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 重重叠叠教案
展开课 题 | 重重叠叠 | 课时 | 1[来源:学科网]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 | 理解并能用绘画或者剪纸的方法表现具有重叠效果的作品。 | ||||||
教学难点 | 理解重叠的前后关系。 | 年(班)级 | 二 | ||||
教学准备 | 学生 | 美术袋 | |||||
老师 | 示范作品 | ||||||
教学过程 | 教学备注 | ||||||
一、导入阶段 1.海底世界动画导入欣赏,问:你们能发现什么美术现象?(重叠) 2.那么重叠有什么特点呢?(产生遮挡) 3.同学们的眼睛都很亮,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被遮挡的鱼,也看到了鱼儿在游动中完全被遮挡了,也就是说既有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有完全重叠的现象。 4.(引入课题)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重重叠叠》。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重叠呢?出示知识窗(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或上面就产生了重叠)。 2.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重叠现象。(教师加以举例说明)。 3.重叠现象在美术里也随处可见,请大家观察这两张摄影作品,那张图更有森林的效果?为什么?(有重叠的显得更紧密,有茂密的感觉。) 4.得出结论:重叠让空间变得更加立体。 5.老师这里有一盘水果,大家说这样的摆放好看吗?谁来帮老师动手添加一些,把它变得更丰富?(动手探究) 6.得出结论:画面有遮挡产生了重叠,显得更生动和具有美感。(简单介绍塞尚作品。) 7.请大家观察这两幅画,同样都是画的爱心的重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8.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它的名字叫做透叠,它的身影经常在装饰画里出现。(透叠:两个形状相叠透出重叠的部分,没有上下前后的关系。)9.另外这幅呢就是我们常见的重叠,陈老师想问大家我们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重叠的时候,是先画前面的还是后面的呢?(前面) 10.除了相同形状的重叠,还有不同形状的重叠也能产生前后关系。 11.陈老师现在想用剪纸的方法拼贴一副风景画,这幅画里有云、太阳、山、树木、房屋、人物等等,大家想一想应该怎么拼贴,顺序是怎样的,是应该先贴前面的物体还是后面的?记住,要有一定的遮挡关系哦。 12.(拼贴过程)由于视觉的关系,在水平线上,离我们越远的物体越靠近画面的上方,如太阳、山、云等。离我们越近的物体越靠近画面的下方,比如房子、树木等。 13. 小结:所以我们在拼贴的时候要注意物体之间的距离,从上面开始,慢慢往下贴,这样,创作就完成了。 14.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绘画和剪纸结合的方法,(展示作品)。 三、创作阶段 1.今天请大家完成一副有重叠效果的作品,材料自选。 2.老师想先问大家,你准备画或者剪什么? 3.在确定了表现对象之后,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把这些形象画或者剪得漂亮,大小合适画面。 4.不管是画还是剪,请大家注意前后物体的颜色对比,如果颜色相同重叠的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还有注意在你画面上的大小位置。 5.剪纸的同学要特别注意,个别主体物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对折剪纸的方法。 6.画和剪来表现重叠的顺序不一样,大家还记得吗?(画是先前再后,剪是先后再前。) 7.好,请大家开始动手创作吧。 四、点评阶段 1.欣赏学生作品,提出意见。 2.拓展:欣赏艺术创想视频,请同学们课下也动手试试吧,老师期待你们的作品哦。 [来源:学科网] |
| ||||||
板书 设计 | 重重叠叠 重叠:立体 美感 透叠:装饰 | ||||||
教学 反思[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
| ||||||
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 重重叠叠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二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698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重重叠叠优秀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 重重叠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 重重叠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 重重叠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 重重叠叠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阶段,发展阶段,设计制作,评价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