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歌曲 《欢乐歌》》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35441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歌曲 《欢乐歌》》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35441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歌曲 《欢乐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歌曲 《欢乐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课题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欢乐歌》
课型或模块
歌唱课
学校
年级
三年级
执教人
性别
年龄
职称
初级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模仿、聆听、创编等音乐时间活动感受美妙的和声,体会卡农的音乐形式带来的音乐美感。
2.艺术表现:通过卡农歌曲的学习,培养合唱的意识,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养。
教学重点
学习并演唱好歌曲,感受轮唱形式的特点,感受卡农音乐形式带来的音乐美感。
教学难点
分声部唱《欢乐歌》,并学会卡农的音乐形式,创编简单、熟悉的儿童歌曲。
教学内容分析
《欢乐歌》这首牙买加民歌出现在小学花城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的音乐课本中,难度不高,只有4个乐句,但是它是以轮唱歌曲的要求出现的,编者的意图也就非常明了了。有人这么定义轮唱:将许多人分成两个或三个、四个声部,各声部相隔一定的拍数,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为"轮唱"。我也赞同这样的说法。有过轮唱经验的人都知道,轮唱的难点于同一曲调要有规律的错开,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另一声部的干扰。故本课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并能运用方法,适当创编新曲。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探究法2、重视体验探究法3、协同合作法
教师由简单的音阶练习游戏,音准、节奏、趣味三合一体的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学习,再引入新课程学习。
课堂有如下几个环节:
歌曲识谱学习,用体验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合唱学习部分,通过聆听、分析、分声部学习,达到合唱的效果。
(3)创编新曲,通过熟悉简单的旋律,拓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钢琴、节拍器、球、非洲鼓、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基本音阶的导课。
在节拍器的伴奏下,首先全班同学演唱基本音阶。再演唱变化的音阶练习。
2.然后全班分为两大组,两组之间传球中演唱音阶,继续完成不同的声部的音阶。
3.两条分声部练习特点?
了解总结卡农的音乐形式。
1.在柯达伊手势的辅助下演唱上行基本音阶。
2.分声部演唱基本音阶。
3.学生总结分声部音阶规律。
节拍器
教师评价
师生互评
1.通过简单的音阶发声练习,带动学生的歌唱情绪。
2.通过分声部练习演唱,导入卡农的定义。
展开阶段
1.简介《欢乐歌》创作背景。这首牙买加民歌:(牙买加,是加勒比海的其中一个岛国更是一个体育强国,在田径方面非常出色。原本是印第安人居住地,牙买加的人民有90﹪以上均是非洲黑人)这首曲子用的是卡农的音乐形式。
2.听赏《欢乐歌》
听一听:播放二部轮唱曲《欢乐歌》,让学生仔细聆听。)
思考:1)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歌曲哪个部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歌曲以什么速度演唱?
3. 哼哼唱唱
(1)第一部分请学生用“la”跟钢琴哼唱学习旋律,加入节奏练习掌握歌曲的主旋律。
熟悉旋律后用填唱的方式演唱第一部分。
(注意小附点音符的与二个八分音符节奏的准确演唱)
(2)第二部分由师生合作:
a、生演唱第一声部,伴奏第二声部由老师和伴奏演唱。
b、师唱第一声部,生第二声部(注意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演唱)
4.歌曲两个乐段完整展示。
1.初步聆听歌曲。
2.歌曲的第二乐段使用的是卡农的音乐形式。
3.跟琴用“la”模唱主题音乐。
4.找出附点节奏和二个八分音符节奏
x . x x x
5.齐唱第一部分
6.学生单独演唱第二部分,老师演唱第一部分。
7.边听歌曲,边演唱歌曲并选择合适的速度填入空格。
8.学生靠自己分声部演唱第二声部的卡农部分。
钢琴、课件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师生互评
1.熟悉歌曲的曲式结构。
2.学唱歌曲。
3.在歌唱中学会卡农的音乐形式,并试着掌握卡农的音乐形式。
4.乐理知识渗透:了解附点节奏和二八节奏。
5.通过多次聆听,熟悉第二乐段歌曲学习。
拓展阶段
1.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创编《小星星》、《两只老虎》、《找朋友》等歌曲。
2.欣赏我国经典卡农曲:冼星海的《保卫黄河》
1.两大组只有选择歌曲进行卡农创编。
2.欣赏经典曲目。
课件
自评
1.在熟悉的歌曲中运用新学的音乐知识进行自主创编。
2.经典曲目利于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爱国之情。
结束阶段
全曲完整演唱
邀请小指挥
老师点评
2.指导性回顾
1.学生派代表出列指挥,全班合作演唱歌曲。
课件
采访式总结评价、互评
1.使学生接触指挥。
2.课堂总结,回顾卡农。
课后反思
这是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节以歌曲的学习和卡农式演唱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课。卡农式的演唱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到,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并掌握,我由浅入深的引入,先由游戏的方式引出卡农的定义和特点,由于这些游戏简单,而且歌曲都非常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新课《欢乐歌》,并引导“与我们唱得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他们仔细听。学习歌曲时先进行发声练习,然后由老师与学生合作演唱,让同学们慢慢地领会这种唱法,让学生感受卡农式演唱,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歌声部,让学生自己体会卡农式的声部特点;最后由两个学生单独演唱,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的会唱、掌握,这样一步一步降低难度,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卡农的演唱。接着进行拓展环节: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自己将熟悉的《小星星》、《找朋友》(或者《两只老虎》)进行卡农演唱。最后欣赏中国的经典卡农曲目:冼星海的《保卫黄河》。在歌声中结束全课。本节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进行最初级的合唱练习,令我非常高兴的是,学生和我的感觉一样:虽然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唱这首《欢乐歌》,但是,四十分钟过得很快。这也许就是合唱的魅力了,合唱是最难的演唱,但它也被称是最美的人声。也有很多学生告诉我,这节课下课后觉得非常累,我想,这是因为合唱是一种需要你全神贯注去做的事情,要同时看指挥、听声部、唱歌曲,一秒的不留神都会让使你的合唱集体发出不和谐的声音,甚至会影响合唱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循序渐进的编排了许多合唱作品。音乐教师都普遍认为合唱教学非常难,这是事实,但是我们要“知难而进,化难为乐”,这是我想努力做到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 你唱我来和歌曲 《欢乐歌》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歌曲 《风铃》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突破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 《风铃》歌曲 《风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组织教学,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