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55588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怎么看,时空定位,北宋集权,二府三司,杯酒释兵权,文官掌枢密,更戍法,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统治危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从很多方面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 ——罗兹•墨菲《亚洲史》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
960年 北宋建国
1004年 澶渊之盟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127年 南宋建立
1141年 绍兴和议
1276年 南宋灭亡
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太祖)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他认为应当怎样做?
原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势大
做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即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①北宋建立后通过统一战争结束分裂局面;②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1)方镇太重→中央集权(地方)
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节度使转化为虚职,增设通判彼此制约
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
地方精兵编入禁军 定期更驻
影响:削弱了地方权力,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
(2)君弱臣强 → 君主专制(中央)
①行政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权力;
②军权:枢密院掌调兵权,三衙掌统兵权;
③财权:设三司掌财权。
影响:削弱了宰相的权力,防止内部的动乱,加强了君主专制。
思考: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
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真宗
(1)崇文:倡行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士人地位。
(2)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3)武将专权—崇文抑武
思考:宋朝政治有何特点?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范祖禹《范太史集》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散。 —《朱子语类》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叶适
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消极: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②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统治危机。
结合材料,分析以上举措带来怎样的影响?
北宋与辽的对峙:辽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澶渊之盟,1005年 )。
【澶渊之盟】内容:①维持已有边界,②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③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影响:通过这项协议,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北宋与西夏的对峙: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1044年)。
【庆历和议】内容:①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影响:保持了宋夏的和平和边疆的稳定。
宋太祖:“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晁说之《元符三年应诏封事》
【条陈十事】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择官长(慎选地方长官)均公田(官员等级职田)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修武备(整治军事战备)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推恩信(落实惠政信义)重命令(重视朝廷号令)
思考1:“庆历新政”重点整顿的问题是什么?思考2:“庆历新政”的结果如何?
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④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
②三冗两积局面使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③北宋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
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③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宋神宗去世,太皇太后高氏主政,废新法 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恢复新法哲宗去世,太后向氏主政,旧党复起 向太后卒,徽宗亲政,重用蔡京,又行新法
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1、南宋抗金 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但岳飞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2、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划界;南宋对金称臣;“岁贡”。
3、南北对峙 此后,又发生几次宋金战争,有战有和,继续维持南北对峙局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加强地方控制: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四监司、通判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
偏安局面的形成(三大和议)
分化宰相权力:二府三司、三衙、台谏
反思宋王朝的兴衰,世界是发展的,要用变革的思想看待世界,解决问题!学习祖宗初创家法时的精神,敢于针对传统带来的问题进行变化,历史才能不断向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落后就要挨打,学习内容,教学评价设计,THEEN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背景,三措施,崇文抑武抑权,边防压力,财政危机,战斗力弱,改革势在必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安石变法,富强之法,取士之法,南宋的偏安,绍兴和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