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八)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708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八)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708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八)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八)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1995年10月,考古工者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一块汉代织锦护臂,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字(下图)。该文物
A.再现了汉代隶书风采和天文观念 B.反映了古代新疆高超的丝织水平
C是中央政权管理西域地区的例证 D.反映丝绸之路利于区域文明交流
2.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
A.丝绸之路开始传递东西文明 B.男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C.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浓厚 D.崇武尚文成就了盛世局面
3.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东京城内的大街上,酒店彩楼相对,店铺屋舍雄壮,且门口广阔,“每一交易,动辄千万”;些许楼店“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商品交易“每五更燃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这表明当时
A.市场监管已形同虚设 B.民间商业资本活跃
C.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4.元代,许多地方搭建了元曲演出的戏楼,每逢戏剧演出,热闹非凡。元人纳新《河朔访古记》描写真定的阳和戏楼时写到:“左右挟二瓦市……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由此可见
A.元曲全面吸收了中国戏曲精华 B.民间艺术迎合了当政者需要
C.观看元曲成为社会各界的首选 D.戏剧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了以400多个市镇初级市场为基础、数十个城镇专业市场为支柱、苏杭两大城市中心市场为枢纽的立体商品流通网络。由此可见,当时
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开始出现 B.市镇在区域经济中地位突出
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了变化
6.下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西方”名称变迁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流的日益扩大 B.丝绸之路贸易繁荣 C.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 D.农耕文明走向衰落
7“没有采用开式的敞领,而采用式的立领,这种形式的设计一方面是源于山装所借鉴西式军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到了服装领型的选择。”从料中可以看出,中山装的这种设计
A.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决裂 B.带有反专制的意义
C.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D.具有中西合璧风格
8.中共八大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丝别指国巴基斯坦经济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
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 D.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9.17世纪时,法国财政部长柯尔伯大刀阔斧地推行财政改革,严格控制贵族免税的人数,严监督财政支出。他还大力扶植新兴工业,招揽各国技术工匠到法国传艺。积极发展对外易,对进口工业品加税,对工业原料降低进口税,对本国工业品降低出口税。这些举措
A.瓦解了法国的等级秩序 B.引发了欧洲关税贸易战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政策
10.咖啡和茶传人北美殖民地后,逐渐成为大众饮品。但在北美独立革命期间,咖啡消费量
长,茶的消费量却在下降。这种消费趋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商业革命引发消费升级 B.美利坚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C.启蒙运动催生咖啡社交 D.英国政府对茶叶征收重税
11.文艺复兴时期,贸易的增长不仅使商人得利,教士也受益,教士们对商人的态度开始缓和。商人从前很少能同君主接触,而到文艺复兴时期,商人已是君主们家中的常客。富裕商人已开始有了乡间别墅,过上贵族式生活。这些现象说明
A.追逐财富成为社会的共识 B.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C.商人群体的社会地位提高 D.商品经济发展颠覆等级观念
12.在1630-1680年间,英国糖的人均消费量增加了4倍,糖零售价格降了一半。17世纪末,以前只是富有人家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到1750年,有近100万英担的糖在英国市场出售。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工业革命助推英国对外扩张
C.世界各地区间联系日益紧密 D.英国成为糖品消费最多国家
13.16-19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人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一航线的开辟
A.使印度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B.提高了亚洲的经济地位
C.源于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 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4.如下图所示,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快速增长。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工业革命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 B.早期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商业革命’ D.垄断组织在世界各地普遍建立
15.下表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按照现价计算发达经济体GDP、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GDP全球占比的变化。这可以佐证当今世界
A.发展中国家经济前途明朗 B.国际经济新秩序渐趋确立
C.经济全球化成为各国共识 D.世界经济走向多极化趋势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没有对外扩张的迫切需求与主观愿望。中国自古重视人与土地、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顺天应人、天人合一;在对外关系上,强调“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战争问题上,强调“兵者,凶器也,非不得已而用之"“国家虽大,好战必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反对轻启战端,仗势欺人。中国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没有利用手中当时世界无与伦比的巨大舰队,去开拓海外殖民地,而是展开睦邻友好之旅。汤因比的结论是“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征服野心的民族”。
材料二 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由此对海外市场、海外资源、海外廉价劳动力的无限渴求,孕育了美国人的冒险精神与对外扩张传统。资本的竞争性,使美国奉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圭臬。他们一方面宣传所谓天赋人权,另一方面却把自然界里“大鱼吃小鱼”、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生物链法则搬到人类社会领域,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美国以每年占全世界一半的军费开支,建立了一部超级战争机器和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的核武库,仍无停步的迹象。像这样一个国家,很难理解中国“国强不霸”的文化传统,很难让他们对别的国家实力增长和自己力量衰退不格外敏感。
——以上材料均摘自彭光谦《新炮舰政策难阻美国衰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征服野心的民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12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对外扩张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1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单位:亿两)
——摘自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第期等从上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结合)
参考答案
1-5 ACCDB 6-10 ADDCB 11-15 CCDAD
16.(1)原因:优越的自然环境;重视和谐的思想传统;和平友好的外交传统,反对轻启战端的战争观。根本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睦邻友好;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扩张性;资本的逐利性和竞争性;发财致富、冒险精神;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表现:经济扩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的签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政治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的建立;军事扩张:发动朝鲜战争。
17.示例一:
论题:国内产品的增加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甲午战争后,由于列强侵略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和新政的实施,使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民国政府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使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期:1935年的法币政策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生产品的增加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示例二:
论题: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洋货在中国所占比重。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洋货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第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此时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因此洋货所占的比重下降。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欧美国家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洋货所占的比重继续下降。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洋货在中国所占的比重。名称
主要范围
汉唐时期的“西域”
广义上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狭义上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唐宋时期曾用“西天”指称更为遥远的印度。
宋明时期的“西洋”
最早见于五代,元代广为流布,明代特指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明末以后逐渐转向专指欧洲。
明末清初的“西方”
与“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等同义词广泛流行,指称欧洲。
发达经济体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1992年
83.6%
16.4%
2018 年
60.3%
39.7%
1870年
1890年
1908年
1920年
1936年
国内生产品
9.68
10.32
18.02
57.61
109.01
进口洋货
0.71
1.42
4.97
8.49
11.16
市场商品量
10.39
11.74
22.98
66.10
120.17
洋货所占比重
6.83
12.09
21.62
12.84
9.2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九)战争与文化交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六)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