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十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 下列反应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
A. 有氧呼吸 B. 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
C. 在小肠内淀粉酶水解淀粉 D. 蛋白质的合成
- 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人体细胞外液,其中Ⅰ、Ⅱ、Ⅲ分别表示生活在甲、乙、丙中的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蛋白质含量,无机盐的浓度对其影响不大
B. 若乙中有神经递质,则Ⅱ可表示神经元,淋巴细胞都生活在丙中
C. 当④的过程受阻时,可能会造成组织水肿
D. 正常情况下,甲与乙中的物质都能通过①②相互渗透
- 当面临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时,同学们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当人体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时,常会导致心律失常、胸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快
B. 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
C. 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胃肠蠕动加快
D. 过度紧张、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变慢导致食欲不振
- 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
B. 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
C. 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纤维的右侧给予适当的刺激后又恢复到静息状态,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
A. ②→①→②→③→② B. ②→③→②→①→②
C. ③→②→①→②→③ D. ②→③→①→③→②
- 《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科研人员将电子设备植入一名因脊髓受损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的病人的脊柱上,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植入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若该设备被关闭,他就无法完成想做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子设备将患者的大脑皮层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
B. 下肢运动要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控制下才能完成
C. 患者能运动说明他的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受损
D. 在患者下肢运动神经中传递的“信号”是神经冲动
- 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C.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D. 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腺体,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分泌物可参与人体的多项生命活动。某同学通过研磨胰腺的方式提取和分离胰岛素结果失败。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作用场所及作用都相同
B.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和胃腺分泌的盐酸都可直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C. 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胰腺研磨液中的胰岛素被胰蛋白酶水解
D. 人体内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岛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
- 如图是血糖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器官,a、b代表相应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a是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①②过程降低血糖
B. 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是机体内唯一可升高血糖的激素
C. 激素a作用的结果反过来会抑制激素b的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
D. 甲、乙分别为胰腺和肝脏,两者均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
- 某同学参加一场篮球比赛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 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C. 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 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B. 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C. 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它们都在骨髓中成熟
D. 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中,能够吞噬消化抗原
- 感冒可能使患者表现低烧、肌肉酸痛等现象,适当的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健康的恢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参与了调节
B. 病毒入侵机体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等
C. 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D. 接种某流感疫苗后,机体将获得对各种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而不会感冒
- 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学工作者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吞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MPV入侵机体后,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均能抵御病毒
B. 药物A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药物A也能够提高抗体的数量,该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hMPV
D. 效应T细胞可直接结合病毒并进行清除,但药物A不能提高其数量
- 下列关于免疫异常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因为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 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 新冠病毒的突变株德尔塔载毒量是变异前的1260倍,在0.6米的距离传染时间仅为5秒。钟南山院士认为继续佩戴口罩、减少集聚、良好通风、定期检测和接种疫苗,对控制疫情有一定的帮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德尔塔变异株的产生是病毒进化的结果
B. 通过体液免疫即可彻底清除侵入体内的病毒
C. 接种的疫苗属于抗体,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D. 戴口罩主要是增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 为探究植物在单侧光下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长作用增强,还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有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玉米幼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c<d、e<f,说明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而不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B. 若c+d=e+f=a,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 若c<d,且c>e,则说明在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D. 若背光侧生长素较向光侧多,则会使背光侧细胞伸长较向光侧快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西瓜
B. 用脱落酸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有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D. 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 现代农业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广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蔬菜、水果、茶叶的生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对人体是有毒的,如青鲜素等
B.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来源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C.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D. 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 下列有关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秋冬季的低温是部分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条件
B. 有的植物需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
C. 茎尖感受低温刺激后,通过春化素即赤霉素把信息传递到开花部位
D. 低温作为信号,影响植物的开花是进化的结果
- 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 用标记重捕法时,被捕捉过的小动物更难被捕捉,那么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的低
C. 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问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 衰退型和① B. 增长型和②
C. 衰退型和③ D. 增长型和④
-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有关实验:若吸取酵母菌培养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多少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多少个?( )
A. 182.88×108 B. 154.5×108
C. 162.8×108 D. 152.88×108
- 如图所示为某一草原上野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d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
B. 限制cd段种群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野兔不再适应环境
C. 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D. ab段老年个体所占比例大于cd段老年个体所占比例
- 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壤中小动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以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
B.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 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 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 长白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500-1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100〜1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800〜2100米为亚高山草甸,21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甸。关于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由光照差异引起的群落垂直结构 B. 属于由地形差异引起的群落水平结构
C. 海拔越高植物物种丰富度越高 D. 主要由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引起
- 下列关于群落种类与其环境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沙漠——雨量稀少,温度高且温差小
B. 苔原——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生长较快
C. 草原——每年的降雨量在250-800mm之间,代表动物有野驴、黄羊等
D. 落叶阔叶林——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
-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初生演替速度缓慢,次生演替速度较快
B.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 2021年4月,一篇声称“熟蛋可返生孵小鸡”的伪科学论文引发热议。而事实上,鸡蛋、肉类经过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就不能恢复原来状态,原因是加热改变了蛋白质分子中( )
A. 氨基酸的种类 B. 氨基酸的数目
C.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空间结构
-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菠菜、洋葱、玉米的叶肉细胞,发现这些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于是得出了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他得出这个结论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完全归纳法 B. 不完全归纳法 C. 构建模型法 D. 类比推理法
- 如图①和②处Na+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 )
A.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B. 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D. 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
- 如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A代表的是腺苷 B. 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
C. 水解时c键更容易断裂 D. 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 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造成叶“绿”、花“红”的相关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 )
A. 叶绿体基质、细胞膜内表面 B. 叶绿体类囊体膜、液泡
C. 叶绿体类囊体膜、线粒体内膜 D. 液泡、细胞质基质
- 下列有关条件反射的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B. 与条件反射相比,非条件反射使动物对外界环境更具有适应能力
C. 建立一个条件反射需要将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反复结合
D. 条件反射的建立一般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 短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C.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有单一的靶器官、靶细胞 B. 能够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C. 都是含量微少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 D. 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
- 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②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
⑤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 陈薇带领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在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以下关于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疫苗是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 B. 疫苗属于抗原
C. 疫苗属于抗体 D. 疫苗有特异性
- 植物生长发育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 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C. 植物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直接转换成生长素
D. 冬小麦需经历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说明开花结实与植物体内的激素无关
- 下列有关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与实际值相比偏小的是( )
A. 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蒲公英较为密集的区域选取样方
B. 调查车前草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C. 调查某单子叶植物时,误将样方内其他植物个体计算在内
D. 在调查蔓生植物种群密度时,将同一个体的匍匐茎记作多个个体
- 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B.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 环境容纳量是不会改变的,不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
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如图为某人饥饿时行进在回家途中遭遇冻雨,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______,产生冷觉的A表示 ______。此时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会 ______,汗液分泌会 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全身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 ______,B表示 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 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 ______调节。
(3)饥寒交迫时,图中④______分泌增加。
(4)当正常人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时,肾上腺皮质会分泌 ______发挥作用以维持血钠和血钾的平衡。 - 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为 ______细胞,④为 ______细胞,⑦为 ______细胞。
(2)⑦与④在功能上的区别是 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 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______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______。
(4)过程⑤表示 ______。
- 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 ______中合成,这些部位可以利用 ______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生长素。
(2)如图所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______mol•L-1,该浓度对芽的作用是 ______,这一事实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 ______不同。
(3)生长素浓度大于 ______mol•L-1会抑制根的生长,小于该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______。
(4)生长素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______,运输生长素的蛋白质结构叫 ______,为该种方式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______。 -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______ 头.
A.30 B.32 C.64 D.96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______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______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 ______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新生的子代数为 ______ 头.
A.a×8n-1 B.a×8n+1 C.a×8n 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右图中的曲线 ______ .
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D
23.【答案】C
24.【答案】A
25.【答案】D
26.【答案】C
27.【答案】A
28.【答案】D
29.【答案】B
30.【答案】A
31.【答案】A
32.【答案】B
33.【答案】B
34.【答案】C
35.【答案】C
36.【答案】B
37.【答案】C
38.【答案】B
39.【答案】B
40.【答案】D
41.【答案】
(1)下丘脑 大脑皮层 收缩 减少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分级 反馈
(3)胰高血糖素
(4)醛固酮
42.【答案】
(1)辅助性T B 浆细胞
(2)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 mRNA 翻译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4)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
43.【答案】
(1)发育中的种子 色氨酸
(2)10-4 抑制生长 敏感度
(3)10-8 两重性
(4)主动运输 载体 ATP
44.【答案】
(1)D
(2)BC
(3)甲 增长 乙 稳定
(4)C
(5)C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五)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五)生物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6)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6)生物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