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50分)1、某水库放养了一批罗非鱼。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其数量变化图,已知自然状况下罗非鱼在该水库的环境容纳量为K0,且调查期间有人在此放生过某种生物,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c增长,c~e下降,e之后波动B.其增长率先不变后逐渐减小至零C.出现图示波动可能与b点时出现强干扰有关D.该罗非鱼最终的环境容纳量为K22、某大型水库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养殖期间其成鱼未达到生殖期且未被捕捞。统计养殖期间该种鱼的相关指标,并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①甲曲线能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②乙曲线能表示个体含有的有机物量③丙曲线能表示鱼个体的数量④甲曲线能表示种群密度A.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是(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4、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其种群密度的制约B.种群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C.某草原羊群中新迁入若干只羊,可提高该草原羊群的环境容纳量D.鱼糖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过大时,鱼的产量可能会降低5、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B.第2~4年兔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8年间兔种群数量“S”型增长D.第6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6、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形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e点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7、已知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记的60只、标记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8、我国乌梁素海是疣鼻天鹅多年集中繁殖栖息的湖泊湿地。该地于1996年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后连年干旱,水域被承包给渔民和农民,2013年至2017年间大规模施工建设旅游景区。某科研团队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获得了1996年至2017年间该地疣鼻天鹅秋季种群数量和具有繁殖能力的成鸟数量,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标记后难以重捕会导致所得疣鼻天鹅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B.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改善了疣鼻天鹅的栖息环境,提高了其K值C.2005年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了疣鼻天鹅的繁殖和栖息D.2014年后疣鼻天鹅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9、下列有关图中“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野兔引进某个地区后,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与图中曲线相近B.将草履虫培养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最终与图中曲线相近C.渔业捕捞的最适时间是t2时期D.不同时期种群增长速率一定是不同的10、图为某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决定大山雀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大山雀的种群数量在B点达到最小值C.第1~5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A点和C点所对应的时间点,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相等二、填空题(共20分)11、(10分)鳕鱼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海洋鱼类,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科研人员基于数据构建图示模型,用以预测捕捞强度、网眼大小等人为因素对种群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即使没有捕捞,鳕鱼种群数量也不可能无限增长,原因是 ______。
(2)模型显示,不同网眼160mm和130mm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不同,原因是网眼不仅直接影响捕获数量,还改变鳕鱼种群的 ______,从而使 ______下降导致种群衰退。鳕鱼是冷水鱼类,对洋流温度变化敏感,因此模型构建时需要考虑 ______这一种群特征,对某一海域的鳕鱼种群数量变化进行预测。
(3)海洋中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低营养级鱼类—高营养级鱼类的营养结构,高营养级鱼类多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为提高营养级鱼类的捕获量,从营养结构角度可采取的措施是减少 ______。12、(10分)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的生态发展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50多种鼠类,对草原形成大面积危害的鼠类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鼢鼠等。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草原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布氏田鼠天性警觉,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2)调查草原鼢鼠等地下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土丘系数法:根据草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习性,选取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用弓箭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该区域的土丘数,统计鼠密度。①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_____。②研究人员用五点取样法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捕鼠总数为M,样方内平均每个取样点的土丘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该区域内土丘密度为Q,则计算该草原鼢鼠的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3)为应对严重的草原鼠害,该地采取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控制鼠类种群密度的原理是_____。三、读图填空题(共10分)13(本题 10 分)如图是某一资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增长曲线图,请回答:(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________。(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_______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后________年开始的。(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动物中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以上?________。四、实验题(共10分)14、(10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D、E、F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1) 图中D 与E 的种间关系是 _____ , F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 。(2) 若 C 中的能量不变,将 E 的食物比例由C: D=l: 1调整为2: 1 ,能量传递效率按10% 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E 的能量是原来的 _____ 倍。假设B 摄入的能量为a ,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 ,则由B 流入C 的能量最多为 _____ 。(3) 图中碳元素在C、F 间以 _____ 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一 _____ 。(4) 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年龄 0+1+2+3+4+5+6+个体数 9218712170696263年龄 7+8+9+10+11+≥12 个体数 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 ,小于2 , 其他以此类推。①研究表明:该鱼在3 + 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预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 。如果引入该湖泊没有的外来鱼种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②菖蒲在水陆交界处生长,调查某湖泊菖蒲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 。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了偏III离“置位点”后的_____调节。五、探究题(共10分)15、(10分)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单位:种)的调查结果。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A21.535.519.5B22.523.816.25C22.031.513.5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_____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_____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_____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植株的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_____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比较耐阴,但成年树对光照的需求加大,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该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c增长, c~e下降,e之后在K2左右波动,A正确;B、图示增长曲线接近S型曲线,其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零,B错误;C、曲线在c点时已经出现了下降,说明在c点之前环境已经受到了干扰,所以最有可能是b点放生某种生物,对罗非鱼形成强干扰, C正确;D、由图可知,该罗非鱼最终的环境容纳量为K2, D正确。故选B。2、答案:B解析:①③④养殖期间其成鱼未达到生殖期且未被捕捞,种群数量先较快增加,随后减慢,最后趋于稳定,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应该是先增加,后下降最后趋于零,甲曲线能表示种群密度,乙曲线能表示鱼个体的数量,丙曲线能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①③错误,④正确;②随着鱼的生长,从幼鱼到成鱼期间,个体含有的有机物量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乙曲线能表示个体含有的有机物量,②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选B。3、答案:B解析:4、答案:C解析: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羊群中新迁入若干只羊,其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还有可能破坏其生存环境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C错误。5、答案:D解析: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项错误;第2~4年λ值小于1,说明当年种群数量少于前一年的,种群数量在减少,故年龄结构应为衰退型,B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前4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8年间种群数量并非呈“S”形增长,C项错误。6、答案:A解析:e点后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0,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在c点和e点之间,捕捞后种群数量保持在c点,此时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恢复。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b点之前,此时蝗虫数量少,增长速率小,易控制。环境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条件适宜,环境容纳量会增大,反之会减小。7、答案:D解析:8、答案:D解析:9、答案:A解析:将野兔引进某个地区后,由于食物、空间等生活条件有限,其种群数量达到一定值后,不会再继续增加,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会近似题图所示的曲线;将草履虫培养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当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被消耗完后,草履虫种群数量会下降,最终全部死亡; 渔业捕捞中要获得最大利益,就要在题图中的t1时期稍后一点时进行捕捞,而不是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再捕捞,同时要保持种群数量在K/2左右;种群增长速率在种群数量为K/2时达到最高,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K/2两侧有相同的数值。10、答案:C11、答案:(1)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存在天敌
(2)年龄结构;出生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3)捕捞低营养级鱼类
解析:(1)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并且存在天敌等因素,海洋中即使没有捕捞,鳕鱼种群数量也不可能无限增长。
(2)由曲线图可知,在不同网眼160mm和130mm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不同,其原因可能是网眼不仅直接影响捕获数量,还改变鳕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使种群出生率下降导致种群数量下降。鳕鱼是冷水鱼类,对洋流温度变化敏感,因此模型构建时需要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这一种群数量特征。
(3)已知海洋中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低营养级鱼类→高营养级鱼类,为提高高营养级鱼类的捕获量,可通过减少捕捞低营养级鱼类实现。
12、答案:(1)大;布氏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2)①随机取样;②QM/5N(3)降低出生率解析:(1)标记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个体总数=(第一捕捉数×第二次捕捉数)/重补标记数,由于该草原中布氏田鼠的天性警觉,重捕的田鼠中被标记的数量比例少了,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2)①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②土丘系数法是指利用土丘系数和单位面积内土丘数估算鼠密度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含有5个样方,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土丘总数为5N。土丘系数=鼠数÷土丘数=M÷5N,鼠的种群密度=土丘密度×土丘系数=Q×M÷5N=QM/5N。(3)投放我术醇(雌性不育剂),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育,无法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降低,从而使鼠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鼠数量的目的。
13、(1)答案:d解析:(2)答案:b解析:(3)答案:2;6解析:(4)答案:b解析:【解析】0此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竞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也会增加,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14、答案:(1)捕食和竞争分解者(2)1.375(a-b)×20%或(c+d)×20%(3)有机物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4)①稳定型次生演替②等距取样法负反馈解析: 15、答案:(1)随机取样(2)A群落;灌木;乔木(3)种群数量;增长;成树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竞争阳光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结构。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2)分析题表中数据可知,三个群落中的A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灌木层,因为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生物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乔木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3)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题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幼树较多,所以其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可能是因为其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成年树对光照的需求增大,但其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竞争阳光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