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 姓氏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是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一)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课后“姓、氏、李”等12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走、钅”三个新部首。
(三)通顺、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四) 能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和知道的姓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四、课前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抛出自己的姓氏,反问同学们自己的姓氏。(抽多个学生回答)
2.师:除了自己的姓氏,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姓氏吗?(抽个别学生回答)
3.师:考一考同学们知道姓氏是什么意思吗?
师讲解:“姓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姓,一般是名字的前一个或两个字,有单姓和复姓之分。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教师板书:《姓氏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可以随老师小声跟读。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三)记忆字形,指导正音。
1.出示生字字卡,学习拼读,指出平翘舌、前后鼻音音节。
2.根据字卡图片学习组词。
3.学习偏旁部首“弓、走、钅”,拓展课外同偏旁的生字。(四)开展游戏,趣味指读。
1.指名读生字。
2.齐读生字。
3.互相你问我答。
4.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六、课堂小结
1.《姓氏歌》我们学完了,现在同学们都掌握12个生字宝宝的拼读和组词了吗?还有我们今天新认识的3个新部首。
2.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姓氏,那么请同学们在课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的姓氏吧,也可以去多了解其他姓氏的来源。
七、教学板书
姓氏歌
单姓:赵、钱、孙、李
《百家姓》
复姓:东方、上官…………
八、教学反思
1.在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
2.遵循教材的识字要点,多元识字,使用“圈一圈、认一认、拼一拼”、“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
3.根据低年级学生的需求,多采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导入课文,让学生更易接受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姓氏文化这一说法比较久远,学生不太理解,但是姓氏又是伴随人一生的、不可更改的东西,所以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再辅以简单易记的姓氏分解歌谣,进一步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活跃更多。
小学人教部编版姓氏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姓氏歌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姓氏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 姓氏歌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 姓氏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互动,巩固识字,指导书写生字,有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