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展开(一)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
1.《三峡》作者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2.《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有《陶隐居集》。《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4.《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5.《野望》作者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
6.《黄鹤楼》作者王维,字摩洁,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7.《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诗魔”。
9.文学常识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字音字形
沿溯(sù)阻绝飞漱(shù) 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
郦(lì) 乘奔御(yù)风属(zhǔ)引略无quē(阙)处
不见xī(曦)月夏水xiāng(襄)陵素tuān(湍)绿潭绝巘 (yǎn)
沉鳞(lín) 与(yù)其奇者遂(suì)至藻、荇(xìng)交横
夕日欲颓(tuí) 水皆缥(piǎ)碧泠(líng)泠作响嘤(yīng)嘤成韵
急湍(tuān) 横柯(kē)上蔽经lún(纶)世务者kuī(窥)谷忘反
轩miǎ(邈) yuān(鸢)飞lì(戾)天东皋(gā) 薄(bó)暮
xǐ(徙)倚落huī(晖) 驱犊(dú) 采薇(wēi)
萋(qī)萋候骑(qí) 燕(yān)然白沙堤(dī)
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4.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
5.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7.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或许,允许等)
8.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
9.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10.长河落日圆(古义:黄河;今义:长的河流)
11.仍怜故乡水(古义:喜爱;今义:可怜)
一词多义
1.自eq \b\lc\{(\a\vs4\al\c1(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2.绝eq \b\lc\{(\a\vs4\al\c1(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3.清eq \b\lc\{(\a\vs4\al\c1(回清倒影(名词,清波),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
4.欲eq \b\lc\{(\a\vs4\al\c1(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与“界”合用,欲界,, 指人间)))
5.与eq \b\lc\{(\a\vs4\al\c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给予)))
6.自eq \b\lc\{(\a\vs4\al\c1(自康乐以来(自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7.遂eq \b\lc\{(\a\vs4\al\c1(遂至承天寺(于是,就),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8.寻eq \b\lc\{(\a\vs4\al\c1(寻张怀民(寻找),寻病终(随即,不久)))
9.绝eq \b\lc\{(\a\vs4\al\c1(天下独绝(绝妙),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10.甚eq \b\lc\{(\a\vs4\al\c1(急湍甚箭(超过),渔人甚异之(非常)))
11.异eq \b\lc\{(\a\vs4\al\c1(奇山异水(与众不同的),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以……为异)))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5.相与步于中庭(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6.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净尽)
7.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8.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9.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10.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11.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12.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2.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即“(吾)解衣欲睡”]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省略介词“于”,即“有时朝发(于)白帝,暮到江陵”]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文章主旨
《三峡》通过对三峡山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文章以感叹结尾,作者与谢公(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写夜晚,苏轼与好友在庭院中漫步赏月的事,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有遭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透露了作者胸怀愤懑而又自解自嘲的心态。
《与朱元思书》从泛舟江上的实感出发,生动地描绘了富春江秀美的山水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野望》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通过写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使至塞上》叙写了诗人出使时沿途所看到的苍凉奇特的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所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通过描绘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叹,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的无限喜爱之情。
写作特点
《三峡》1.抓住特征,绘景写物。2.有张有弛,动静结合。3.语言精练,形象生动。
《答谢中书书》:1.意境美。2.结构美。3.语言美。
《记承天寺夜游》:1.言简义丰。2.情景交融。
《与朱元思书》1.多用骈偶句式,讲究对仗和声律。2.动静结合。3.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
《野望》1.情景交融,景中含情。2.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
《黄鹤楼》1.意境开阔,气魄宏大。2.虚实结合,富含情韵。3.自然洒脱,剪裁匠心。
《使至塞上》1.融情于景,虚实结合。2.雄浑遒劲,逼真传神。
《渡荆门送别》1.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波澜起伏。2.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
《钱塘湖春行》1.构思巧妙,写景有序。2.紧扣特征,动静结合。
(二)能力要点
能力要点一: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
【能力详解】
本单元课文均以精练的文字描绘了或优美或雄壮,或空灵或清新的山水景物,要注意调动联想和想象,还原作者观景时的情境和视角,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景物,体会景物的特点与神韵。
还要关注课文写景的方法。在写作技法上,模山范水的诗文深谙“诗中有画”的妙处,努力用语言营造画面感,非常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奇正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如《答谢中书书》一文,从“高峰入云”起,仅用十句,就有仰观、俯察、平视三种视角,静景与动景的组合,色彩与声响的搭配,描绘出白云、高峰、流水、石壁等多重风物,展现出一幅灵动而富有蓬勃生命气息的画面。
【典例分析】
1.朗读并背诵《三峡》。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技巧总结】
1.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2.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能力要点二:注重感受作者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感。
【能力详解】
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有的情感较为显豁,如《黄鹤楼》尾联的“愁”字,透露出诗人日暮登临所起的乡愁;有的情感并不明显,如《三峡》只在最后一段有一点情感的抒发,也是因景而生,并非作者着意表达的内容;有的情感则较为微妙复杂,如《记承天寺夜游》,需要抓住“闲人”二字,结合背景,认真揣摩体会。有的情感前后一贯,如《野望》,首联“徙倚欲何依”即奠定诗歌的情感基调,尾联与此呼应,作者的彷徨与孤独贯串始终;有的情感前后有变,如《使至塞上》颔联写个人漂泊无依的情感,尾联在大漠孤烟落日的熏染下,转为慷慨悲壮。有的采取纯粹观景的态度,透露出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如《答谢中书书》,作者以能够“与”山水之奇为傲,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表现出作者欣赏山水之美的超然心境;有的则融情于景,有所寄托,如《与朱元思书》,由景物而生慨叹,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厌弃名利、渴归山林的愿望。
【典例分析】
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技巧总结】
《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能力要点三: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能力详解】
八年级的文言文学习,要在七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要增强主动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识。可学习一些积累的方法。比如:前后勾连,积累常用实词和虚词,包括同义勾连和多义勾连,同课勾连和异课勾连;注意古今汉语的贯通性,如借助现代汉语合成词或成语积累文言文的词语义项;关注古今汉语的差异性,如关注词语相关义项的古今差异,积累一些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常见义项等。
【典例分析】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技巧总结】
1.共:共同。交:交相。俱:都2.入:耸入。见:看见。将:将要。乱:纷乱。欲:将要。竞:争相,争着。
妙处:“共”与“未复”,前后呼应,形成对比。既彰显古人的雅量深致,也感叹今人的粗陋无文,隐含自矜自得之意,犹言自己不仅能方驾康乐,直可追比古人。文中写景部分的词语使用极为精妙。“将”“欲”二字,赋景物以动态,而动中自然有静;“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使得景物极具生命力。岩壁五色斑斓,着一“交”字则有目眩神迷之意;竹树青翠欲滴,用一“俱”则现终年常绿之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6 藤野先生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藤野先生优秀练习题,文件包含第6课《藤野先生》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6课《藤野先生》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9 三峡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9 三峡优秀习题,文件包含第10课《三峡》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10课《三峡》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