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发酵工程达标检测卷 (A)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发酵工程达标检测卷 (A) (含答案)01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发酵工程达标检测卷 (A) (含答案)02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发酵工程达标检测卷 (A) (含答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5~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单元达标检测

      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民要术》中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此记载介绍的是下列哪种微生物应用技术

    A.制作果酒技术                      B.制作果醋技术

    C.制作泡菜技术                      D.制作酱菜技术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此记载介绍的是制作泡菜的技术。

    2.杨梅果实可食用,也可加工成果酒、果醋等饮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杨梅果酒、果醋发酵时必须持续通氧

    B.制作杨梅果酒、果醋所需的微生物均以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需将杨梅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D.杨梅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杨梅果酒、果醋的制作。醋酸菌是严格的好氧菌,果醋发酵时必须持续通氧,果酒发酵则不需要,A项错误;制作杨梅果酒所需的微生物为酵母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以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项错误;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不能将杨梅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要预留的空间,C项错误;杨梅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D项正确。

    3.图甲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況下,测得一段时间内装置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曲线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果酒发酵时,需同时打开阀ab

    B.图乙中曲线可表示装置甲中酒精浓度的变化

    C.若是夏季生产果酒,常需对装置甲进行降温处理

    D.果酒、果醋所用的菌种都含有线粒体,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

    【解析】果酒发酵时不需要氧气,因此用装置甲进行果酒发酵时,需关闭阀a、适时打开阀bA项错误;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因此曲线表示装置甲中O2浓度的变化,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酒精,因此曲线表示装置甲中酒精浓度的变化,B项错误;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夏季温度高,故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装置甲进行降温处理,C项正确;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项错误。

    4.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 g

    04g

    0065g

    1000mL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基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培养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分析表中成分可知,该培养基中没有凝固剂,为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齐全,但存在伊红、美蓝等鉴别物质,属于鉴别培养基,A项错误;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既是唯一的氮源,也是碳源,而葡萄糖是绝大多数生物最常利用的碳源,B项正确;该培养基中存在的无机盐和蛋白胨中的某些物质可以看作是生长因子,C项错误;培养基调节完pH还要进行灭菌等操作后,才能使用,D项错误。

    5.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与配制过程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基的成分需根据培养微生物的目的进行适当调整

    B.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相比,其中含有琼脂成分

    C.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酸性

    D.配制培养基过程中应先调pH值后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培养基的相关知识。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特殊生长因子,培养微生物时,要根据培养微生物的目的进行适当调整,A项正确;与液体培养基相比,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有琼脂,外观显固体状态,B项正确;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6575,因此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C项错误;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应先调pH值后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D项正确。

    6.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理解,错误的是

    A.无菌技术能对实验操作的空间进行消毒

    B.无菌技术能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无菌技术不能防止操作者自身携带微生物污染实验

    D.无菌技术包括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的接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微生物实验实培养中的无菌技术的理解。无菌技术能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A项正确;为获得纯净的培养物,保证不被杂菌污染而采用的无菌技术,应将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B项正确;无菌技术除了能防止操作者自身携带微生物污染实验外,也可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C项错误;周围物品可能会含有杂菌,为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的接触,D项正确。

    7.下列有关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A.灭菌桶内的物品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

    B.拧紧盖子的螺栓时,注意要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

    C.加热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关闭排气阀,然后让锅内温度随蒸汽压力逐步上升

    D.让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打开放气阀,开启锅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灭菌桶内的物品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A项正确;拧紧盖子的螺栓时,注意要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防止漏气,B项正确;加热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先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C项错误;让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打开放气阀,开启锅盖,D项正确。

    8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下图表示从土壤中筛选某种抗生素产生菌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菌株的透明圈越大,其产生的抗生素抑菌效果越差

    B.没有透明圈产生的菌株一定不能产生抗生素

    C.接种测试菌3时,接种环可能在灼烧后未冷却

    D.测试菌25对该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抗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及抗性的测定。菌株的透明圈越大,其产生的抗生素抑菌效果越好,A项错误;没有透明圈产生的菌株不能产生杀死S菌的抗生素,但有可能产生杀死其他细菌的抗生素,B项错误;测试菌3对该菌产生的抗生素抵抗性弱,所以生长情况差,C项错误;测试菌25对该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抗性,所以生长情况好,D项正确。

    9.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实验过程中遵循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等内容。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分离、筛选,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因此用接种了的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进行对照,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

    10.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C.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化合态氮

    D.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答案】C

    【解析】葡萄糖既可以作为尿素分解菌的碳源,也能为其提供能量,但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并不是越多越好,葡萄糖过多会使培养基的渗透压过高,影响尿素分解菌的生存,A项错误;添加尿素的目的是筛选尿素分解菌,其他微生物不能很好得生活在该培养基上,尿素在培养基中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又影响培养基的渗透压,影响尿素分解菌的生存,B项错误;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化合态氮即有机氮,C项正确;尿素分解菌没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需要添加尿素有机氮作为氮源,D项错误。

    11.下列有关微生物分离、纯化及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B.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并计数

    C.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系列梯度稀释可将微生物分散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实验结果往往偏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纤维素是纤维素分解菌的碳源,因此常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A项正确;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但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B项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系列梯度稀释可将微生物分散并计数,C项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会将死的微生物计数在内,导致实验结果往往偏大,D项正确。

    12.下列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涂布到不同平板上培养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将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A项正确;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即需要制备不同的土壤稀释液,B项正确;对照组和实验组需要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C项正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D项错误。

    13餐厨废水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研究者将三种细 菌单独或混合接种于餐厨废水培养液中,通过测定菌悬液细胞密度(结果如下表)研究三者的关系,以期为利用餐厨废水制备复合菌肥的研究提供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对照组

    单独培养组

    三种细菌混合培养组

    解磷巨大芽孢杆菌

    0

    849

    824

    圆褐固氮菌

    509

    335

    解钾胶质芽孢杆菌

    281

    141

    A.上述细菌作为分解者将餐厨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B.对照组的培养液为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餐厨废水

    C.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活菌数

    D.由结果可知,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竞争能力较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餐厨废水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上述细菌作为分解者将餐厨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A项正确;对照组的培养液是经过灭菌处理的餐厨废水,B项错误;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活菌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项正确;三种细菌混合培养组中,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数量最多,说明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竞争能力较强,D项正确。

    14.我国规定1L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3个。某兴趣小组利用滤膜法(如图所示)对校内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进行检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样水龙头应用火焰灼烧,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再取样

    B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过滤水样应足量

    C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琼脂

    D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需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应用。取样水龙头应用火焰灼烧,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再取样,A项正确;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过滤水样应足量,B项正确;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琼脂,C项错误;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需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起对照作用,D项正确。

    15.啤酒是发酵工程的主要产品。下列关于啤酒发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

    B.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在啤酒发酵主发酵阶段

    C.啤酒生产的主发酵阶段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D.啤酒生产的后发酵阶段是在低温度和密闭环境下进行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啤酒发酵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大部分糖分解和代谢产物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此时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C项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

    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

    D.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都伴随着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发酵液pH的变化等。由于发酵过程应控制温度的变化,因此发酵液发酵前后温度的变化不能反映发酵是否成功。

    17.某生物研究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相关内容。葡萄酒发酵的原理是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即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发酵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30℃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A项正确产生酒精表明此时已经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不能充气否则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项错误在正常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不消耗气体,但会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发酵罐中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C项正确葡萄酒发酵的原料是糖类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项正确。

    18.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关于倒平板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等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完全打开皿盖中甲好

    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

    等待平板冷却510秒,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培养基冷却至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防止杂菌污染,错误;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正确;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高温防止杂菌污染,正确;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和缝隙,错误;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并通过酒精灯火焰,正确;等待平板冷却510分钟,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错误。

    19.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个菌落

    B.如果要测定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图解可知,实验经过选择培养基培养获得目的菌株,然后经过的纯化培养,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个菌落,A项正确;如果要测定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项正确;要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C项正确;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D项错误。

    20.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上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得到广泛使用。下列关于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的

    B.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农林害虫的

    C.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使饲料保鲜

    D.微生物肥料、农药和饲料利用的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微生物饲料利用的是微生物的菌体,而不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D项错误。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需要______菌,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果酒制作初期需要O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________(填好氧厌氧)的细菌,其生长所需最适温度是________

    3)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酵母    异养兼性厌氧型    促进有氧呼吸,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2)好氧    30-35℃   

    3)在最适宜的温度下果胶酶的活性最强

    22.乳酸菌能产生亚硝酸还原酶将亚硝酸盐分解,某兴趣小组从泡菜滤液中筛选出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较高的乳酸菌,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氮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分离、纯化乳酸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以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进入乳酸菌的亚硝酸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将筛选出的乳酸菌,用于泡菜制作过程,进行食盐用量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探索实验,结果如图。

    泡菜制作过程中,pH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可知,腌菜时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出现的越早,且峰值较高,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食盐用量和_____________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达到峰值后下降,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使亚硝酸盐的产生量降低;另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源  水  无机盐  用于合成菌体的含氮物质(用于合成菌体细胞物质)

    2)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食盐用量过低,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腌制时间  缺氧和酸性乳酸菌产生亚硝酸还原酶将亚硝酸盐分解

    【解析】1)乳酸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亚硝酸盐作为乳酸菌的氮源,可以用于合成菌体的含氮物质。(2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乳酸,导致pH呈下降趋势。食盐用量过低,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因此图中腌菜时食盐的浓度越低,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出现的越早,且峰值较高。据图分析可知,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都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达到峰值后下降,是因为缺氧和酸性环境抑制杂菌生长,使亚硝酸盐的产生量降低;同时乳酸菌产生亚硝酸还原酶会将亚硝酸盐分解。

    23.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巴氏消毒法的处理方法为                 ,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下图中的________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________

    5)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菌落具有________的特征的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答案】17075℃30分钟(80℃15分钟) 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B 

    33.4×106 偏小 个别菌落可能是由2个或多个细菌形成 

    4)稀释次数减少 

    5)伊红美蓝 金属光泽的紫色或黑色

    24.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研究者利用培养基分离出能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如图1所示。

    1)据题意分析,图1中的培养基类型是________,接种方法是________

    2)为鉴定图1中微生物的种类,下列可作为鉴定依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菌落的大小   B.菌落的表面   C.菌落的颜色   D.菌落的形状

    3)为将图1培养基中的真菌与细菌分离,新制了PDA培养基(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馏水)并加入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接种时用绒布轻按图1培养基表面,使绒布面沾上菌落,再将绒布轻按在新制培养基表面,培养结果如图2

    比较图12可知,图1中菌落________(填编号)为细菌,判断理由是           

    2中出现菌落5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绒布未灭菌          B.被抗青霉素细菌污染

    C.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D.由无菌培养基自然发生

    4)经分离纯化后分别测定真菌、细菌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如图3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真菌能将所产生的降解酶分泌到胞外起作用,而细菌不能分泌,降解酶只在胞内起作用。

    据图3,说明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差异。

                                                           

    从细胞器角度,分析说明细菌不能向胞外分泌降解酶的原因。

                                                           

    【答案】1)选择培养基 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法) 

    2ABCD

    3①34   细菌无法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②D 

    424小时内,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基本相同;在24小时后,真菌降解效率优于细菌   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降解酶进行加工、运输和分泌

    25柠檬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酸度调节剂它可以通过黑曲霉发酵制得。下图表示生产柠檬酸的连续发酵设置。

    (1)根据物理性质该发酵过程使用的培养基属于      。根据工艺流程可知黑曲霉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型。 

    (2)从加料口输入的培养基必须经过严格的    处理。冷却水从发酵罐的下方进入,上方流出的目的是             

    (3)在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中需要将选育出的优良菌种经过多次的     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接种。 

    (4)此工艺流程(连续培养)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旧的培养基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道理在于                                                  

    【答案】1液体培养基 异养需氧 

    2灭菌  让发酵罐内冷却更加充分(合理即可) 

    3扩大培养 

    4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排出部分代谢物和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 细胞工程科技探索之路 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 细胞工程科技探索之路 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紫草素具有抗菌、消炎效果,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