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73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2课时教案
展开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一、物种和隔离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____并且产生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2.隔离
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2.结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_______条件。
〔活学巧练〕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通过杂交可产生三倍体西瓜,因此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 )(2)生物进化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3)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两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
〔思考〕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某种生物a的演化过程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状态下,b、c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吗?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存在地理隔离。(2)b、c的进化方向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同,因为b、c两种群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就不同。
(3)研究表明,某基因在b、d之间的频率有很大差别,是否说明二者不是同一物种了?提示:不能,某个基因频率的差别不能说明二者不是同一物种,只有基因库的差别大到形成生殖隔离才能说明二者不是同一物种了。(4)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回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
(5)若在黄河南岸,由于某种原因,二倍体c的染色体加倍成了四倍体e,那么c和e还是同一物种吗?为什么?提示:二倍体c与四倍体e不是同一物种,因为二者杂交的后代为三倍体,高度不育,存在生殖隔离。
〔学霸记忆〕1.物种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1.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1)区别
(2)联系①图中A属于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②图中B属于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种间基因的不可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长期的地理隔离通常会形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
(2020·福建师大附中期中改编)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隔离阻止了自然条件下群体间的基因交流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 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A正确;绝大多数物种是经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无论是地理隔离还是生殖隔离都能阻断自然条件下群体间的基因交流,C正确;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被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若经过漫长的进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若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解析] b和d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d是由a1种群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形成的,c是a2进化形成的,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可能是两个物种,因此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经过进化形成的d和b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因此b与d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经进化形成的d和c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因此c与d不一定属于不同物种,D错误。
1.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1)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
(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就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如:
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内容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关系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归纳总结] 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判断方法(1)进化取决于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一定发生了进化。(2)物种形成取决于是否形成生殖隔离。①进化是量变,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②物种形成是质变,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3)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完成新物种的形成。
`(2020·宁德期中)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B.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解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组成一个种群,A错误;Y为自然选择,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X除了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外,还表示基因重组,C错误;Z表示生殖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D错误。
(2020·安徽宿州模拟)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B.b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c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渐变式和骤变式的物种形成方式,不一定都经过d[答案] D
[解析] a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A正确;b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c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C正确;d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因此不论是渐变式还是骤变式的物种形成方式,都要经过d,D错误。
思考·讨论☞P1171.提示:基因频率不一样。2.提示: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的突变不一样。3.提示: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环境的作用就会有差别,从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4.提示:如果只有一个小岛,则不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
旁栏思考☞P118地衣作为先锋植物改善了土壤,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练习与应用☞P118一、概念检测1.(1)√ (2)√ 2.D二、拓展应用1.提示:斑马和驴杂交的后代不可育。因为它们的杂交后代有53条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2.提示:我认为,人类还是不要打破自然界的规律,不要培育狮虎兽和虎狮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0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