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涂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建立乘法的模型。
通过对比、分类的活动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建立乘法的模型。
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的活动,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
老师:星期天的公园真热闹,活动丰富多彩。
二、探究新知
1.明确几个几,渗透乘法的意义
师:大家看这幅图,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
学生: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指名列式解答
板书算式:2+2+2+2+2=10(人)
老师:这样的算式有一种简洁的读法:5个2相加。你们看看老师写的对吗?图中真的是藏着5个2吗?(师引导学生看图指着数一数,圈一圈,标数验证5个2的说法。)课件演示
老师:你们再来看算式,数一数,老师写的算式是不是5个2相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结合生活情境图,数、圈、标等活动,体会相同加数相加的特点,初步渗透乘法的意义。
2.进一步尝试体验,巩固新知
老师:看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提问题?
学生: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请你在图上圈一圈,写一写?再列算式,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
板书算式:4+4+4=12(人)
师:看这幅图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坐船的一共有多少人?
请你在图上先圈一圈,写一写,再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指名汇报。
板书算式:5+5+5+5=20(人)
师:这时又划来两条船,怎样列式?后来又划来3条船?怎样列式?
板书算式:5+5+5+5+5+5+5+5+5=45
看这幅图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板书算式:4+2+3+3+2=14(个)
理解乘法意义,认识乘法
老师:仔细观察黑本上的算式,你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
指名到黑板上来分类,重新整理板书
4+2+3+3+2=14 2+2+2+2+2=10
4+4+4=12
5+5+5+5=20
5+5+5+5+5+5+5+5+5=45
老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类?(板书:加数不相同 加数相同)
老师:指着板书,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乘法)
老师:5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可以写成5×2=10 可以写成2×5=10
“×”是乘号,先写“/”,再写“\”。(板书)
老师:5×2=10 读作“5乘2等于10”.你读一读这个算式,说一说5×2=1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5个2相加)“2和5”就藏在加法算式里,你能找到吗?
改写算式,巩固乘法的意义
老师:指名把板书中其它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
汇报交流 板书总结
板书:4+2+3+3+2=14 2+2+2+2+2=10 5×2=10或2×5=10
4+4+4=12 3×4=12或4×3=12
5+5+5+5=20 4×5=20或5×4=20
5+5+5+5+5+5+5+5+5=45 5×9=45或9×5=45
6.引导对比,体会乘法的简洁
老师:5个2相加,3个4相加,4个5相加……都可以用加法计算,为什么还要学习乘法呢?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乘法的简洁。
老师小结: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
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了解乘号小知识
老师:你们仔细观察乘号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号有什么不同?
(加号斜过来就是乘号)
老师介绍乘号小知识:英国有一位数学家,叫奥特雷德,他认为乘法是增加的意思,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但又和加法不同,于是他把加号斜过来写,便得到了乘号。
三、拓展提升
1.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或( )×( )=( )
先独立完成,再指名到前面和大家交流自己是怎样看图的。
反馈1:
老师:说说你是怎样圈一圈,数一数的
学生:横着看,一行是6个三角,有这样的2行,表示2个6相加。
反馈2:
学生:竖着看,一列2个,有这样的6列,表示6个2相加。
老师小结:同样的图,观察的角度不同,确定的每份数就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反馈3个3个的圈,4个4个的圈,1个1个的圈。
反馈学生错例并讨论改正。
3.填一填,画一画。
2×4表示()个()相加
画图: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五、布置作业
自己写一道乘法算式,并画图表示这个乘法算式的意思。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不同 加数相同
4+2+3+3+2=14 2+2+2+2+2=10 5×2=10或2×5=10
4+4+4=12 3×4=12或4×3=12
5+5+5+5=20 4×5=20或5×4=20
5+5+5+5+5+5+5+5+5=45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具学具,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初步学习乘法,借助想象,感受乘法的简洁,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二 表内乘法和除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教学例1,教学例2,教师小结,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