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训练题整册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22课梦回繁华练习题含答案docx、第22课梦回繁华练习题docx、第22课梦回繁华常考知识点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字音
1.绢【juàn】: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
2.驮【tuó】:用背(多指牲口)负载人或物。[duò]骡马等负载的成捆的货物。
3.冗【rǒng】:①闲散的,多余无用的。②忙,繁忙的事。
4.沉檀【chén tán】:厚重的檀木
5.翰林【hàn lín】: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6.题跋【tí b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7.擅长【shàn cháng】:独具某种特长
8.城郭【chéng guō】: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9.考订【kǎ dìng】:考核订正。
10.田畴【tián chóu】:田地等。
11.岔道【chà dà】:①岔路。②歧路。
12.簇拥【cù yōng】: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13.踏青【tà qīng】: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14.行旅【xíng lǚ】: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15.宏敞【hóng chǎng】:高大宽敞。
16.攫取【jué qǔ】:①抓取;拿取。②获取;掠取。
17.遒劲【qiú jìng】:强劲有力;刚健有力。 多指书画的运笔。
18.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 qià】:形容初春的寒冷。
19.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20.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1.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易错读音】擅长(shàn) 翰林(hàn) 田畴(chóu) 摄取(shè) 遒劲(qiú)
跋涉(shè) 漕运(cá) 枢纽(shū) 无暇(xiá) 纤夫(qiàn)
二、字形
【易错字词】题跋 城郭 考订 岔道 簇拥 踏青 宏敞 春寒料峭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2、课文说明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5.5厘米,长525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时期的开封市,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古称汴梁,汴京,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从战国至金代,先后有7个封建王朝在此定都,素有“自古帝王都”、 “七朝古都”之称,其中以北宋年间最为繁荣,人口多达150余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主题识记】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结构和内容的阐述,介绍了北宋汴梁的生活面貌,展现了一派繁荣景象,肯定了《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夯实基础
课文结构
第一段,写《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诞生的背景;
第二段,写《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的历史内涵;
第三、四段,先总说后分说,介绍《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景、物等;
第五段,总体说明《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问题探究
1、课文想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的有画的内容,画的艺术特色及地位。略写了张择端的生平,画的整体特点。介绍画的内容里详写了汴河虹桥,略写了其它内容。
详写画作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内容是画作的核心;详写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能突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这样详略得当,疏密有致,使文章中心和重点突出,使读者很容易就学到知识,了解事物。
2、说明顺序的使用
就全文而言,使用了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第四段重点介绍说明画作内容时既使用了从右至左的画面空间顺序又使用了由次到主,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3、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说法方法,并找出相应的例句。
举例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
列数字: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引用: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
摹状貌:船夫们呼唤叫喊,握蒿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
打比方: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4、品味语言
再读课文,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典雅生动。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此句属于平实说明,通过数字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卷的纵横。
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
语言典雅生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了画卷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
③“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 ”“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5、课堂练习
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
不能去掉,“十分”表程度上的限定,说明画面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去掉后,语气减弱,与作者的原意不符;“十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不能去掉,“基本”表程度上的限定,是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大体一致,并不完全相同;去掉后,变成完全一致,与事实不符;“基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03课“飞天”凌空练习题含答案docx、第03课“飞天”凌空练习题docx、第03课“飞天”凌空常考知识点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 周亚夫军细柳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docx、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docx、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常考知识点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21* 蝉优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21课蝉练习题含答案docx、第21课蝉练习题docx、第21课蝉常考知识点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