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册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6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教案,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个极体,卵细胞形成过程,受精作用,个体发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父亲体内的所有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知识点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结合教材P21~22的资料,分析并思考:1.一个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几个卵细胞?若某种生物的卵原细胞中含有A和a,B和b,C和c三对同源染色体,则该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多少种卵细胞?某一卵细胞同时含有A、B、C三条染色体的概率是多少?2.请列表对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3.假设某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请在下图中画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变化曲线。
卵原细胞间期染色体复制
总结: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相同点:1.都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均有联会、四分体等现象的出现。2.染色体数都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分裂图像的比较 : 一看染色体的行为;二看细胞质的分配情况
初级….. 次级…..或极体
例1 如下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分裂时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知识点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结合教材P22~26“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的资料,完成课本思考题
目的要求:1、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2、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3、领悟减数分裂的意义。
1.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每种颜色制作两条大小不同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单体组成。
(一)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
2.在白纸上绘制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和纺锤体。
(一)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变化
3.让两条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配对,着丝粒靠近。
4.将两对染色体横向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5.双手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粒,使两种颜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6.绘制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纺锤体,将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
7.将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
8.分开着丝粒,将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9.在两极有染色体部分绘制出细胞轮廓代表子细胞。
1.细胞中至少需要几对染色体?2.假设细胞中有2对染色体,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有几种组合方式?
(二)模拟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可以产生(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可以产生(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可以产生( )种卵细胞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可以产生( )种卵细胞
人的体细胞中就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呢?
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就更多了。
分清“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细胞”
图中的A、a和B、b表示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 互换
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
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原因之一: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三)模拟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互换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的原因
结合教材P27的资料,分析并思考: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实质和结果、遗传物质变化、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概念
在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接触卵细胞。
2、过程
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与此同时,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这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未受精时,卵细胞代谢比较缓慢。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受精卵迅速进行分裂和分化,开始了个体发育过程。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5.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
注:受精卵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1)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保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配子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呈现多样性
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自由组合 片段互换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与1个卵细胞结合的只可能是1个精子B.受精时,只有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受精卵中全部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三、受精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一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受精作用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识别,受精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