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539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539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539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53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53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53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4.2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
一、单选题
资源、环境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众参与是防治环境污染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下列公众行为符合上图宣传主旨的是( )
A.多使用一次性产品 B.多开私家车
C.频繁更换电子产品 D.使用电子贺卡
2.公众参与中的“公众”包括( )
①白领 ②社会团体 ③中学生 ④国家机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D 2.A
【分析】1.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低能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多使用一次性产品、多开私家车、频繁更换电子产品均会导致能耗、开支增多,都不是低碳的生活方式,ABC项错误;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能耗与开支,属于低碳生活方式,D项正确。故选D。
2.公众参与既包括个人形式的参与,也包括民间组织、团体形式的集体参与,国家机构属于行政管理, ④错误,①②③正确,综上,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4.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3.A 4.C 5.A
【分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分布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故A正确。
4.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就越高,C正确;单一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不能影响保障水平,故AB错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影响能源消费总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5.读图可知,M地位于四川省,有丰富的天然气和水能资源,目经济相对东南部地区较落后,能源的消费量较小,所以其能源保障水平较高,①②符合;核能对技术要求高,该地核能不丰富,③不符合;该地阴雨天多,太阳能不丰富 ,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 ,BCD错误。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2010年,中俄油气管道进入试运行阶段、中缅油气管道开工建设,加上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进口线路,我国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初步形成。油气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将有力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下图示意我国大型油气进口通道。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以下油气进口通道中,石油进口量最大的通道和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中哈原油进口通道 铁路运输 B.海上油气进口通道 海洋运输
C.中缅油气进口通道 海洋运输 D.中俄油气进口通道 铁路运输
7.我国由单一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发展到现今多条大型油气进口通道,这对我国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是( )
A.消除能源供需矛盾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答案】6.B 7.D
【分析】6.中哈原油进口通道为管道运输,A项错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石油主要通过海上油气进口通道运往我国,为海洋运输,是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大的通道,B项正确。中缅油气进口通道为管道运输,不是海洋运输,C项错误。中俄油气进口通道为管道运输,不是铁路运输,D项错误。故选B。
7.我国多条大型油气进口通道的形成,实现了油气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增强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但不能消除能源供需矛盾,A项错误,D项正确。多条大型油气进口通道的形成,对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影响不大,B项错误。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不属于对我国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意义,C项错误。故选D。
读某年1-5月我国进口原油主要来源国示意图,完成下面8-10小题。
8.材料所示时间段,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 )
A.东南亚地区 B.俄罗斯
C.波斯湾地区 D.拉美地区
9.下列关于缓解我国能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大量减少能源进口
10.下列措施中,能够保障我国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有( )
①国家制定资源开发战略②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③保障石油运输通道安全④大力开采国内石油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8.C 9.B 10.A
【分析】8.根据图示可知,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源国中没有东南亚地区的国家,A项错误。俄罗斯占比18%,图示波斯湾地区的国家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共占比约54%,图示拉美地区的国家有委内瑞拉,占比小,因此当前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波斯湾地区,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9.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问题,B项正确。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不利于经济增长,A项错误。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会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状况,C项错误。大量减少能源进口会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状况,D项错误。故选B。
10.国家制定资源开发战略,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保障石油运输通道安全都可以保障我国资源领域国家安全,①②③正确。石油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大力开采国内石油资源会使我国的石油储备量不断减少,不利于我国资源领域国家安全,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继上海市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后,西安市在9月1日起也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还被纳入了法制框架。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城市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B.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
C.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 D.减少城市生活垃圾量
12.实现垃圾分类目的的最关键环节是( )
A.制定法律法规 B.垃圾资源化处理 C.加强宣传教育 D.推广分类运输
【答案】11.A 12.B
【分析】11.可回收物可以回收利用,厨余垃圾等可以堆肥,对垃圾的合理分类可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A项正确。垃圾分类对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有一定影响,但城市的文明程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口的素质等),故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主要目的,B项错误。实施垃圾分类需要增加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会增加垃圾的处理成本,C项错误。垃圾分类并没有减少城市生活垃圾量,D项错误。故选A。
12.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因此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关键环节,B项正确。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推广分类运输均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有效保障,但不是实现垃圾分类目的的最关键环节,A、C、D项错误。故选B。
我国于2018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辽宁、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明确应纳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适用税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确定的最低限额征收,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普遍对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执行较高的适用税额。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京津冀等地执行较高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税额的主要原因是( )
A.排污总量大 B.环境压力大
C.环境容量大 D.经济实力强
14.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 )
A.降低企业成本 B.增加政府税收 C.减少原料投入 D.促进产业转型
【答案】13.B 14.D
【分析】13.京津冀等地的环境压力大,且环境容量小,执行较高的税额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项正确,C项错误;京津面积小,排污总量不是最大,A项错误;经济实力强不是执行较高环保税额的主要依据,D项错误。故选B。
14.征收环境保护税会增加企业成本,A项错误。增加政府税收不是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B项错误。征收环境保护税对原料投入没有直接影响,C项错误。征收环境保护税可以促使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升级转型,D项正确。故选D。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下表为某年南京市部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类型 | 总面积/km2 | 类型 | 总面积/km2 |
风景名胜区 | 373.16 | 生态绿地 | 134.70 |
洪水调蓄区 | 32.61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221.85 |
森林公园 | 211.30 | 重要湿地 | 127.42 |
15.下列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内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活动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16.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南京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增多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答案】15.A 16.D
【分析】15.从材料中得知,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因此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A项正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B项错误。环境承载力不仅受资源、环境影响,还受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影响,C项错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有利于南京市的发展,对阻碍城市面积扩大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A。
16.由所学知识可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利于改善南京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减小昼夜温差,A项错误。生态环境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径流减少,B项错误。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环境自净能力提高,但不一定会改变植被类型,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形成了高度网络化的排灌体系,历史悠久的川西林盘就衍生于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流、灌渠之间。川西林盘不仅构成了成都平原独有的田园景观,亦是川西农耕文化的结晶,形如田间绿岛、随田散布,单个林盘(如图一)由林木、宅院围合而成,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聚落单元。
成都市郫都区是成都平原林盘聚落的核心区,现存林盘数量多。但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传统林盘不断遭受破坏,数量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图三示意郫都区位置及2018年林盘分布密度。
(1)在林盘结构模式图(图二)中的方框内写出院落、农田、林木,并简述河流和灌渠对林盘形成的影响。
(2)近年来郫都区东南部传统林盘数量减少明显,试推测其成因。
(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都市大力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确定林盘产业发展方向。请从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为林盘内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河渠密布,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形成散居的林盘。填图如下所示。
(2)靠近成都市区,城市化促使大量林盘转化为建设用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大,导致人口外迁至城市居住,林盘被废弃,数量减少;新修住房(楼房)破坏林盘结构,导致传统林盘减少。
(3)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机循环农业、特色养殖业、花卉种植业等,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园;利用林盘这一特色民居景观和优美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结合林盘独特的农耕文化内涵,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分析】(1)川西林盘一般由林园、宅院及其外围的耕地组成,整个宅院隐于高大的楠、柏等乔木与低矮的竹林之中,林盘周边大多有水渠环绕或穿过,构成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的田园画卷。其居住模式具有层次性和内向聚集性,一般构成宅-林-田的空间模式。因此院落在中心,外围依次是林木、农田。林盘周边大多有水渠环绕或穿过,一方面可以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用水需求,另一方面河流灌渠也促使林盘规模受到限制,很难形成大规模人口聚集现象。
(2)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传统的田园景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政府颁布的一些土地政策的实施使得林盘面积逐渐减少;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许多人进入了城镇生活,造成建筑的闲置和聚落的空心化。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融入,越来越多的村民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林盘进行了随意的改造,将原有的特色川西民居建筑拆除,自建小楼房,破坏了川西独特的乡村景观。
(3)川西林盘以农业生产为主,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保证经济、生态效益同步显现;在传统乡村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珍贵的农耕文明、内陆生产生活模式、民风民俗、民居建筑等文化资源。可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林盘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承载了丰富的乡土文化,作为川西地区典型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其文化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区域特色,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 日本能源安全状况。
能源安全状况 | 1973年 | 2000年 |
能源进口依赖度/% | 89.4 | 81.0 |
石油消费比重/% | 77.4 | 53.0 |
进口中东石油占进口石油比重/% | 79 | 82 |
材料三 中东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争取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能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到65%。
(1)从材料一可看出20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是日本针对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3)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状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石油对环境污染较严重,而天然气对环境污染较轻。
(2)石油进口渠道单一。
(3)能源来源多元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分析】(1)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2030年之后,天然气消费比重超过石油而居首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相比石油,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较轻。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2000年与1973年相比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石油主要从中东进口,说明日本能源短缺,主要依赖进口,并且进口渠道单一。材料三说明了日本为拓宽进口渠道,争取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会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
(3)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也不断升高,参照日本的经验,我国应该对外开拓石油进口渠道,使能源来源多元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对内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国家战略与政策,目的,主要措施,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具体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国家战略与政策,目的,主要措施,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具体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