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作品《漱玉词》。
首先,李清照的《词论》从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其次,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北宋亡。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被迫逃离,辗转南渡到建康。赵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李清照四十六岁。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本词写于作者晚年流寓江南之时。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夫死,家变,伤于人事,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声声慢》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你觉得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十四个字,三句话,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与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个叠字者。 ——张端义《贵耳集》 连下十四个叠字,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 ——(清·梁绍壬)
音韵上婉转哀切,如泣如咽。
为全词奠定了凄凉、惨淡和悲戚的基调。
找出主要意象,体会它们的特点,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结合语境,可知,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淡”是主观感受,是与“浓”相对而言的。
如果觉得酒淡,那什么是“浓”的呢?
一个“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是何等凄凉惨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心生怀旧悼亡之情。
雁是南来秋雁,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之所以说雁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浓重的思乡之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烘托凄凉的心绪与孤独的处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全词就抒写一个“愁”字,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意象,反复描写、渲染,充分的表现出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读后使人感觉愁哀纸满。
1.开篇一连串叠字的使用。2.口语词的点缀,如“时候”“将息”“怎”“晚来”“点点滴滴”“次第”“了得”……3.用语如“乍暖还寒时候”“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来仿佛面对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听她在絮絮叨叨轻声哀叹自己的悲凉与痛苦。故口语化的用词用语,正契合了作者直抒胸臆的表达诉求,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强化感染力。使读者直接变成了词人倾诉的对象与情感的共同体验者,从而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四个反问句的推力,把愁苦凄凉的情感渐次推向高潮,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情感冲击波,产生了直逼人心的审美力度。
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文ppt课件,共43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接写愁,间接写愁,主题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示范课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接抒情的句子,寻寻觅觅,若有所失,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凄凄惨惨戚戚,凄苦无告,寂寞冷清,间接抒情,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