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4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5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6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7
    9.3《声声慢》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8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背景图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表达离别愁绪,抒写萧瑟冷落凄迷之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主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易安体”。她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著有《漱玉词》。前期的代表词作有《如梦令》二首《一剪梅》《醉花阴》等,后期的代表词作有《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渔家傲》等。
    2.背景展示《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也有人说是她晚年的作品)。南渡是她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金兵南侵,她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她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从此孤身一人,一直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
    1、看资料第17页,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题解读”“相关常识”2、读、背、写全诗3、翻译或描述全诗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词,理解大意1.诵读全词,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韵脚字。
    寻寻 觅觅,冷冷 清清,凄凄 惨惨 戚戚。乍暖 还寒 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 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 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 旧时 相识。  满地 黄花 堆积,憔悴 损,如今 有谁 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 细雨,到 黄昏、点点 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 愁字 了得!
    该词押的全是入声韵,入声的急而短的特点与全词表达的愁怨之情相切相合。
    (二)初步理解2.本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它包含了怎样的丰富内涵?
    答案 愁。这种“愁”,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
    任务活动二 赏析技巧,体悟情感1.这首词开头三句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抒发了词人心中哪些清愁哀怨?
    答案 (1)开头三句运用七组叠字,声情并茂,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心中的清愁哀怨,奠定了全词哀伤愁苦的基调。(2)“寻寻觅觅”是动作,写词人内心的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是环境,写词人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是心境,则极言词人的心情之悲怆。
    思考:仔细品读《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声声慢》开头三句,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字。这七组叠字一直为评论家所盛赞,说这样连叠七字是“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的。这个开端很好的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寻寻觅觅”表现了作者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途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她此刻已是人到晚年,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祛寒解愁,就只有苦挨着来打发着残年余岁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心情当然是极度的凄惨、悲戚的。作者用这七组叠字,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的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她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
    从 入手
    (1)加重语气,突出内容,增强情感 (2)富有音律美,抑扬顿挫,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2.结合全词,说说如何理解“三杯两盏淡酒”一句中的“淡”字。
    答案 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词人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一个“淡”字,表明词人晚年的境况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怎样理解?“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
    答案 “雁过也”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常常见到的,所以说“旧时相识”。“雁”是信使,它让词人回想起当年和丈夫鸿雁传书的日子,更增添了词人心中的无限凄凉。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人,雁是人非,更感绝望和悲哀。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虽然人不摘花,花也当自萎;及花儿已损,则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词人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出词人惜花将谢的情怀。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对词人抒发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1)一叶知秋,梧桐是哀愁的象征;秋雨绵绵,落在叶上,打在心上,雨也是哀伤、愁思的象征。这几句渲染了满目凄凉、满耳苦雨声的凄苦的气氛。(2)作用:这样的气氛恰好和词人孤苦凄凉的心情融为一体,对词人抒发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
    6.古人写“愁”多化抽象为形象,如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也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声声慢》的结尾为什么不将“愁”形象化地表现出来?
    答案 独辟蹊径,不言愁如何多,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繁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概括得尽,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巧妙又不落俗套。
    任务活动三 比较异同,拓展阅读1.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思考后面的问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 这首词作于词人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游学之时。
    (1)这两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选取的意象有何不同?
    答案 ①《醉花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惆怅,《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②这两首词除了都选取了酒、黄花、风、黄昏四个意象之外,《醉花阴》还选取了瑞脑、重阳两个意象,《声声慢》还选取了雁、梧桐、雨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能够烘托愁绪的典型意象。
    (2)这两首词的意境有何不同?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何不同?
    答案 ①《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②《醉花阴》表达感情用的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多白描;《声声慢》中除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外,还有直接抒情的手法。
    2.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李煜的《虞美人》,思考后面的问题。虞美人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这两首词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它们的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①《声声慢》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特点:凄苦落寞。②《虞美人》意象: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雕栏玉砌、一江春水。特点:愉快华美。
    (2)为什么不一样的意象都能表达愁苦的心情,不一样的意象能达到共同的表达效果?
    答案 《声声慢》用悲景写悲情,景越悲,情越悲,相同意象的叠加使悲伤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虞美人》用乐景衬哀情,反差越大,对比越悬殊,悲伤的感情表达得越充分。可见,不同的意象、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字寄李清照翻开厚重的历史,踏入两宋滚滚的狼烟,是谁的身影在牵动着我的目光。一梦千年的情节里,频频回首的是嗅青梅的女子,罗衣淡淡而来,再截一枝暗香疏影,沾一滴绿肥红瘦,书那宋朝华美锦缎上清韵悠悠的一笔。一段长长的距离,沉沉的是把酒待月的孤独,你怀抱着三两枝慵倦的菊花,独立于帘卷西风的廊下,你随手从书页间斟杯清酒,万千的心思,合一曲琵琶拨弄,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翩然起舞。一念间花落了,清愁薄绪,填满夜的每个空隙。声声慢,声声慢,载不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舴艋小舟,至今仍搁浅在那个靡丽朝代的藕花深处。
    云烟漫漫,翠华摇摇,你细碎的莲步,走过脂冷与烟翠的山河,曾经执杯的纤手提笔运墨,你素腕轻落,一笔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句在人杰与鬼雄间横亘而出。尘世如烟,转瞬千年,当山光已残,水色阑珊时,你幽怨的身影仍停留在泛黄的文字间,你看见了吗,一千年的风雨未曾停歇,一千年的黄花依旧消瘦,一千年你心碎的叹息,依然置于我的案头,我似乎看见了,你辛酸的泪,穿越繁密的历史中,于无声无息处坠落。清照,风姿绰约的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词绝天下的李清照,你是一首婉约的古琵琶曲,你是一阕清丽的长短句,你是一道花开千年不谢的风景,而我,只是身着素衣的女子,守着你曾经的青灯古卷,在梧桐雨落的季节,等你乘一叶兰舟,从藕花深处涉来,陪我同看那碧水云天,残月如钩。
    【点评】 李清照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她曾经浪漫,曾经豪爽,曾经欢乐,曾经多愁善感,曾经愁苦满怀;她曾经有过甜蜜幸福的爱情生活,曾经有过彻骨的离情别绪,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她晚年凄凉的生活和如此凄凉生活中的爱国情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从多角度、多侧面给我们展示了李清照的多情人生:浪漫潇洒豪放情、伉俪情深苦别情、晚景凄凉愁苦情、爱国之心诉衷情、惜春悲秋多愁情。
    1.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
    答案 (1)在意象上,豪放派倾向于大的并且比较开阔的事物,如大江大河等;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而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3)在选材上,豪放派一般是抒发人生志趣,借山水景物,感古怀今;婉约派则爱写男女恋情,悲欢离合,咏物记事等。(4)在情感上,豪放派多了几分豪气,高逸旷达的精神;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
    2.《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都是豪放风格的词作,试比较它们在豪放风格上的异同。
    答案 (1)相同点:①景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所写景物都雄奇伟壮,场景都气势恢弘,意境都雄浑壮阔。
    ②人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儒雅潇洒;赤壁鏖战时,他指挥若定,以弱胜强,建立功业。这样的形象充分体现出豪放气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权继承父兄大业,年轻有为,英明果断,积极抗曹;刘裕虽出身卑微,却能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势如破竹,成就北伐大业;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廉颇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壮心不已,愿为国家效命。这些英雄豪杰均体现出豪放气势。
    ③事件方面。两首词中展现的都是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的北伐中原,西汉与匈奴之争,南宋与金之战等,都是历史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出豪放气势。④情感方面。两首词都是词人面对祖国河山,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两首词的结尾虽都有点儿感伤,但不同于婉约风格的伤感,而是苍凉、忧愤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壮心不已的豪迈之情。
    (2)不同点:①形象上,所写之景及人有所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主要写的是周瑜,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出现了孙权等六个历史人物。周瑜、孙权同是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苏轼与辛弃疾却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周瑜高雅洒脱,春风得意,二十四岁做中郎将,三十四岁做三军大都督,“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而满腹经纶的苏轼却不但未被重用,而且被贬。苏轼写本词时已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因而特别仰慕周瑜。孙权十九岁成为东吴的统治者,果敢坚毅;二十岁作为三军统帅,不畏强敌,以少胜多。辛弃疾推崇他其实是批判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
    ②语言上,苏词开阔明朗,如:“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具有立体感;“卷”字逼真地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辛词因用典多而显得含蓄深沉,如“赢得”二字就蕴含着浓烈的讽刺意味。③手法上,苏词以描写为主,从写景中逐层托出人物;而辛词以叙事为主,人物蕴含在事件之中。另外,苏词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及“小乔初嫁”衬周郎;而辛词用典颇多,典中套典,自然精当。
    ④抒情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在感伤自我的同时,豪中带旷,即借周瑜的英雄气度抒写自己的豪迈、旷达;而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主要的是借颂扬孙权、刘裕等英雄的壮举来斥责统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流露出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豪放之中蕴含更多悲壮之气。
    2.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加以分析。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南楼令》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喻女子容颜的憔悴
    即菊花。不仅点明季节,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容颜已失,慨叹时光流逝
    1、雁声凄惨。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 (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 铸《鹧鸪天》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思考:《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正在酒后感到寒气袭人之时,最让她伤心的是又见到了飞过的鸿雁,而这南来的大雁,却是当年在北方的旧相识!作者这时是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回归!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思考:这两首词一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
    这两首诗一首写于前期,一首诗晚年之作。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生活处境的变化,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同样是写愁,但在早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愁,而晚年所抒发的则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两首词在意境方面也是不同的。《醉花阴》中呈现的是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而《声声慢》营造的则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课后作业三:参考《同步解析与测评》37页阅读《同步解析与测评》37页“学法指导”
    把《声声慢》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前预习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赏意象愁情,论为何生愁,“愁”之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前预习ppt课件,共56页。

    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文ppt课件,共43页。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