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四)医疗与公共卫生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四)医疗与公共卫生,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甲骨文中记载:“己巳卜,兄(同“兇”),贞其燎于盟室(用嘉草、莽草熏燎等办法防控病毒),吏小羊(向鬼神祭祀)。”据材料可知,殷商时期
A.具有一定防疫抗疫意识 B.祭祀成为预防疾病的主要方式
C.疫病防治体现民本思想 D.中医防疫学理论发展较为健全
2.西汉时期,每遇蝗灾旱灾,都要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期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说明,古代防疫活动开展的主要保障是
A.传统中医学的发展 B.治理机制的延续发展
C.外来宗教大力援助 D.社会救治机构的建立
3.皇甫谧是魏晋时期著名学者,他吸收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针灸甲乙经》,成为针灸学的经典文献。他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他把精通医道和政治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看待,把被传统视为小道末技的医术提升为实现儒家仁道的必备之术,强调人人皆应知医。据此可知,皇甫谧
A.注重对医学文献的整理 B.重视医道的地位和作用
C.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D.淡泊名利专注学术研究
4.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的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 B.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受阻
C.中西医融合趋势已出现 D.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
5.1865年12月,在广州发行的一份报纸《中外新闻七日录》登载一则报道:“有英国士勿医生(传教士)在汉口设立医馆,踵门求医者源源而来,去年所医男人一万六千零三十二名,女人二千七百名。”这则报道反映出
A.中国人消除了对西医的偏见 B.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开化
C.传教士推动传统中医近代化 D.国人自办报刊推动西学传播
6.1902年,清政府组建天津卫生总局,开启了地方卫生行政的序幕。1904年,成立第一个区域性卫生机构---北洋卫生局,并颁布《天津防疫章程》,规定天津铁路枢纽四周路口均派士兵把守,倘有车船搭载患病旅客,不但乘客要送医院隔离,而且车船也将被扣留没收,以示惩戒。这反映出当时天津
A.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B.成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试点
C.政府主导市民生活习俗嬗变 D.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逐渐形成
7.1919年8月《申报》上刊载了一则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的白话文布告(如下)。据此可知
A.爱护公共卫生和讲求公德利于防疫 B.白话文布告比文言文宣传效果更好
C.上海地方政府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 D.近代新闻报刊普及了科学防疫常识
8.截至2021年9月5日,近14亿人口的中国自武汉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到今天,共感染123181人,死亡5685人。3亿多人口的美国,共感染40761851人,死亡665463人,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美国不可复制中国抗疫奇迹。这一抗疫成效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国
A.经济实力不同 B.思想观念不同
C.政权组织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9.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他曾做过实验,对出现与人类癫痫症患者同样症状的山羊头部进行研究,发现山羊头部“充满了液体与恶臭,证明了疾病而非神明是损害身体的罪魁祸首”。由此可知古希腊人
A.已经完全摆脱了神灵崇拜 B.尝试通过实验解释疾病的发生
C.疾病和宗教已经脱离关系 D.理性思维占据了当时主导地位
10.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病菌随着人口流动传入美洲,导致缺乏免疫力的美洲土著人大量死亡。100年间,墨西哥地区土著居民就从2500万锐减至75万,中美洲其他地区亦如此。这
A.充分揭示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 B.加快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便利了欧洲殖民者拓展殖民空间 D.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地区差异
11.19世纪末,英格兰和威尔士因患肺结核造成的死亡率达到2.22%,英国伦敦医院对1420名死亡儿童的尸体进行解剖,解剖数据表明有45%的死因是肺结核,而其中的80%是来自工人家庭。这说明英国
A.工业化带来社会问题 B.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C.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 D.医疗技术水平落后
12.1918年,兰开夏郡,一家雇用400名工人的纺织厂因只剩100个健康工人被迫减工。在纽卡斯尔,煤矿的缺勤率高达 70%。以上现象源于
A.流感肆虐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社会动荡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3.1946年,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国民医疗保健法》对医院实行国有化,使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医疗保障;1945-1951年,又建了15.7万所简易住宅和80多万所正式住宅。这些政策说明英国
A.积极应对“滞胀”问题 B.将部分国民收入再分配
C.政党之间斗争日益激烈 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14作为历史上最让人闻风丧胆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天花在数千年间导致了无数人间惨剧。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启动“根除天花加强规划”,目标是10年内在全球根除天花,并在总部成立根除天花工作组--全面负责协调工作;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大会宣布根除天花的全球目标已经实现。这反映出
A.各国重视公民健康问题 B.国际合作推动卫生事业进步
C.合作共赢已成各国共识 D.国际政治经济协调机制建立
15.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注重市场竞争和大投人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而不是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
A.公民未享受到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 B.医疗体系具有清晰的霸权国家特征
C.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束缚 D.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据王书城《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方面书籍925 种,撰著《本草纲目》(纲目本来是史书之一体)。《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新药374种约190万字。书中关于“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捣汁服之”的记述,曾助力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获得药学方面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称誉。
——摘编自王家葵《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材料二 《心血运动论》是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于1628年公开发表的。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哈维设想“通过血液循环运动在人体内进行,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之后,哈维对动物体作了更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经过几十年不懈地努力研究和大量事实为依据,最终完成了《心血运动论》。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人们上千年的关于心脏运动和血液运动的经典观点,提出血液是循环运行的,心脏有节律地持续搏动,是促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动力源泉,彻底打破了统治西方医学界长达1500 年之久的“盖仑血液潮汐理论”。该书的出版震惊了当时的医学界和生理学界,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摘编自郭继宏《哈维“心血运动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本草纲目》和《心血运动论》的特点及其成书背景。(16 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本草纲目》和《心血运动论》的共同社会价值。(9分)
参考答案
1-5 ABBCB 6-10 DADBC 11-15 AABBB
16.论题:政府的支持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阐述:20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逐渐回收部分主权。1929年,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大大提高了中国卫生安全,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政府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大大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大大推动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为抗战胜利奠定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医疗卫生工作,颁布一系列法规法律,推动医疗卫生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2017年,中央政府将城乡医保合并,使医学成果普惠平等,极大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健康要求,推动了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
小结: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民生福祉。政府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通过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建立平稳、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保障国民健康。
17.(1)特点:《本草纲目》: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和开创;古代科技的集大成;跨时空的影响力。《心血运动论》:长时间的理性探讨和科学研究;是突破性和奠基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本草纲目》: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成熟;前代文化的借鉴;李时珍个人渊博的知识和一生探索。《心血运动论》: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的影响;近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前人的成果支撑;哈维个人的卓越才华、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
(2)社会价值:《本草纲目》和《心血运动论》是世界医学界里程碑式的杰作;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是关爱自身、重视生命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对后世医学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本厅长为你们想那避疫的方法,如取缔食物饮料,例如扫除垃圾、清洁道路……要晓得垃圾是最龌龊的,什么苍蝇呀、蚊子呀都是由里面生出来传播疫气的,所以街面上最要洁净,万不可有一点垃圾堆积的。
近代
1.1842年,美国人派克在广州建立了眼科医院。
2.1929年,我国开始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此前中国海港检疫工作被外国人把持。
3.1931年,中共中央军委总军医处成立,出现了医疗卫生制度的专业化设计。
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民政厅下设卫生处。边区卫生机构出现 制度化倾向。
5.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建立了阶梯救治和医疗后送制度。解放区卫生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制度分工更加细化。
现代
6.1951年,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医疗体系。
7.2003 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到2010年实现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8.2016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合并。截至2017 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9.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经受住了考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历史(二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九)战争与文化交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