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一章 专题训练 简单机械和功实验探究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 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 A、B 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 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________N。2.如图所示,小明在家里用筷子、细线、几块相同的橡皮擦和钢卷尺等物品“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小明将细线系在筷子的中部位置,筷子静止后如图1所示,此时筷子处于 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接下来他应该将细线向 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让筷子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除了可以消除筷子所受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外,还具有便于 _____的优点。(2)调节筷子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把数量不等的橡皮擦分别挂在筷子两侧,然后用钢卷尺测出橡皮擦悬挂点距支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中。在第三次实验中n2=_____时筷子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在第二次实验中,将两侧的橡皮擦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1cm,则筷子将 _____(选填“左侧下沉”、“右侧下沉”或“仍然水平平衡”)。实验左侧橡皮擦个数n1/个左侧橡皮擦悬挂点距支点距离s1/cm右侧橡皮擦个数n2/个右侧橡皮擦悬挂点距支点距离s2/cm133.019.0235.027.5343.5 7.0(3)小明利用橡皮擦和筷子制作了一把“杆秤”,如图3所示,他想增加“杆秤”的量程,应将悬挂“杆秤”的细线向 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定的距离;小明将作为“秤砣”的橡皮擦取下擦了一些字以后,再用此“秤砣”称量物品的质量,则测量结果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品的真实质量。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1)为使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将两端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2)图乙中,在已调平的杠杆A处挂两个钩码,则在B处需挂______个钩码时,杠杆才能继续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3)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向上拉杠杆,如图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向右逐渐倾斜时,要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______;(4)实验中保持钩码个数及位置不变,多次收集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绘制出动力臂l1与动力F1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当F1=5N时,l1=______cm;(5)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图戊可知:A端胡萝卜相比B端胡萝卜______(选填“重一些”、“一样重”或“轻一些”)。4.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钩码均相同,杠杆质量均匀,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1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__;(2)实验时,在杠杆左边某位置挂上钩码,并保持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绘制成L1-F1,的关系图像,如图1乙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6m时,F1为______N;(3)如表是小明同学在本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以发现此次实验的不妥之处是______;实验次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1.5103.0521.0202.010(4)如图2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小明同学用图2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平衡条件,原因是______。5.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时,小明用同一个滑轮做了四次实验,前两次按图甲、乙进行,后两次按图丙进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11.020.01.020.022.020.02.020.031.020.00.740.042.020.01.240.0(1)分析第1、2次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距离;用图乙进行实验时,若小明将绳子的自由端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匀速拉动,拉力的大小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用图丙进行实验时,最好 ___________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分析第3、4次数据时发现,拉力的大小总比钩码重力的一半要大,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3)在本实验中进行了多次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A.从多次实验中选取最准确的数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从特殊现象中得到普遍规律D.利用控制变量法6.如图所示是武警战士进行爬杆比赛的情景,小华观看后,想要测定战士爬杆的功率,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2.实验器材:竹竿、电子秤、刻度尺、______________等;3.实验步骤:① 用电子秤测出武警战士的质量m,则战士以一定的速度快速爬杆所用的力F=_____________(用测定的物理量字母表示);② 用刻度尺测出爬杆的高度h;③ 用______________;④ 得出武警战士爬杆的功率P=______________。(用测定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7.如图所示,测量小强做引体向上的功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磅秤、刻度尺和_________。需要测的物理量有小强质量m、做n个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t和身体向上运动的高度h,则功率的表达式P= _______。小强同学共做了10个引体向上,做前5个较快,后5个做得较慢,则他做前5个引体向上时做的功 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后5个引体向上时做的功。8.如图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们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10.10.60.355.6%220.11.00.366.7%340.11.80.3 (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__;(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___________W;(5)小华所在实验小组也利用重为1N、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小明小组的测量值,则小华小组机械效率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填字母)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小明小组(6)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物体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9.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次数物理量1234钩码重G/N446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0.2绳端拉力F/N1.41.82.42.4绳端移动距离s/m0.50.30.30.6机械效率η57%74%83% (1)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和弹簧测力计;(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装置做的;(3)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___________有关;(4)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保留整数),比较3和4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高度 ___________。10.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距离/c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机械效率/%12100.83083.324101.530 3610 3090.9(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 _____(保留一位小数);第3次实验如图丙,请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3)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为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A.71.6% B.82.6% C.92.4% D.100%(4)另一实验小组改变动滑轮的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像。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_____(选填“高”或“低”);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滑轮组,还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_____。(填字母)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11.如图所示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次数倾角G/Nh/mF/Ns/mW有/JW总/Jη/%145°10.70.910.70.977.8230°10.50.710.50.771.4330°20.51.4111.4 (1)表格中缺少一个数据,请补充完整: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对比实验1、2的数据得出结论:斜面倾角越小越省力,其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3)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__的数据(选填实验次数),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物体的重力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12.如图所示是小聪和小红同学设计的“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Ⅰ、小聪分别使用等重的木块a和小车(有轮子)完成了机械效率的测量,相关数据如表所示:次数物体物重G/N拉升高度h/m拉力F/N拉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木块60.11.201502小车60.10.751 (1)每个实验都有需要特别强调的注意事项,如在本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拉力方向要与斜面平行;二是要让物体沿斜面做______运动;(2)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小聪的两次实验对比,可以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Ⅱ、小红同学利用木块b、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得的数据如表: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木块重力G/N拉升高度h/m拉力F/N拉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较缓30.21.6137.5%2较陡30.31.815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3)小红的两次实验对比,可以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用斜面拉同一个物体,______,斜面机械效率越高;(4)第2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参考答案1.平衡 右 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产生的影响 6 不能 变大 22.平衡 左 测量力臂 2 左侧下沉 左 大于3..左 4 变大 弹簧测力计的力臂变小 3 重一些4.平衡 右 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0.5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实验数据不具普遍性 变大 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5. 不能 不变 沿着竖直方向 动滑轮自身受到重力 C6. 秒表 mg 秒表测出战士爬杆所用的时间t 7.秒表 等于8.匀速缓慢 74.1% 越重 0.54 C 相同9. 刻度尺 匀速 甲 动滑轮重力 83 无关10.匀速 88.9% 2.2N C 低 C11.71.4 小 2、3 无关12.匀速直线 80% 摩擦力大小 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摩擦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斜面的倾斜程度 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 0.9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精练,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