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B卷+滚动提升检测)
展开B卷 滚动提升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细胞,2是成熟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
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D
【解析】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血浆和5组织液,A错误;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细胞内液,B错误;葡萄糖由3血浆进入2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协助扩散,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D。
2.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血糖、体温、酸碱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pH的稳定与、等离子有关
B.三项生理指标的调控不都与下丘脑直接相关
C.训练开始后,运动员散热量会有所增加
D.三项生理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恒定不变
【答案】D
【解析】HCO3−、HPO42−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故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A正确;渗透压和体温的调节与下丘脑直接相关,而酸碱度的调节与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直接相关,血糖的调节主要与激素有关,也受神经调节,B正确;训练开始后,运动员散热量和产热量都会有所增加,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随着外界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程度内处于动态平衡,因此三项生理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故选D。
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子番茄
B.用脱落酸处理水稻种子,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
C.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促进其发芽
D.用乙烯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进其成熟
【答案】B
【解析】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等,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子番茄,A正确;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等作用,脱落酸可维持种子休眠,B错误;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和芽的分化等,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促进其发芽,C正确;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用乙烯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进其成熟,D正确。故选B。
4.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答案】D
【解析】图中a组尖端和b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a´组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置的是c组正立的一段,b´组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置的是d组倒置的一段,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a´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单侧光能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组和d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A错误;a´组和b´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B错误;c组和d组尖端的生长素都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C错误;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因此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导致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D正确。故选D。
5.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通常在生长旺盛区域
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来的
C.生长素在植物任何部位的运输方式都是极性运输
D.生长素在极性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答案】C
【解析】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均生长旺盛,A正确;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B正确;生长素在植物的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正确。故选C。
6.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答案】C
【解析】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降低侧芽的生长素含量,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A正确;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若浓度过高会造成落果,B正确;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子番茄,C错误;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可以促进生根,因此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D正确。故选C。
7.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引起的,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是植物向光生长,A选项错误;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B选项正确;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方,使尖端下方的细胞伸长,C选项错误;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生长,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一定不同,D选项错误。
8.研究发现,植物生长与脱落酸有密切关系:在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生长减慢,以抵抗逆境;当逆境消除时,植物又通过调节抑制脱落酸的作用,生长加快。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在根冠及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脱落酸能调节植物生长快慢,说明脱落酸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C.脱落酸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使植物生长变慢
D.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没有关系
【答案】C
【解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A错误;脱落酸只能抑制植物生长,不能促进植物生长,没有两重性,B错误;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脱落酸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使植物生长变慢,C正确;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有关系,D错误。 故选C。
9.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答案】C
【解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生长素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
10.如图是某植物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的部分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植物幼苗的显微镜下横切片图
B.由细胞体积可知,生长素由a向b运输
C.若b 侧细胞生长较a快是由于生长素含量较a高,则此图是植物幼苗的茎部细胞图
D.若此图是某植物幼苗根部细胞图,则a 侧在上,与b 侧在下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a侧的细胞与b侧的细胞数目一样多,但是b侧的细胞体积比a侧大,说明b侧细胞生长比a侧快。据图分析,如图是某植物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的部分细胞图,因此该图是植物幼苗的显微镜下纵切片图,A错误;由图可知该处为生长部位,不会发生横向运输,B错误;已知b侧细胞生长较a快是由于生长素含量较a高,即生长素浓度高的b侧促进作用大,说明该处为植物幼苗的茎部细胞图,C正确;若此图是某植物幼苗根部细胞图,由于根部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浓度高会抑制细胞的生长,则a侧在下,而b侧在上,D错误。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B.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由此证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C.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玉米地中的单子叶杂草
D.番茄开花后,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在雌蕊柱头上,可获得无子番茄
【答案】A
【解析】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正确;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但是不能明确赤霉素是促进细胞伸长还是促进细胞分裂,具体要制作装片来观察细胞的体积和数目,B错误;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玉米地中的双子叶杂草,C错误;为获得无子番茄,需要在番茄开花前,在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错误。故选A。
12.下列关于“研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预实验缩小NAA浓度的探索范围
B.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时,各组处理时间应相同
C.实验用月季插条应尽量多带一些幼叶或幼芽
D.统计各组生根数量应取该组生根数量的平均值
【答案】C
【解析】该实验可通过预实验缩小a-萘乙酸(NAA)浓度的探索范围,为正式实验做准备,A正确;泡法处理插条时,各组处理时间应该一致,即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B正确;实验用月季插条应尽量少带一些幼叶或幼芽,如果幼芽过多生长素浓度会较高,再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会抑制生根,C错误; 统计一定时间内插条的生根条数并得出实验结论,D正确。故选C。
13.如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与ABA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C.GA与ABA的形成受光照的影响
D.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相同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在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GA的合成;短日照下,利于ABA的合成,二者呈拮抗作用。GA与ABA的形成受基因的调控,从根本上来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GA促进生长,ABA促进休眠,二者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正确;短日照利于ABA的形成,长日照利于GA的形成,C正确; 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不同,D错误。故选D。
14.人体内的杀伤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
B.Te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
C.Te和Th中编码CD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Te和Th属于淋巴细胞,均在骨髓中产生、胸腺中发育成熟,A正确;清除体内癌变的、衰老的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B正确;根据题意只能判断Te中编码CD的基因正常表达,C错误;人体内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故其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C。
15.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 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与对照组相比,随着IAA浓度的增加,平均生根数先增加后减少,平均根长先增加后略有减少。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IAA较少,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图中显示,100与300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等,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15分)
1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产生抗体的功能
C.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人体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答案】AD
【解析】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A正确;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B错误;肿瘤坏死因子属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C错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D正确。故选AD。
17.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答案】ACD
【解析】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芽较多的嫩枝生理状况好,更容易成活,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应该选用芽较多的较嫩枝条,A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根,较高浓度时会抑制植物生根,B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对环境中的植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C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于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具有两个,D正确。故选ACD。
18.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的形成与细胞内高尔基体有关
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C.多巴胺与②结合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①释放多巴胺共穿过1层膜
【答案】BCD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及图示可知,神经细胞A为突触前神经元,其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神经细胞B为突触后神经元,其细胞膜为突触后膜;两者之间为突触间隙。①为突触小泡,内含多巴胺(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A释放后,多巴胺能结合神经细胞B膜上的受体②,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多巴胺发挥作用完后可通过多巴胺运载体运回神经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阻碍多巴胺的回收,可能会导致神经细胞B持续兴奋。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与细胞内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进而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会导致神经细胞B持续兴奋,B错误;②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具有识别作用,多巴胺与②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①突触小泡释放多巴胺的方式为胞吐,穿过了0层生物膜,D错误。故选BCD。
19.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生产措施或作为生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促进树枝生根,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B.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过干热后又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高温降解玉米产生的脱落酸,解除了种子休眠,种子吸水萌发
C..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促进柿子成熟。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发育
D.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
【答案】ABD
【解析】人尿中含有植物的生长素,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住枝条,可促进生根,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原理,这和植物激素有关,A正确;持续高温降雨,玉米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种子内脱落酸含量降低,抑制发芽的作用减弱,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B正确;将成熟木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里会促进柿子的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木瓜释放出乙烯,催熟了未成熟的柿子.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生长素、乙烯、脱落酸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D正确;故选ABD。
20.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据图能得到的信息是( )
A.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的活性两种功能
B.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
C.无乙烯与R蛋白结合时,酶T有活性,进而表现出无乙烯生理反应
D.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答案】AB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A正确;
在有乙烯的条件下,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B正确;无乙烯与R蛋白结合时,酶T有活性,可催化E蛋白磷酸化,进而表现出无乙烯生理反应,C正确;有无乙烯生理反应发生,关键在于酶T有无活性,只要酶T无活性,不管乙烯是否存在都会发生有乙烯生理反应,所以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会出现有乙烯生理反应,D错误。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降低 根冠、萎蔫叶片 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说明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
(1)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长度增加值小,而根长度增加值大,说明ABA 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加ABA后,根生长加快,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多;茎叶生长减慢,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减慢,水分散失减少,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其作用是抑制植物茎叶的生长,而赤霉素可以促进茎叶的生长,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组成细胞的结构等。
22.(10分)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或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为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D代表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与D作用效果相同的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丙代表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病。
(5)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胰岛B细胞 拮抗 抗体1 自身免疫 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应激素
【解析】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丙)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丁)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1)根据题图分析,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7→下丘脑→8→丁。(2)题图中丙代表胰岛B细胞,D代表胰高血糖素。在生物体内,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胰岛素和D胰高血糖素之间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抗体1可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血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此时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2可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此时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5)分析图示可知,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应激素,如果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
23.(10分)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问题:
20世纪30年代发现生长素(吲哚乙酸)以后,科学家又陆续在植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这些植物激素含量极微,作用效果显著,在促进植物生根、防止植物徒长、矮化株形、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子果实、控制花的性别转化、增加产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仅靠天然植物激素难以满足农业上的扩大再生产,因此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运而生,它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下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一些事例:
事例1 用一定浓度的2,4—D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玫瑰插条能促进生根。某花农为加快插条生根速度,盲目增大了 2,4—D的浓度,结果插条未生根而死亡。
事例2 天然状态下的风梨(菠萝)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一片凤梨田里需要分五六次收获,费时费工。用乙烯利催熟,就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事例3 芦苇是我国主要的造纸原科,但多数芦苇的纤雉短、品质差。如果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痤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事例4 一些菜农和果农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就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就可能有致癌作用。我国的法规禁止销售、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批准的植物长调节剂。
(1)植物体内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共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例1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性;事例2说明乙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例3中,芦苇纤维长度增加的原因是赤霉素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
(4)结合以上资料及所学生物学知识,你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都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且一经靶细胞识别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两重 促进果实成熟 促进细胞伸长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1)植物体内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共有的特点是都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都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且一经靶细胞识别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2)事例1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事例2说明乙烯的主要作用是催熟,即促进果实成熟。
(3)事例3中,芦苇纤维长度增加的原因是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4)结合以上资料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说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农业生产。
24.(10分)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记是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答案】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促进 F或D 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2~6 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解析】分析图1曲线看出,甲曲线代表的植物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图2曲线实验探索的是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或生根长度。
(1)①从图1中看出,横轴代表2.4-D的浓度,随着2.4-D的浓度的升高,对甲乙两种植物的生理作用均是先促进后抑制,说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位于横轴以上,即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农作物的作用效果均是促进.2.4-D作为除草剂应该对甲植物起抑制作用,而对乙植物起促进作用,因此最佳使用浓度是F或D点所对应的浓度,此浓度对甲植物的抑制效果较强,对乙植物的促进作用也最强;
③由于生长素的两重性,导致作物绝产可能是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2)①根据题意可知,实验探索的是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或生根长度,因此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图2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最高,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5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高中生物第一册 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B卷 滚动提升检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新高考地区专用)(无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B卷 滚动提升检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新高考地区专用)(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一册 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一册 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B卷 滚动提升检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B卷 滚动提升检测)-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