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
展开什么是大一统?统一:主要指地域的统一大一统:是指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统一,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
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头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来自CCTV节目官网)
1.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原因、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刺史制度是一项怎样的制度?2.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有何深远影响?3.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匈奴族的首领被称为什么?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汉景帝时削夺诸侯王封地,引发七国之乱。
金缕玉衣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在发现的汉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1)以上三幅图片,说明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一、“推恩令”的实施1.建议者:2.内容:3.作用:
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 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措施:削爵夺地除国
图片反映了汉武帝的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作用: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刺史制度: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背景:2.提出者:3.含义:4.措施:5.影响: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道家思想,诸子百家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不利于中央集权。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①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
②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及相同目的。
不同态度: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汉武帝尊崇儒术,以儒学为正统。
相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三、盐铁专卖1.背景:2.措施:3.作用:
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煮盐、冶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在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多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北击匈奴1.匈奴的首领称为:2.西汉初的政策:3.汉武帝时的政策:4.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5.北击匈奴的影响:
单(chan)于
和亲;送粮食和布匹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道北上,大败匈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示范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2课课堂小测,经汉武帝之世,“五铢”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授课ppt课件,共17页。
初中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习题课件ppt,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