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5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反思
展开科学知识:建立光合作用概念,了解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情况。
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植物养分来源的证据,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归纳出植物的养分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结论。
探究实践:通过对天竺葵的叶片进行遮光、酒精里隔水加热、滴碘酒等一系列实验,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态度责任: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并了解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情况。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植物养分来源的证据,并基于证据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玻璃钟罩、蜡烛、火柴、一株盆栽绿色植物、凡士林,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酒、滴管、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镊子、木制试管夹、水。
课时:共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植物靠吃食物获得养分,植物又是怎样获得养分的?
二、科学实践活动:植物的养分从哪里来
1.根据我们的观察与生活经验,推测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的来源。
讨论:光线差的地方,植物长得不好,请你推测植物生长的养分可能与什么有关?
讨论:庄稼种得太密会长不好,请你推测植物生长的养分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根据同学们的推测,植物生长的养分可能与阳光有关系,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做实验来研究。
2.阳光对植物获得养分有什么影响?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实验一:
(1)学生阅读书本第19面,了解实验方法。
(2)讲述:在做天竺葵叶片的实验中,叶片有的地方进行了遮光处理,有的地方没有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像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3)(为了便于教学,教师提前3天指定几个学生开展实验,上课时将实验材料带到学校)。教师展示3天后,植物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有什么不同。
(4)学生观察并汇报被黑纸片遮挡的部位出现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
(1)教师边演示边讲述实验方法:将这片叶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在这片中叶的不同部位滴上碘酒。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讨论: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实验说明同一片叶,阳光没照射到的部位几乎没有淀粉,阳光照射到的部位含有大量淀粉,由此说明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够制造养分,在无阳光下不能制造养分。
第2课时
3.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谈话:阳光下,植物除了能够制造养分,还人产生什么物质?
学生讨论并汇报。
学生阅读书本第20面,根据书本图文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
教师小结:在阳光的照射下,没有植物的玻璃罩内蜡烛很快熄灭了,有植物的玻璃罩内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这是因为植物产生了氧气。
4.建立光合作用概念并了解其意义。
(1)教师展示显微镜下叶绿体的照片。
(2)讲述: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能将吸收的水分和由叶片进入的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并释放氧气,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3)学生阅读书本第20面最后一段,说一说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
三、拓展与应用
阅读书本第21面,说一说海尔蒙特提出了什么观点?他的发现有哪些贡献?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主要来自水。他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生长需要土壤的传统观念。(第2课时结束)
板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
阳光
水+二氧化碳 养分+氧气
叶绿体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7 改进与交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7 改进与交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实践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4 彩虹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4 彩虹教案,共4页。
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2 光的传播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2 光的传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科学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