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练习题
展开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宋政府的大力推广 B.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C.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3.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里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
A.古代中国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4.下列城市中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的是( )
A.北宋东京 B.南宋临安 C.元朝大都 D.元朝杭州
5.元朝政府起初在南方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广州、泉州、庆元三处,还制定了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货物等,发给公验、公凭。元朝政府设立市舶司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商业直接监管 B.政府垄断对外贸易
C.加强对外贸易管理 D.为了增加商业税收
6.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 )
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 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
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
7.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赀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 )
A.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
C.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各级城市普遍突破原有的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以商业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意识觉醒,促成了市民阶层的全面兴起。原本粗糙自然的民间文化突破下层社会的活动空间,跻身于主流文化行列。宋代的城市变革,实质乃是摆脱政治中心的附属地位,实现由统治据点向文明实体的飞跃。
——《宋代兴起的城市文明》
材料二 在宋代两浙地区,随着商品流通的空前活跃,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发展水平不仅赶上,甚至超过了所在县城。
——陈国灿《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
(1)有学者认为宋代的城市改革实现了向文明实体的飞跃。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释该学者的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两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宋代时期,温州农村“地不宜柒而器用备”,所用漆原料大多来自浙西山区;平江府洞庭湖山区农户以种桑和柑橘为生,所需树苗皆由外地输入,而“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等地养鱼之风日隆,所需鱼苗由江州远贩而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对外贸易已十分发达 B.区域间经济分工较明确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村消费以市场为主导
10.宋代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材料反映了( )
A.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 B.农村草市已出现
C.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 D.农工商地位改变
11.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开封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参考答案
1.解析: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需要的量,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需要有一种货币方便流通,故产生了纸币“交子”,C项正确;“交子”最初由民间发行,政府并未参与,排除A项;金属货币的局限是次要原因,排除B项;1023年“交子”出现,而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交子”早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排除D项。
2.解析:C。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加上南方政府的支持,南宋时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C项正确。
3.解析:A。英文单词“CHINA”可与中国的国名和瓷器、丝绸挂钩,说明中国的瓷器、丝绸对英国影响比较大。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制瓷业和丝织业比较发达,闻名于世,A项正确。
4.解析:D。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D项正确。
5.解析:C。根据题干可知,元代设立专门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并制定了货物审批的相关规范,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外贸易管理,C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设置机构与规范对商业进行监管,并非直接监管,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元代对外贸易的垄断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政府增加税收的目的,排除D项。
6.解析:C。从材料中的“东南最盛……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可知,在地域分布上,才女和才子主要出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因此反映出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C项正确。材料只说到出现大量的才子、才女,但并未比较他们的艺术成就,A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男女社会地位,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文抑武”,D项错误。
7.解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宋代选择儿媳标准变化的原因是宋代门阀贵族势力的衰落,B项正确。
8.答案:(1)城市中普遍突破坊和市的界限;市民阶层兴起;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2)新现象:农村草市更加普及;市镇的出现和发展。
原因:农村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9.解析:B。从材料所示内容可看出,宋代南方各地经济出现了很大的互补性,并且地区间分工十分明确,故选B项;材料只是说明宋代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并未体现出宋代对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C项结论,排除;宋代时期,农村自给自足的消费趋势仍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
10.解析:C。材料中的“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说明宋代的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为了生计需要兼营其他行业,C项正确。
11.解析:D。北宋时,北方的开封依赖南方的粮食,“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说明大运河在南粮北运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实际上说明了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D项正确。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