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原子核的组成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
【素养目标】
1.理解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2掌握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
【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某些物质具有放射性.
(2)①放射性: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
②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③天然放射现象: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由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于1896年首先发现。
(3)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能放出射线.
(4)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为钋(P)和镭(Ra).
知识点二、射线的本质
(1)α射线: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速度可达到光速的eq \f(1,10),其电离能力强,穿透能力较差,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住.
(2)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速度很大,可达光速的99%,它的穿透能力较强,电离能力较弱,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3)γ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波长很短,在10-10 m以下,它的电离作用更小,但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或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α、β、γ射线性质、特征比较
【点睛】三种射线在电场、磁场中偏转情况的比较
(1)在匀强磁场中,α射线偏转半径较大,β射线偏转半径较小,γ射线不偏转,如图所示.
(2)在匀强电场中,α射线偏离较小,β射线偏离较大,γ射线不偏离,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
2.中子的发现
3.原子核的组成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统称为核子.
4.原子核的符号
(1)符号:eq \\al(A,Z)X.
(2)基本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Z)=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5.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它们互称同位素.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eq \\al(1,1)H、eq \\al(2,1)H、eq \\al(3,1)H.
【课堂检测】
1.(多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括三种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张厚的黑纸能挡住α射线,但不能挡住β射线和γ射线
B.某原子核在放出γ射线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
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α射线
D.β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
【解析】 由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可知,α射线穿透本领最弱,一张黑纸都能挡住,而挡不住β射线和γ射线,故A正确;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光子,不会使原核变成新核.三种射线中α射线电离作用最强,故C正确;β粒子是电子,来源于原子核,故D正确.
【答案】 ACD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q \\al(n,m)X与eq \\al(n,m-1)Y互为同位素
B.eq \\al(n,m)X与eq \\al(n-1, m)Y互为同位素
C.eq \\al(n,m)X与eq \\al(n-2,m-2)Y中子数相同
D.eq \\al(235, 92)U核内有92个质子,235个中子
【解析】 A选项中,X核与Y核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B选项中eq \\al(n,m)X核与eq \\al(n-1, )mY核质子数都为m,而质量数不同,则中子数不同,所以互为同位素;C选项中eq \\al(n,m)X核内中子数为n-m,eq \\al(n-2,m-2)Y核内中子数为(n-2)-(m-2)=n-m,所以中子数相同;eq \\al(235, )92U核内有143个中子,而不是235个中子.
【答案】 BC
【素养作业】
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质子和中子的发现D.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答案】A
【详解】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
故选A。
2.首先揭示原子核结构复杂性的物理实验或现象是( )
A.电子的发现B.α粒子散射实验
C.天然放射现象D.质子的发现
【答案】C
【详解】根据物理学史可知,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首先揭示原子核结构复杂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A.原子是可分的B.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C.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答案】C
【详解】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按时间先后,顺序为“玻尔原子结构假说一核式结构模型一枣糕模型”
B.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不会发出射线
C.自然界中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D.只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宏观物体只具有粒子性
【答案】C
【详解】A.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按时间先后,顺序为“枣糕模型一核式结构模型一波尔原子结构假说”,故A错误;
B.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些也会发出射线,故B错误;
C.自然界中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对于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元素,两者相差就越大。故C正确;
D.根据德布罗意的观点,宏观物体也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错误。
故选C。
5.天然放射现象是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的,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以元素都具有天然放射性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有力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后不再具有放射性
D.、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答案】B
【详解】A.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故B正确;
C.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C错误;
D.、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D错误。
故选B。
6.若用x代表一个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此原子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的原子来说( )
A.B.
C.D.
【答案】B
【详解】在中,左下标为电荷数,左上标为质量数,质子数等于电荷数,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
故选B。
7.关于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威耳逊云室内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可显示出射线运动的径迹
②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粗而直的是射线
③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细而长的是射线
④威耳逊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的原因是电离,所以无法由径迹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详解】威耳逊云室内充满过饱和蒸气,射线经过时把气体电离,过饱和蒸气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雾滴沿射线的路线排列,显示出射线的径迹,①正确;由于射线的电离本领大,贯穿本领小,所以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粗而直,②正确;由于射线的电离本领很弱,所以在云室中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而径迹细而长的是射线,③错误;把云室放在磁场中,由射线径迹的弯曲方向就可判断射线所带电荷的正负,④错误。
故选A。
8.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汤姆孙发现电子;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指导学生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1919年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究一直在不停地深入。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原子发光现象D.α粒子散射现象
【答案】A
【详解】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反应的过程中核内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发生变化,故A正确;
B.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B错误;
C.原子发光是原子跃迁形成的,即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能量以光子形式辐射出去,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C错误;
D.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A。射线
种类
组成
速度
贯穿本领
电离
作用
α射线
α粒子是氦原子核eq \\al(4,2)He
约eq \f(1,10)c
很小,一张薄纸就能挡住
很强
β射线
β粒子是高速电子流
eq \\al( 0,-1)e
接近c
很大,能穿过几毫米厚的铝板
较弱
γ射线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等于c
最大,能穿过几厘米厚的铅板
很小
人教版 (2019)1 原子核的组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1 原子核的组成导学案,共16页。
高中物理1 原子核的组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原子核的组成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的本质,原子核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核力与结合能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核力与结合能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必备知识,课堂检测,素养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