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5.1.1 大数据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出处
粤教版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五章第一节《认识大数据》
(二)课标要求
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运用数据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认识到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内容地位
大数据是在学生掌握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概念的进一步延伸,是学习后续内容大数据的处理与可视化表达的基础,也是学习《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的基础。
在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标志的今天,大数据是最活跃和热门的科技前沿词汇之一,作为高中生应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充分认识大数据技术的用途和应用领域,同时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所在。逐步形成使用大数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认识信息社会,理解信息社会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学生已经在第一章学习过数据、信息及其特征,作为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他们在生活中体验着大数据的各类应用,但对大数据理解仍然较浅。
高一学生有着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探究大数据并理解其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理念与策略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信息课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生作为信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信息课堂正是他们了解信息社会,获得信息素养,提升眼界的窗口。
本课是以网络课堂的形式呈现,以教师讲解为主,因此,课程的设计需要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案例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层层递进,重难点分别布置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大数据的概念
2.了解大数据的应用
3.了解大数据的技术背景
4.理解大数据的4V特征与互联网思维的三个特征(重难点)
5.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初步建立大数据思维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以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引入课题认识大数据
从宏观角度引入课题
知识回顾
回顾数据的定义与含义
温故知新,认识数据的变迁
大数据背景
大数据产生的技术背景:物联网的普及、存储成本下降、计算能力的提高。
了解大数据的技术背景,更好的认识大数据
大数据案例
用数据说话——以贴近生活的大数据为切入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据量的庞大,初步认识大数据。
1.2020年中国移动上网人数:13.76亿人。移动互联网动态产生的数据是大数据
2.气象大数据
3.交通大数据
4.中国2020年产生的数据量:10ZB。
通过案例对大数据的产生、大数据的量有直观的认识
大数据特征
一:从数据产生角度认识4V特征:
提供四个体现大数据4V特征的生活案例,让学生感受、思考、分析大数据的4V特征。
思考题:全国中小学综合评价系统的数据是否属于大数据?
认识4V特征,学会辨别大数据
二:从互联网思维角度认识大数据的三个特征:样本趋于总体、精确让位模糊、相关重于因果。
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样本?”“什么是全体?”“如何理解精确?”“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相关关系”等问题,并结合“通信行程卡的定位误差”、“时空伴随者”“谷歌与流感”等案例逐个讲解各个特征的具体内涵,帮助学生理清概念,辨析异同点。
课后体检:“巨量算数”平台:
从互联网思维角度认识大数据,初步了解大数据思维
三:从正反两面全面看待大数据
1.展示大数据在零售、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使学生感受大数据给生活生产等各方面带来的深刻变革;
2.通过展示“Facebk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案例,说明大数据应用中因信息过度暴露带来的消极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学会客观的认识大数据
小结
以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认识大数据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1.3.3 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1.3.3 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与策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技术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5.3 数据的分析5.3.1 特征探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5.3 数据的分析5.3.1 特征探索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及目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布置,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5.2 数据的采集5.2.1 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工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5.2 数据的采集5.2.1 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工具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