术”,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经济上: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作用:削弱诸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作用: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为什么能实现大一统?
1、客观条件:“文景之治”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主观条件: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善用贤才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完成了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讨论:请用史实阐述秦汉时期是如何“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崇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完成了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如何评价秦始皇、汉武帝?
1.要一分为二、全面评价、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2.评判标准:功+过3.总之,他们功大于过,是历史上著名的君主。
1.西汉初年社会秩序混乱,政局不稳。导致这种局面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
2.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实行有关( )A.“推恩令”B.“尊崇儒术”C.统一货币D.盐铁专卖
3.主张“大一统”,强调用“三纲”“五常”忠君守礼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 C.荀子 D.董仲舒
4.[2021·百色]历代王朝的变革,都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汉武帝用惊人的“智慧”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在其多种“智慧”中,思想上推崇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2021·河南]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6.[易错题]有史学家指出,汉武帝时期,政府通过盐业获得的利益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统一货币 B.轻徭薄赋C.平抑物价 D.盐铁专卖
7.[2021·聊城]《汉书·食货志》记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A.统一铸币 B.盐铁官营C.平抑物价 D.休养生息
8.卫青和霍去病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他们的“赫赫战功”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镇压农民起义C.率军击败匈奴 D.打压地方豪强
1.《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文化管理C.加强思想控制 D.扩大诸侯的权力
【点拨】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说的是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
2.[2021·福建]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些举措(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点拨】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D符合题意。
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尊崇儒学( )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吸收了各家学说的合理成分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强化了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示范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2课课堂小测,经汉武帝之世,“五铢”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自主学习,“推恩令”的实施,探究新知,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制,材料研读,图片一,图片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授课ppt课件,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