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温度计的使用,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专题训练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 1.温度计的使用:(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_____.a.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e.取出温度计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②_____.(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那么甲的示数是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2.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器是 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安装的顺序应该为 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___________℃,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3)在冰的熔化实验中,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温度与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在3min时处于 ___________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并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小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该温度值为______℃;(2)该实验应选用______(“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3)由图丁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min;加热至第7min时物质处于______态。(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5)有同学认为乙图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4.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了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______min;(2)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选填:“高”或“低”)。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地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原因是: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5.小军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点实验。(1)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说明液态酒精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中小军记录了的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90919293949596979893989898(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5)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写一条措施即可);( )(7)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______(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6.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8989898(1)图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或”=”)(3)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①水的沸点为________;②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A.冰 B.霜 C.雾 D.雪(5)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7.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吸热的实验中,小明将三支相同的实验室温度计a、b、c竖直悬挂在同一干燥房间的天花板上并相隔一定的距离(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均相同,如图所示,则表明房间内的气温为_____℃。(2)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吸热的性质,在温度计a的玻璃泡上抹少许酒精。一会儿,观察到温度计a的液柱将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了玻璃泡的热量,导致其内部液柱的体积_____。(3)物理教材中提到:加快液体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为了探究蒸发越快,吸热越快这一物理特点。小明将在温度计a、b的玻璃泡抹上相同的酒精上,用电吹风的对着温度计b的玻璃泡吹冷风,为了不影响温度计a周围空气的流动,你的做法是:_____。这一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在相同时间内的_____来表明蒸发越快吸热越快。(4)小明用电吹风仅对着温度计c的玻璃泡吹热风的过程中,发现其示数先下降后上升并超过了房间气温,这是因为_____。8.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小明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时,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温度和液体的______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了用规格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个样品,如图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___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正确选好两个样品后,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讲行对比研究。这个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控制______相同。该同学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4)实验结束后,有个同学将酒精涂在手上消毒,感觉皮肤变凉了,说明蒸发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具有______作用。9.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现象;(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10.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_____(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由_____,水面上大量的白雾的主要成分是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二氧化碳”、“水蒸气”或“小水珠”),白雾是由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参考答案1.badcfe 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0.1 36.7 ﹣32.秒表 自下而上 39 非晶体 固液共存 不变3.热胀冷缩 ﹣3 碎冰块 不变 4 固液共存 A 不正确4.10 低 降低 变多5.汽化 A 9 98 减少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调为小火6.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 减少热量的散失 < 变大 98℃ C 升高 不变7.22 下降 减小 a,b之间放一纸板 下降更快 酒精蒸发完以后,电吹风的散热对温度计示数有影响8.表面积 乙、丙 温度 正确 吸热 致冷9.乙 熔化 干冰升华 水蒸气液化10. 升华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摄氏度,该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沸点 二氧化碳 小水珠 液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训练题:《物态变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必刷题专题 训练04物态变化实验探究,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