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95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实验汇总,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色素的作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作出假设,►酒精的检测,材料用具,体现专一性,实验设计2,质壁分离和复原,思考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四、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五、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六、探究酶活性影响的条件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八、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九、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十、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十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十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二)实验原理: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茎形成层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当染色体被碱性染料着色后,通过在 下观察,同一组织中可以看到不同 细胞内 的存在状态。从而判断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四)方法步骤: 1. 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4.绘图(中期)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
(三)材料用具: 1. 洋葱 2.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3.龙胆紫溶液 (或醋酸洋红溶液)
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讨论: 1.你视野中哪一期细胞最多?为什么? 2.如何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 (早上10点至下午2点)(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
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过程中,细胞在何时停止分裂( ) A. 解离时 B. 漂洗时 C. 染色时 D. 制片时2.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之前需要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等步骤 B. 观察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可观察到部分细胞环沟加深,最终分成两个细胞 C. 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各个时期细胞,可以移动装片再找 D. 视野中能观察到呈正方形的马蛔虫受精卵
3.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 )。 A. 使染色体清晰 B. 使根尖酥软,易于分散 C. 使根尖细胞分散 D. 使根尖细胞易于染色4.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50%的酒精就能够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 用碱性染料吡罗红对染色体染色 C. 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D. 观察到细胞分裂后期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A.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解离→漂洗→制片→染色C.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染色→解离→漂洗→制片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解离和制片过程都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C.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内染色体在各个时期的连续变化D. 通过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的数量,可以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十、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探究:环境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 利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使其沉入水中。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吸收CO2并排除O2,产生O2的多少与光合作用的强度密切相关, O2溶解度很小,积累在细胞间隙从而使下沉的叶片上浮。因此可依据一定时间内叶片上浮的数量及时间长短,来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间接测O2生成速率,来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 。
新鲜腊梅叶片,打孔器,注射器,40W台灯,100ml烧杯,镊子,NaHCO3溶液,一次性纸杯,标签纸,清水等
实验步骤: 1.用打孔器打出大小相等的圆叶片若干片(避开叶的主脉)
2.用注射器连抽几次抽出叶片中的气体,使叶片沉入水底
3.将气体逸出的叶片放入一次性杯中保存
4. 将3个烧杯编号后,分别加入2个40ml NaHCO3溶液、1个40ml清水,并各放入 10片抽去气体的叶片
5.按实验记录表进行操作
1.下图表示不同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请据图回答问题。(1)将某植物置于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h,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发现,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曲线中A点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来源是________。(2)A点和B点时,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的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释放氧气量的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3)在4klx光强条件下,要使25℃时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措施是________。
【答案】(1)温度和光照强度 细胞呼吸和从外界吸收(2)> =(3)提高CO2浓度或适当提高温度
九、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或酒精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要求:要迅速、充分(为什么)
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扩散速度与色素在层析中的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1、丙酮和层析液都是( )的有机溶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层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2、用干燥的定性滤纸,因为( )
3、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是因为滤纸条边缘扩散快,中间扩散慢,( )
4、滤液细线细、直、齐是( )
5、重复画滤液细线2-3次,是为了( )
6、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 )中而无法分离
其透性好,吸收滤液较多
保证使滤液能同步到达滤液细线
防止色素带重叠而影响分离效果
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叶绿素由C、H、O、N、Mg构成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脂肪的合成。)
1.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1)在H生理过程中,吸收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2)图中B是 ;C是 。(3)D和E相互转化的表达式是: 。(4)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提取色素用___ ____;加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分离色素的方法叫___________;滤纸上会出现四条色素带,最上面一条色素带的名称是 . 。(5)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能通过________作用合成字母J所代表的物质。.
【答案】(1)类囊体膜 (2)O2 [H](3)(4)无水乙醇 保护叶绿素 纸层析法 胡萝卜素(5)化能合成
八、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产生的(有氧?无氧?)
影响实验结果的可变因素
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是否含酒精或二氧化碳
1.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浑浊
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 绿→黄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 橙色→灰绿色
思考: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CO2和酒精产生的量的多少如何判断?
500 ml的锥形瓶,玻璃弯管,带孔的橡胶塞,气泵等
酵母粉,石灰水,3%的葡萄糖溶液,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酒精)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用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检测酒精
+有氧装置的酵母菌滤液
+无氧装置的酵母菌滤液
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
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探究:如何改进装置可以知道不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起作用呢?
有人认为:实验装置中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是葡萄糖水溶液的纯化学反应,与酵母菌无关,你如何驳斥这种错误观点?
1、下图中图1为线粒体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是测定小麦发芽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所用的一个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生物代谢产热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问题。(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CO2的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2)与有氧呼吸相比,小麦无氧呼吸特有的产物是________,该产物可以用________试剂进行检测。(3)图2所示装置中20%的NaOH作用是________,刻度管中的着色液滴最可能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该装置可以测定________呼吸是否进行。
(1) ① ②(2)酒精 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重铬酸钾)(3)吸收反应装置中的CO2 左 有氧
2.图1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物质;图2是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其中A~F表示气体转移途径。请据图回答:(1)图1中物质F是__________,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2)图2中D对应的气体在图1中过程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产生。(3)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在图1中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在图2中可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4)完成图2中的C过程,气体至少穿过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1)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2)④(3)①②③④⑤ ACDE(4)8
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原理:1、淀粉 麦芽糖2、蔗糖 果糖+葡萄糖3、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1号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
2号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
分别加入淀粉酶2滴,振荡,试管下半部浸入60℃左右的热水,反应约5min
加斐林试剂→振荡→约60℃水浴2min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六、探究酶活性影响的条件
1、在不同的温度下,同一种酶的活性是否会受到影响?2、在不同的pH下,同一种酶其活性是否会改变?请设计相关的实验,验证你们的假设
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为酶的活性。
(温度/pH 会影响酶的活性吗?)
(温度/pH 会影响酶的活性)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证明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活性)?
每种酶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
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反应速率都比较( )。较高的温度容易使酶的( )遭到破坏,蛋白质变性,而失去( )。
1、在最适合的pH下,酶的活性 。2、动物体里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胃蛋白酶为1.5,胰液中的酶为8-9)3、植物体里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 )遭到破坏,蛋白质变性,而失去( )。
五、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Fe3+与酶具有催化作用,3.与Fe3+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1.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样
四、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水分子进出细胞要经过原生质层;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
0.3g/ml 蔗糖溶液
1、要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材料有哪些要求?
不是。浓度越高会引起植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中央液泡(颜色为深色)活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蔗糖浓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3、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什么?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2、某些物质的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如硝酸钾溶液、尿素溶液、乙二醇溶液等) 原因:溶质分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液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原生质层 脱离细胞壁
原生质层 恢复原来位置
原生质层 紧贴细胞壁
下图1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2是相关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 图1可能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 A.大肠杆菌细胞 B.菠菜叶肉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人口腔上皮细胞(2) 图1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3) 若把图1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l/L蔗糖溶液和0.5 m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如图2所示,则曲线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_,表示在0.5 ml/L尿素溶液中的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________(中文名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复习生物:微专题 生物实验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微专题1生物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达与交流,设计方案,预期结果,概念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共1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与实验探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