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之天文历法 课件33张
展开(1)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二十八星宿的名称,也被称为四象,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毕、觜zī、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 彗星袭月 】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 参 商 】 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 流 火 】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 天狼星 】 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公式:年份减3除以10的余数=天干 年份减3除以12的余数=地支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史称“开元盛世”。
三个例外:1、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分别是正统和天顺,是因为他前后两次登基(南宫复辟);2、清太宗皇太极,他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所以改元崇德;3、清穆宗同治皇帝,刚开始的时候使用祺祥为年号,仅仅使用了半个月,慈禧、慈安两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改年号为同治,取“两宫同治”之意。
(1)序数纪月法 (2)时节纪月法 (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孟春(农历一月)仲秋(农历八月) (3)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12个月,每个地支前特定的“建”字)。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1、天色纪时法2、地支纪时法3、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平明(3-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日中(11-1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人定(21-23):“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2.三元: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3.社日:农历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在春分前后,杜甫有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4.花朝: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春江花朝秋月夜。”5.寒食:农历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6.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
7.伏日: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总称“三伏”。8.初七、下九:“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9.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10.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饮酒、赏菊、登高、插茱萸。11.冬至: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阳生”。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12.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惯。13.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日”,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知多少,古今时间对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文学常识之教育科举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文学常识之教育科举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闯关图,考试内容,童生试,金榜题名,谢谢观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文学常识之文化常识之地理、刑法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文学常识之文化常识之地理、刑法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击高考,一古代地理,古代地理,二古代刑法,奴隶制五刑,封建制五刑,三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