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x2﹣2(b﹣2)x+b2﹣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
A.b≥1.25 B.b≥1或b≤﹣1 C.b≥2 D.1≤b≤2
2.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为了解襄阳市初中每天锻炼所用时间,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解襄阳市电视台《襄阳新闻》栏目的收视率,选择全面调查
C.为了解神舟飞船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D.为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
3.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垂足为.如果,则的长为( )
A.2 B.3 C.4 D.6
4.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函数y=ax2+1与(a≠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2,﹣1),C(﹣2,﹣1),D(﹣1,1).以A为对称中心作点P(0,2)的对称点P1,以B为对称中心作点P1的对称点P2,以C为对称中心作点P2的对称点P3,以D为对称中心作点P3的对称点P4,…,重复操作依次得到点P1,P2,…,则点P2010的坐标是( )
A.(2010,2) B.(2010,﹣2) C.(2012,﹣2) D.(0,2)
7.在下列四个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关于x的方程3x+2a=x﹣5的解是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 B.a> C.a<﹣ D.a>﹣
9.在,,0,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B. C.0 D.1
10.如图,AB是⊙O的直径,D,E是半圆上任意两点,连接AD,DE,AE与BD相交于点C,要使△ADC与△BDA相似,可以添加一个条件.下列添加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A.∠ACD=∠DAB B.AD=DE C.AD·AB=CD·BD D.AD2=BD·CD
11.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 B.9 C.10 D.11
12.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BFC为( )
A.75° B.60° C.55° D.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七巧板是我国祖先创造的一种智力玩具,它来源于勾股法,如图①整幅七巧板是由正方形ABCD分割成七小块(其中: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如图②是由七巧板拼成的一个梯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则梯形MNGH的周长是 cm(结果保留根号).
14.若a﹣3有平方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6x+k2-k=0的一个根是0,则k的值是______.
16.直线y=x与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1),则k=_____.
17.为选拔一名选手参加全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自由泳比赛,我市四名中学生参加了男子100米自由泳训练,他们成绩的平均数及其方差s2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1′05″33
1′04″26
1′04″26
1′07″29
s2
1.1
1.1
1.3
1.6
如果选拔一名学生去参赛,应派_________去.
18.如图,在▱ABCD中,AD=2,AB=4,∠A=30°,以点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连接C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结果保留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在中,,BD为A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连接BG,DF.
求证:;
求证:四边形BDFG为菱形;
若,,求四边形BDFG的周长.
20.(6分)如图,ABC中,∠ACB=90°,以B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交AC于点F.
(1)求证:点F是AC的中点;
(2)若∠A=30°,AF=,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1.(6分)已知:如图1在Rt△ABC中,∠C=90°,AC=8cm,BC=6cm,点P由点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点Q由点A出发沿AC方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lcm/s;连接PQ,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0<t<5),解答下列问题:
(1)当为t何值时,PQ∥BC;
(2)设△AQP的面积为y(cm2),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y的最大值;
(3)如图2,连接PC,并把△PQC沿QC翻折,得到四边形PQPC,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四边形PQP'C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8分)如图 1 所示是一辆直臂高空升降车正在进行外墙装饰作业.图 2 是其工作示意图,AC是可以伸缩的起重臂,其转动点 A 离地面 BD 的高度 AH 为 2 m.当起重臂 AC 长度为 8 m,张角∠HAC 为 118°时,求操作平台 C 离地面的高度.(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sin28°≈0.47,cos28°≈0.88,tan28°≈0.53)
23.(8分)已知如图①Rt△ABC和Rt△EDC中,∠ACB=∠ECD=90°,A,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N,F分别为AB,ED,AD的中点,∠B=∠EDC=45°,
(1)求证MF=NF
(2)当∠B=∠EDC=30°,A,C,D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②,图③这两种情况时,请猜想线段MF,N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
24.(10分)某校数学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以“绿色出行”为主题,把某小区的居民对共享单车的了解和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发现有20人对于共享单车不了解,使用共享单车的居民每天骑行路程不超过8千米,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本次调查人数共 人,使用过共享单车的有 人;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果这个小区大约有3000名居民,请估算出每天的骑行路程在2~4千米的有多少人?
25.(10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
26.(12分)我市某学校在“行读石鼓阁”研学活动中,参观了我市中华石鼓园,石鼓阁是宝鸡城市新地标.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为我国西北第一高阁.秦汉高台门阙的建筑风格,追求稳定之中的飞扬灵动,深厚之中的巧妙组合,使景观功能和标志功能融为一体.小亮想知道石鼓阁的高是多少,他和同学李梅对石鼓阁进行测量.测量方案如下:如图,李梅在小亮和“石鼓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镜子不动,李梅看着镜面上的标记,她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石鼓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李梅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1.6米,CD=2.2米,然后,在阳光下,小亮从D点沿DM方向走了29.4米,此时“石鼓阁”影子与小亮的影子顶端恰好重合,测得小亮身高1.7米,影长FH=3.4米.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石鼓阁”的高AB的长度.
27.(12分)如图,△ABC内接于⊙O,过点C作BC的垂线交⊙O于D,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DEC=∠BAC.求证:DE是⊙O的切线;若AC∥DE,当AB=8,CE=2时,求⊙O直径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二次函数y=x2-2(b-2)x+b2-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a=1>0,∴Δ≤0或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均大于等于0.
当Δ≤0时,[-2(b-2)]2-4(b2-1)≤0,
解得b≥.
当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均大于等于0时,
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
则x1+x2=2(b-2)>0,Δ=[-2(b-2)]2-4(b2-1)>0,无解,
∴此种情况不存在.
∴b≥.
2、D
【解析】
A.为了解襄阳市初中每天锻炼所用时间,选择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为了解襄阳市电视台《襄阳新闻》栏目的收视率,选择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解神舟飞船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普查,故C不符合题意;
D.为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先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BE=CE=8,再在Rt△BED中利用30°角的性质即可求解ED.
【详解】
解:因为垂直平分,
所以,
在中,,
则;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C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
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5、B
【解析】
试题分析:分a>0和a<0两种情况讨论:
当a>0时,y=ax2+1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0,1);位于第一、三象限,没有选项图象符合;
当a<0时,y=ax2+1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0,1);位于第二、四象限,B选项图象符合.
故选B.
考点:1.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分类思想的应用.
6、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以A为对称中心作点P(0,1)的对称点P1,即A是PP1的中点,结合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得点P1的坐标;同理可求得其它各点的坐标,分析可得规律,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以A为对称中心作点P(0,1)的对称点P1,即A是PP1的中点,
又∵A的坐标是(1,1),
结合中点坐标公式可得P1的坐标是(1,0);
同理P1的坐标是(1,﹣1),记P1(a1,b1),其中a1=1,b1=﹣1.
根据对称关系,依次可以求得:
P3(﹣4﹣a1,﹣1﹣b1),P4(1+a1,4+b1),P5(﹣a1,﹣1﹣b1),P6(4+a1,b1),
令P6(a6,b1),同样可以求得,点P10的坐标为(4+a6,b1),即P10(4×1+a1,b1),
∵1010=4×501+1,
∴点P1010的坐标是(1010,﹣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旋转,根据条件求出前边几个点的坐标,得到规律是解题关键.
7、C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8、D
【解析】
先解方程求出x,再根据解是负数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
【详解】
解方程3x+2a=x﹣5得
x=,
因为方程的解为负数,
所以<0,
解得: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要注意的是:若在不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9、A
【解析】
【分析】根据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即可得答案.
【详解】由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得
,
最小的数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比较大小,利用好“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是解题关键.
10、D
【解析】
解:∵∠ADC=∠ADB,∠ACD=∠DAB,
∴△ADC∽△BDA,故A选项正确;
∵AD=DE,
∴ ,
∴∠DAE=∠B,
∴△ADC∽△BDA,∴故B选项正确;
∵AD2=BD•CD,
∴AD:BD=CD:AD,
∴△ADC∽△BDA,故C选项正确;
∵CD•AB=AC•BD,
∴CD:AC=BD:AB,
但∠ACD=∠ABD不是对应夹角,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考点:1.圆周角定理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1、C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36=10,故选C.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
12、B
【解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E=150°,AB=A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得出∠ABE=∠AEB=15°,再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AD=90°,AB=AD,∠BAF=45°,
∵△ADE是等边三角形,
∴∠DAE=60°,AD=AE,
∴∠BAE=90°+60°=150°,AB=AE,
∴∠ABE=∠AEB=(180°﹣150°)=15°,
∴∠BFC=∠BAF+∠ABE=45°+15°=6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24+24
【解析】
仔细观察梯形从而发现其各边与原正方形各边之间的关系,则不难求得梯形的周长.
【详解】
解:观察图形得MH=GN=AD=12,HG=AC,
AD=DC=12,
AC=12,
HG=6.
梯形MNGH的周长=HG+HM+MN+NG=2HM+4HG=24+24.
故答案为24+2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及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
14、a≥1.
【解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列出不等式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平方根的定义,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15、2.
【解析】
试题解析:由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2,把x=2代入方程,得 ,解得,k2=2,k2=2
当k=2时,由于二次项系数k﹣2=2,方程不是关于x的二次方程,故k≠2.
所以k的值是2.故答案为2.
16、1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正比例函数得出a的值,然后将交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出k的值.
详解:将(a,1)代入正比例函数可得:a=1, ∴交点坐标为(1,1),
∴k=1×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属于基础题型.根据正比例函数得出交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17、乙
【解析】
∵丁〉甲乙=丙,
∴从乙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
∵S 乙2<S 丙2,
∴选择乙参赛,
故答案是:乙.
18、
【解析】
过D点作DF⊥AB于点F.
∵AD=1,AB=4,∠A=30°,
∴DF=AD•sin30°=1,EB=AB﹣AE=1.
∴阴影部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扇形ADE面积-三角形CBE的面积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
【解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证,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得结论即可得证,
设,则,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到CF、AF和AC之间的关系,解出x即可.
【详解】
证明:,,
,
又为AC的中点,
,
又,
,
证明:,,
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
又,
四边形BDFG为菱形,
解:设,则,,
在中,,
解得:,舍去,
,
菱形BDFG的周长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掌握这些定义性质及判定并结合图形作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1)见解析;(2)
【解析】
(1)连接OD、CD,如图,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BDC=90°,再判定AC为⊙O的切线,则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FD=FC,然后证明∠3=∠A得到FD=FA,从而有FC=FA;
(2)在Rt△ACB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C=AC=2,再证明△OBD为等边三角形得到∠BOD=60°,接着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D⊥EF,从而可计算出DE的长,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利用S阴影部分=S△ODE-S扇形BOD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证明:连接OD、CD,如图,
∵BC为直径,
∴∠BDC=90°,
∵∠ACB=90°,
∴AC为⊙O的切线,
∵EF为⊙O的切线,
∴FD=FC,
∴∠1=∠2,
∵∠1+∠A=90°,∠2+∠3=90°,
∴∠3=∠A,
∴FD=FA,
∴FC=FA,
∴点F是AC中点;
(2)解:在Rt△ACB中,AC=2AF=2,
而∠A=30°,
∴∠CBA=60°,BC=AC=2,
∵OB=OD,
∴△OBD为等边三角形,
∴∠BOD=60°,
∵EF为切线,
∴OD⊥EF,
在Rt△ODE中,DE=OD=,
∴S阴影部分=S△ODE﹣S扇形BOD=×1×﹣=﹣π.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扇形的面积公式.
21、(1)当t=时,PQ∥BC;(2)﹣(t﹣)2+,当t=时,y有最大值为;(3)存在,当t=时,四边形PQP′C为菱形
【解析】
(1)只要证明△APQ∽△ABC,可得=,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过点P作PD⊥AC于D,则有△APD∽△ABC,理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构建二次函数即可解决问题;
(3)存在.由△APO∽△ABC,可得=,即=,推出OA=(5﹣t),根据OC=CQ,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在Rt△ABC中,AB===10,
BP=2t,AQ=t,则AP=10﹣2t,
∵PQ∥BC,
∴△APQ∽△ABC,
∴=,即=,
解得t=,
∴当t=时,PQ∥BC.
(2)过点P作PD⊥AC于D,则有△APD∽△ABC,
∴=,即=,
∴PD=6﹣t,
∴y=t(6﹣t)=﹣(t﹣)2+,
∴当t=时,y有最大值为.
(3)存在.
理由:连接PP′,交AC于点O.
∵四边形PQP′C为菱形,
∴OC=CQ,
∵△APO∽△ABC,
∴=,即=,
∴OA=(5﹣t),
∴8﹣(5﹣t)=(8﹣t),
解得t=,
∴当t=时,四边形PQP′C为菱形.
【点睛】
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理由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2、5.8
【解析】
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易得四边形为矩形,则,再计算出,在中,利用正弦可计算出CF的长度,然后计算CF+EF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
.
又,
.
∴四边形为矩形.
在中,
,
.
.
答:操作平台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23、(1)见解析;(2)MF= NF.
【解析】
(1)连接AE,BD,先证明△ACE和△BCD全等,然后得到AE=BD,然后再通过三角形中位线证明即可.
(2)根据图(2)(3)进行合理猜想即可.
【详解】
解:(1)连接AE,BD
在△ACE和△BCD中
∴△ACE≌△BCD
∴AE=BD
又∵点M,N,F分别为AB,ED,AD的中点
∴MF=BD,NF=AE
∴MF=NF
(2) MF= NF.
方法同上.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做出辅助线和合理猜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200,90 (2)图形见解析(3)750人
【解析】
试题分析:(1)用对于共享单车不了解的人数20除以对于共享单车不了解的人数所占得百分比即可得本次调查人数;用总人数乘以使用过共享单车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使用过共享单车的人数;(2)用使用过共享单车的总人数减去0~2,4~6,6~8的人数,即可得2~4的人数,再图上画出即可;(3)用3000乘以骑行路程在2~4千米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每天的骑行路程在2~4千米的人数.
试题解析:
(1)20÷10%=200,
200×(1-45%-10%)=90 ;
(2)90-25-10-5=50,
补全条形统计图
(3)=750(人)
答: 每天的骑行路程在2~4千米的大约750人
25、,1+
【解析】
运用公式化简,再代入求值.
【详解】
原式=
=
= ,
当x=+1时,
原式=.
【点睛】
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整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
26、 “石鼓阁”的高AB的长度为56m.
【解析】
根据题意得∠ABC=∠EDC=90°,∠ABM=∠GFH=90°,再根据反射定律可知:∠ACB=∠ECD,则△ABC∽△ED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AHB=∠GHF,可证△ABH∽△GFH,同理得=,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题意可得:∠ABC=∠EDC=90°,∠ABM=∠GFH=90°,
由反射定律可知:∠ACB=∠ECD,
则△ABC∽△EDC,
∴=,
即=①,
∵∠AHB=∠GHF,
∴△ABH∽△GFH,
∴=,即=②,
联立①②,解得:AB=56,
答:“石鼓阁”的高AB的长度为56m.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7、(1)见解析;(2)⊙O直径的长是4.
【解析】
(1)先判断出BD是圆O的直径,再判断出BD⊥DE,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AC⊥BD,进而求出BC=AB=8,进而判断出△BDC∽△BED,求出BD,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证明:(1)连接BD,交AC于F,
∵DC⊥BE,
∴∠BCD=∠DCE=90°,
∴BD是⊙O的直径,
∴∠DEC+∠CDE=90°,
∵∠DEC=∠BAC,
∴∠BAC+∠CDE=90°,
∵弧BC=弧BC,
∴∠BAC=∠BDC,
∴∠BDC+∠CDE=90°,
∴BD⊥DE,
∴DE是⊙O切线;
解:(2)∵AC∥DE,BD⊥DE,
∴BD⊥AC.
∵BD是⊙O直径,
∴AF=CF,
∴AB=BC=8,
∵BD⊥DE,DC⊥BE,
∴∠BCD=∠BDE=90°,∠DBC=∠EBD,
∴△BDC∽△BED,
∴=,
∴BD2=BC•BE=8×10=80,
∴BD=4.
即⊙O直径的长是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第二问中求出BC=8是解本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数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数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果双曲线y=经过点,2019的相反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数学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数学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数学七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数学七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