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5 少年闰土 PPT课件+教案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707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5 少年闰土评课课件ppt
展开第八单元 走进鲁迅
鲁迅是谁?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民主战士,也是一个真诚、善良的普通人。“鲁迅”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让我们走近鲁迅,去看一看碧绿的西瓜地里闪现的闰土形象,去听一听好的故事,体会一代文豪朴实的文笔;分别认识亲人和诗人笔下的鲁迅形象,感悟革命斗士炽热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走近鲁迅先生。
本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透过鲁迅的笔触和别人眼中的鲁迅,初步认识和了解鲁迅,感受鲁迅这位“文学巨匠”“民族旗帜”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成就,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
分类 | 具体内容 | 内容简说 | 教学要点 | 课时安排 |
课 文 | 少年闰土 | 本文通过四件事介绍了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闰土,反映了“我”与这位少年玩伴的真挚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 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 2课时 |
好的故事 | 本文通过对作者的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了鲁迅的怅惘和失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弄清“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体会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感情。 | 2课时 | |
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 | 本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敬仰之情。 | 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 1课时 | |
|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 这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 1课时 |
习 作 | 有你,真好 | 写一个自己熟知的人、物、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写,融入真情实感。 | 通过事情写一个人,把事情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 2课时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拟题的重要性,学会给自己的习作拟个好题目;展开想象,感受文字带来的联想;积累名言警句,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 2课时 |
词句段运用 | 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感受词语的表达效果,用所给的词语写一段话。 | |||
书写提示 | 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感受书法的美。 | |||
日积月累 | 积累鲁迅的名言警句。 |
25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 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 |||
学前准备 | 学生预习 | 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教师备课 | 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 |
1.会写“郑、拜、租”等12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3.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听描述,猜人物。
导语: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年龄有点大的朋友,想认识他吗?听好了——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谁?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大家了解鲁迅先生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单元导读页,上面有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简介,我们先来读一读,对鲁迅先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将课本翻至对应页,自主阅读。)
2.引入本课课题。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作品《少年闰土》,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一部分。在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儿时的一位朋友——闰土。请大家跟着我一起书写他的名字,(板书:少年闰土。)和他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注意生字、难词。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时肯定有不理解的地方。大家读课文时要注意一些生僻字词,做好记号,可联系上下文想想字词的意思。
2.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郑 拜 租 厨 毡 羞 撒 缚 猬 伶 俐 窜
(2)交流理解生僻字词。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师生交流预设:
(生读第一句。)
师:什么是“家景”?
生:就是一个人的家境!
师:没错。就这样用现代词汇去代替理解。
(生读第二句。)
师:知道什么是“值年”吗?(生迷惑不知。)那么“值日”知道吧?
生:在学校里轮到我打扫的那一天,就叫“值日”。
师:没错。轮到打扫的那一天,就叫“值日”,那么轮到“我”家做祭祀的那年就叫——
生:值年!
……
小结:请大家翻开书,再轻轻地读这些句子。鲁迅先生创作小说《故乡》的时代,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鲁迅先生写作所用语汇的书面形式,有些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与现代汉语语汇的书面形式不完全相同。所以读鲁迅先生那一代作家的文章,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刚才大家用替换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工具书的方法来读懂这些词语,就是非常好的理解方法。
三、再读课文,品读欣
1.快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
预设:学生先读课文,再交流思考,最后教师出示课件进行总结。
2.读批并重,感知文字画面美。
过渡:通过梳理文章的脉络,我们知道作者对闰土的描写是从回忆开始的。
说起这段回忆,对于作者可以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请大家轻轻地读文章的第1自然段。
(1)感知环境描写,读出色彩。
①指名读“深蓝的天空中……碧绿的西瓜”,教师随学生的朗读及时评价。
师: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中同时就浮现出句子所描绘的景象。这一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色彩鲜明、优美无比的画面。大家感受到了吗?
②说说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和色彩。
明确:景物:天空、圆月、大海、沙地、西瓜;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2)感知人物描写,学习批注。
①读一读第1自然段中剩下的句子。
②结合图片,交流文中少年给你的感受,用几个词来形容。
过渡:我们把刚才阅读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这就是批注。老师也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我用这两个词来形容。(板书:机敏、勇敢。)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呢?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句子旁边。(学生自由选择批注词语。)
预设:教师出示课件,提醒学生抓住句中的动词来感受。“捏”“刺”两个动词写出了闰土刺猹时动作的有力和迅速;“扭”“逃”不仅写出了猹的狡猾,而且反衬出闰土的机敏与勇敢。
(3)对比朗读,感受变化。
师:下面,我们合作朗读这一自然段。你们读写景的句子,我来读写人的句子。如果说对景物是静态的描写,那么对人就是动态的描写;如果读静的景物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就需要用明快的语调。动静相生,我们就来比比谁读得好。
(4)看插图,试着背诵这一自然段。
3.初识主要人物——知来历,识外貌。
(1)快速默读第2—3自然段,说说闰土的身份及名字的来历。
明确:闰土是“我”家忙月的儿子;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闰土的外貌特点。
①学生找出外貌描写句,画出来。
示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②齐读句子,边读边思考:从这句话能看出闰土的什么特点?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吗?(纯朴、健康、勤劳。)
③从“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你能看出什么?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可见闰土的父亲非常爱他。)
(3)请一位学生用一句比较完整的话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生:闰土是一个健康、勤劳、深受父母喜爱的海边农村少年。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导语: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他有着一张——(紫色的圆脸),头上戴着——(小毡帽),脖子上套着一个——(银项圈)。从这些描写中,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回答。)
2.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再读句子,说说描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小练笔: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班上一位同学的外貌。
(3)写完后,请学生读一读自己的小练笔,其他学生猜一猜他写的是谁。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重点研读闰土给“我”讲的几件事,感受闰土的形象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2)概括课文中描写的主要事件,教师相机点拨。
①概括闰土讲的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田刺猹、沙地看鱼。
②引导学生感受描写事件时详略结合的写法。(课件出示)
(3)教师引导学习“雪地捕鸟”。
阅读与思考:①文中描写雪地捕鸟的过程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画出相关词语。
明确:动作描写,如“扫、支、撒、拉、罩”。
②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从只能在下雪天捕鸟可以看出闰土有经验,从捕鸟的方法可以看出他很聪明,从他能叫出各种鸟的名字可以看出他知识丰富。
③朗读指导:读出趣味来,表现闰土的自豪感。(想象:闰土在讲这件事时带着怎样的神情?)
(4)小组交流,学习“瓜田刺猹”。
交流提示:①发挥想象,描述闰土“瓜田刺猹”的场景。
②各小组赛读:选出两人朗读闰土与“我”的对话,大家共同讨论、研究该怎么读。
提示:闰土——热情、自信、得意、遗憾等语气。
“我”——疑问、紧张、害怕、好奇等语气。
③“瓜田刺猹”这一段描写在闰土讲的四件事中最为详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闰土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因为这件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在这里才会写得这么详细。“捏”“走”“刺”这些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勇敢、聪明、能干的少年形象。
(5)自学“海边拾贝”和“沙地看鱼”。
阅读与思考:①这两件事写得非常简略,你从中感受到哪些有趣的地方?
②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你觉得闰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这两件事只是几笔带过,非常简略。但也折射出了闰土生活的丰富多彩,显示了他的见多识广。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即可,如果有疑难,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再全班交流。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对比中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过渡:闰土的话把我们也带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文中一连串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见多识广、无所不知、聪明能干的闰土是多么厉害呀!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
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
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自己读句子,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闰土给“我”讲的稀奇事只有我们刚才讨论的四件吗?
明确:不可能只有四件,从“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可以看出他知道的事情还有许多。
②为什么说“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教师先鼓励学生自己发言,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然后出示课件进行总结。
(2)师生共同复述,说说闰土和“我”生活的不同。
①引导学生采用“当闰土在(雪地里捕鸟)时,‘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下大雪时可以支起竹匾捕各种鸟儿)”的句式说一说闰土和“我”生活的不同。
②从中你体会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通过一次次的对比,学生能感受到文中的“我”对闰土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对自己枯燥生活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其中有羡慕,有遗憾,有渴望。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后,可引导学生再把课文第18自然段读一读,注意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篇(段)
1.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文字,感受“我”和闰土依依不舍的真情。
2.引导学生读《故乡》中“我”和闰土三十年后再次见面的部分,体会人物的变化。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少年闰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想起他,就仿佛一张张照片呈现在眼前一样。我们读第1自然段时,仿佛就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这就是描写的生动性。今天我们也来训练一下,描写一张印象深刻的照片。
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照片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挑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
提示:仿写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细致地描写出照片的背景,景物描写要细腻、生动;二是生动地描写出照片中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丰富画面内容,使照片中的人物活起来。
2.指名读话,集体评议。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少年闰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我们的教学过程也要体现这样的特点。在本次教学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由扶到放。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在学习闰土讲到的四件事时,我先指导学生学习了“雪地捕鸟”这件事,以人物的动作描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了解闰土的特点。悟出方法后,再让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或自主学习其他三件事。在读、想、评、议的主动学习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把握主要内容,体现“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训练过程。
二、启发想象。闰土看瓜刺猹这幅画面给作者和读者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让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从而利于学生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体会情感。课文中闰土讲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描写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向往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珍视友谊的思想感情。
四、读写结合。课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简洁而精彩,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最有特征的方面去体会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并进行了小练笔,学生自然能写出精彩的外貌描写来。另外,还将课本习题的小练笔放到课堂上来进行指导训练,针对性更强,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拓展阅读。课堂上,我出示了《故乡》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也以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为主,展现了三十年后的中年闰土形象。学生通过对比激起了阅读《故乡》全文的兴趣,这样就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到了课外的阅读实践中,达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5《少年闰土》 优秀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 少年闰土评优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雪地捕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5 少年闰土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5 少年闰土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厨羞毡,读写联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 少年闰土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 少年闰土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