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节 第1课时 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节 第2课时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章测评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课堂检测
展开第2课时 受精作用
合格考达标练
1.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
A.AB、Ab、Ab B.Aa、Bb、AB
C.Ab、aB、ab D.Ab、aB、aB
答案D
解析由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推知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b;第一极体形成的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均为aB,D项正确。
2.下列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是( )
A.蚕豆的花药 B.成熟花粉粒
C.蚕豆的根尖 D.马蛔虫的受精卵
答案A
解析蚕豆的根尖细胞和马蛔虫的受精卵只进行有丝分裂,成熟花粉粒已经完成了减数分裂过程,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
3.某种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互换)(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解析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故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项正确。
4.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
A.精子识别卵细胞
B.精子进入卵细胞内
C.卵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D.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的融合
答案D
解析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5.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
A.人的小肠表皮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精巢
答案D
解析人的小肠表皮、家兔胚胎及绵羊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情况,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6.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
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
答案C
解析精卵融合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A项错误。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而后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B项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C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有父方和母方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一半,后代不可能继承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D项错误。
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B.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D.精卵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
答案A
解析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因此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A项正确;高等动物精子的数目远远多于卵细胞的数目,B项错误;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C项错误;精卵的随机结合是进行有性生殖生物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项错误。
8.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有性生殖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加快了进化速度。下列行为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的是( )
A.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片段间的互换
B.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
C.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
D.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间的互换
答案A
解析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片段间的互换不会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间的互换会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A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这导致基因会产生与亲本不同的基因类型,进而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B项不符合题意;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C项不符合题意。
等级考提升练
9.下图中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乙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则图乙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③和⑤ D.①和④
答案B
解析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因此,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相同的,分析图乙中五个精细胞,可判断②和④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10.(多选)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过程可以发生互换
B.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
C.c过程为着丝粒分裂导致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BCD
解析图中a表示减数分裂Ⅰ过程,在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互换,A项正确;b表示减数分裂Ⅱ,在着丝粒没有分裂前,仍有染色单体,B项错误;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错误;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
11.(多选)下列关于“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红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制作染色体,两种颜色分别表示来自不同亲本
B.将两条颜色、长度相同的染色单体中部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粘起来,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粒
C.演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最少需要红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一条
D.该活动能模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答案ABD
解析该实验中,红色和黄色橡皮泥制作的两种颜色染色体分别表示来自不同的亲本的染色体,A项正确。两条颜色、长度相同的染色体中部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粘起来,代表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粒,B项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为演示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至少需要2对同源染色体,即至少需要制作4条染色体,红色和黄色各两条,C项错误。可将代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橡皮泥互换对应片段的一部分,来模拟互换现象,D项正确。
12.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段表示 过程,b段表示 过程。
(2)L→M核DNA含量比KL段增加一倍,原因是发生了 。
(3)图中发生DNA复制过程的阶段有 、 、 (用图中字母表示)。
(4)受精作用后核DNA含量发生变化是由于 进行 分裂。
答案(1)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2)受精作用 (3)B→C F→G N→O (4)受精卵 有丝
解析(1)据图示知,a段是该细胞进行DNA复制后,DNA含量增加一倍,分裂结束后DNA保持原来数目,即2n→4n→2n,由此可判断a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b段细胞内DNA复制后含量增加一倍,后来减半两次,即2n→4n→2n→n,由此可判断b段表示减数分裂。(2)L→M核DNA含量比KL段增加一倍,原因是发生了受精作用。(3)DNA复制后,数目加倍,所以图中发生DNA复制过程的阶段有B→C、F→G、N→O。(4)经受精作用所形成的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其核DNA含量变化为2n→4n→2n。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二 受精作用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法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