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18页。
枣庄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宣布: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明年将会发封“火星一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后会被火星引力捕获,然后环火星飞行,将为后期设立火星基地提供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探测器被火星引力捕获环绕火星飞行阶段,属于A. 恒星 B. 行星C. 卫星 D. 流星2. 科学家推断火星上可能有生物存在,与这一推断无关的依据是A. 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 B. 火星上有大气C. 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D. 冰星上曾有液态水【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探测器被火星引力捕获环绕火星飞行阶段,成为火星的卫星,不是地球的卫星。故选C。【2题详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稳定的太阳光照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火星上有大气可供生物呼吸,B不符合。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昼夜更替的周期相差不大,昼夜温差相差不大,C不符合。冰星上曾有液态水,有利于生命存在,D不符合。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但是距离相差不大,对生物存在影响不大,A符合。故选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童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3.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 B. C. D.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①损害航天器、扰乱卫星导航信号、冲击电网等 ②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 ③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 ④为生命活动、水、大气运动提供能量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赛车所用的能源是石油,是来自地质时期的生物能,本质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能电池板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煤炭也是来自于地质时期的太阳能。而地热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损害航天器、扰乱卫星导航信号、冲击电网,故①正确。地球大气、水、生命运动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故②④错。太阳活动产生强烈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故③正确。故①③正确,故选C。2019 年12月28日,星期六,晴,气温1℃。早上,我看到天空中一架飞机飞过,后面拖着几条长长的尾巴。经上网查询得知: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珠云系。此混合气体能否出现凝结现象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到-64℃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尾迹会对地球热量平衡产生一定影响。结合枣庄(350N,1170E)某同学的日记和他拍摄的飞机尾迹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5. 图中飞机飞行的高度大约为A. 3-5 千米 B. 8-10 千米 C. 13-15 千米 D. 18-20千米6. 图示飞机所在的地球大气层的特点是A. 存若干电离层 B. 平流运动显著 C. 天气复杂多变 D. 臭氧含量较高7. 交通枢纽城市上空飞行尾迹较多,大量飞机尾迹对地面城市热量平衡的影响是A. 减少城市上方云量 B. 强烈消减太阳辐射C. 减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 减小地表昼夜温差【答案】5. B 6. C 7. D【解析】【5题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此时当地气温1℃,按照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每千米气温下降6℃,可计算出当地上空8-10千米的高度,温度为-41℃~-60℃,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由上题已知,飞机飞行的高度为8-10千米,枣庄的纬度为35ºN,位于中纬度,中纬度的对流层厚度大约为12千米,故飞机飞行在对流层,对流层大气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故选C。【7题详解】根据材料“交通枢纽城市上空的飞机尾迹多”,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珠云系。因此会增加城市上方的云量。故A选项错误。飞机尾迹云高而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有限,不可能强烈消减太阳辐射,故B选项错误。飞机尾迹云中的水汽能很好地吸收地表放射的红外辐射,产生增温效应,故C选项错误。这些“人造”云的增加,增加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同时增强了夜晚的大气逆辐射,会一定程度上减小地表的气温日较差,故D选项正确。故选D。风向标是利用其尾翼随风转动而指示风向的气象仪器(图中箭尾靠近电池板)。下图甲为浙江省某中学的校气象站(图中的太阳能电池板朝向正南),图乙为图甲所示时刻浙江省海平面气压(单位:hPa )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 图甲所示时刻,校气象站的风向是A. 东南风 B. 东北风C. 西南风 D. 西北风9. 该中学可能位于A. 台州 B. 温州C. 衢州 D. 宁波【答案】8. B 9. D【解析】【8题详解】浙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集热板面朝南侧。根据风向标中箭头指示风的来向与太阳能集热板之间的关系,判断当地此时的风向为东北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台州吹东南风,故A选项错误。温州吹西南风,故B选项错误。衢州吹西北风,故C选项错误。宁波吹东北风,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对风向的判断是难点,对风向判断基本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方向为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使水面高度不同,从而导致海水流动。距今大约 560 万年前,因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直布罗海峡发生抬升,曾阻断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下图示意直布罗海峡附近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分布。据此完成 下列小 题。 10. 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表层海水A. 水位较高 B. 密度较低C. 温度较高 D. 盐度较大11. 地中海与大西洋联系被阻断后,可能导致地中海A. 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 B. 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多C. 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多 D. 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0. D 11. A【解析】【10题详解】地中海的气候较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的密度和盐度较大,海平面低于大西洋的海平面,地中海海域比较封闭,表层海水的温度由于受陆地影响大,温度的变化较大,而不是温度较高,故ABC错,D对。故选D。11题详解】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大西洋海水盐度较低,地中海与大西洋联系被阻断后,地中海海水不能得到大西洋海水的稀释作用,地中海海水盐度升高;同时大西洋的海洋生物不能进入地中海,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故选A。下图表示我国某港口潮高 2018 年 4 月 24 日(农历初九)的潮汐表曲线图。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12. 此日,具备进港条件最大吨位船舶,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相对合理的时间安排是A. 2 时 B. 6 时C. 10 时 D. 16 时13. 该港口可停靠的最大吨位船舶,进港日期较为合理的是A. 4 月 24 日 B. 4 月 27 日C. 5 月 2 日 D. 5 月 5 日【答案】12. A 13. C【解析】【12题详解】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高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并结合上表判断,2: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2~4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天文大潮是指太阳和月亮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一般情况,最大吨位船舶进港靠泊作业,最好选择大潮时靠泊作业,这样海水有足够的吃水深度。由题干可知2018 年 4 月 24 日为农历初九,那么4 月 27 日为农历十二,5 月 2 日为农历十七,5 月 5 日为农历二十,故选C。山东沂蒙县岱崮镇发育了一种特殊地貌--岱岗地貌,该地貌山顶形成平坦的桌山,下部是正常的锥体山。据地质考证,桌山顶部的崮属于石灰岩,下部的山体属于页岩。当地居民曾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现三叶虫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4. 下列景观图中属于岱崮地貌的是A. B. C. D. 15. 岱崮山顶层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是A. 封闭的高原环境 B. 干旱寒冷的大陆C. 温暖广阔的浅海 D. 开阔的内陆盆地16. 岱崮山顶层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可能是A. 前寒武纪 B. 早古生代C. 晚古生代 D. 中生代【答案】14. C 15. C 16. B【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A为喀斯特地貌,B为七彩丹霞地貌,D为花岗岩地貌,C图景观呈现出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为岱崮地貌,故选C。【15题详解】依据题干“据地质考证,桌山顶部的崮属于石灰岩,下部的山体属于页岩。”可知,岱崮山顶层岩石属于石灰岩,石灰岩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故选C。【16题详解】依据题干“当地居民曾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现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为早古生代时期代表生物,故选B。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内流河,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 2008 - 2012 年洪水期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 下列小题。17. 图示区域的地貌是A. 三角洲 B. 洪积扇C. 冰碛平原 D. 风蚀洼地18. 图中甲处地下水位上升辐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A. 气降水较为丰富,水源充足 B. 沉积物厚度大,储水较多C. 沉积物颗松大,下渗较强 D. 农业活动较少,耗水不多【答案】17. B 18. C【解析】【17题详解】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湖或入海口处,结合图中所示甲地位置,显然并非三角洲地形,A错。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是由于河流经山口流出后落差减小,流速降低而沉积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之一,在流速降低的过程中,粒径较大的沉积物先发生沉积,因此存在分选性,即由山口向洪积扇边缘,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沉积物粒径较大的地区土壤孔隙大,透水性好,下渗强,所以在洪积扇上自山口至冲积扇边缘下渗量也逐渐减小,与图中信息相符,B对。冰碛平原是冰川搬运的碎屑物堆积而成的一种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的碎屑物一般粒径较大,且不存在分选性,冰碛物平原一般具有较小的起伏,其上发育的水系一般为树状,由此可以判断甲地不是冰碛平原,C错。甲地位于格尔木西河上游地区,地势应当较高,所以甲地不是风蚀洼地,D错。故选B。【18题详解】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降水少,A错。沉积物厚度大不一定使地下水位抬高,B错。图示甲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使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C正确。农业活动少,耗水少,对地下水位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深度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地下水水位是指地下水平均水位的海拔高度,而地下水深度是指地下水水位到垂直地表的距离,其实你再引入一个高程的话就很好理解了。即地面海拔高度-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深。“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索科特拉岛植被为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热带荒漠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0. “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A. 散热 B. 防风 C. 耐寒 D. 防沙【答案】19. C 20. B【解析】【19题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典型植物——“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且从图片中发现叶子很少,说明当地炎热干燥,故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对应植被为热带荒漠。故选C。【20题详解】“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主要集中在底部,联系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知识可知,该地风力作用强,故主要作用是防风。故选B。新疆罗布泊地区分布有成群的红柳沙包。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 月落叶。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档停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 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A. 春季、夏季 B. 夏季、秋季C. 秋季、冬季 D. 冬季、春季22. 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A. 沙源丰富红柳的特性 B. 沙源丰富地形阻挡C. 土层深厚红柳的特性 D. 土层深厚地形阻挡【答案】21. C 22. A【解析】【21题详解】根据题目,11月落叶,北半球是秋冬季节。因此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秋季、冬季。C对,ABD错。故选C。【22题详解】红柳沙包形成过程中,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沙源丰富、红柳的生长特性。既阻挡沙尘,形成沙堆,又不断生长。是红柳阻挡形成沙堆,不是地形影响,故A对,BCD错。故选A。2015 年7月3日新疆皮山发生 6.5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根据现场调查,皮山县多处老旧土坯房及倒塌,皮西那乡受灾产重,倒塌房 5000余间。下图为该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 此次地震造成皮西那乡灾情严重的原因有 ①距离震中较近 ②位于皮四那断裂带附近 ③房屋抗震能力差 ④位于Ⅷ烈度区域范围内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4. 地震发生时,皮西那乡一所学校的学牛正在教学楼里上课,其较合理的做法是A. 迅速躲在窗门 B. 立即跑向门口逃出教室C. 快速跑向阳台 D. 用书包护住头躲到课桌下25. 地震发生后,被困在废墟下的人正确的自救做法是 ①点燃柴火帮助搜救人员确定位置 ②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鼻以防吸入过多灰尘 ③大喊大叫不要错过搜救的黄金期 ④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能被救援人员发现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23. A 24. D 25. D【解析】【23题详解】从图上看,皮西那乡距离震中较近,①正确。从图例看,位于皮西那断裂带附近导致灾情严重,②正确。皮山县多处老旧土坯房屋倒塌,说明房屋抗震能力差,③正确。烈度反映灾情大小,位于Ⅷ烈度区域范围内不是灾情严重的原因,④不对。故选A。【24题详解】窗口附近不是承重墙体,容易倒塌,迅速躲在窗口是不合适的,A不对。盲目迅速跑向门口逃出教室容易发生拥挤,导致踩踏等事件发生,B不对。阳台不是承重墙体,容易倒塌,因此迅速跑向阳台是不合适的,C不对。在教室时,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课桌旁,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D正确。故选D。【25题详解】盲目点燃柴火可能会有引燃易燃气体的危险,比如煤气管道破裂导致的煤气泄露等,①不对。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以防吸入过多灰尘而导致窒息,②正确。大喊大叫会耗费过多体力,③不对。要利用其他的方式来向外界传达呼救信息,如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能发现你,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要注意对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主要因素掌握。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因素:震级大小、离震中距离、震源深浅、房屋建筑等的抗震能力、发震时间、地震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的程度、震区群众的救灾意识及震后抗震救灾措施等。一般来说,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造成的地震灾害就严重;等震级的地震,离震中越近,地震灾害就越严重;等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浅,地震灾害就越严重;房屋的抗震能力越强,倒塌的比例就越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越小;相对而言,夜间发生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比白天要重等,另外,地震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震区群众的救灾意识及震后抗震救灾措施也影响灾情大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北方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对家乡进行了考察研究,他们测量了当地一山谷 T 时刻的气温,并沿东西方向绘制了山谷近地面附近大气的等温面示意图(如下图中虚线所示)。通过调查,同学们还了解到:在冬季,当地山谷的果树比半山坡的果树更易受到冻害。(1)结合图文材料在下图中的短线处绘制箭头,表示此时该地区的局地环流。(2)结合热力环流知识,说明冬季山谷和半山坡果树冻害差异的原因。【答案】(1)见下图(2)冬季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较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较低,果树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的果树不易受到冻害。【解析】【分析】本题以山谷近地面大气的等温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形对热力环流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谷地中央气温较低,为下沉气流,山坡气温上升较快,为上升气流。见下图(2)冬季夜晚,地面降温,相同海拔的地方,山谷两侧山坡的空气距地面近,降温较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在谷底堆积,使谷底的气温较低,果树易受冻害。冷空气下沉,将山谷原来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的果树不易受到冻害。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9 年 7 月,李老师带领研学小组去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考察,途经干旱山区远远望去,一片荒凉。车到山前,同学们却惊奇地发现,在铺满砾石的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固滚滚的大西瓜(如图甲)。李老师介绍:这是砂田,也叫“摘砂地”、“压砂田”, 是在旱田之上铺盖了一层 6-15cm 厚的粗砂砾或卵石加粗砂的田地,是劳动人民为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耕作形式。材料二:图乙为砂田和裸田蒸发量与 4 月份土壤含水量对比图。 (1)据图分析砂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2)在吃了压砂瓜后、小明说:“真甜,吃了压砂瓜,就不想再吃其他西瓜了”。说明砂田的西瓜比棵地的西瓜甜度更大的原因。【答案】(1)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2)砂石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砂田气温高;夜晚降温快,砂田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解析】【分析】本题以压砂瓜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在砂田铺满砾石,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可以减缓流水的流速,削减流水的侵蚀,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2)砂石比热容小,升温和降温的速度较快。白天升温快,砂田气温较高,使砂田热量更充足,有机质合成更多;夜晚降温快,砂田气温低,压砂瓜呼吸作用更弱,消耗的有机质更少;因此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砾石比热容比一般的土壤的比热容要小。由于砾石的比热容较小,砂田铺满砾石后,可以明显加大砂田的昼夜温差,从而使瓜果更甜。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阿尔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东南部山地較多,土质癟薄。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改良成表员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土的“三明治”结构,引水灌溉,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使过去的贫瘠之地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下图为阿尔梅里亚省等高地形因材料二:阿尔梅亚市气候统计资料。(1)据材料简析阿尔梅里亚东南部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2)说明阿尔梅里亚“三明治”式土壤改良方法的优点。【答案】(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水源不足;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蒸发量较大;土壤沙化严重。(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保证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解析】【分析】本题以阿尔梅里亚东南部地区土壤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从等高线信息可判断地形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从图中地中海及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处于西风的山地背风坡而降水少,全年气候干旱,蒸发量较大;土壤沙化严重。由此可知,土壤多为荒漠土且贫瘠。(2)土壤肥力的强弱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空气等有关。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可以防止土壤水分很快蒸发,减少用水量;中间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提升土壤肥力,利用作物根系生长;下层黏土,保水托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防止盐分上升。附加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物生存需要,等待雨季的到来。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生长着1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一些时间植物在休眠,但只需几场冬雨或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材料二: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景观图。 (1)分析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数量大的两条自然原因。(2)判断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休眠主要季节,并说明休眠的原因。(3)图中甲地的多肉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的肥厚,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储存大量水分,可以维持旱季的生存;旱季较长,其他物种难以生存;受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有利于多肉植物吸收水分;有短暂的雨季,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适宜地区面积广。(2)季节:夏季;原因: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进入休眠,生长缓慢,减少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维持生命。(3)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光照强,易使叶片灼伤;全年干旱少雨,不能满足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解析】【分析】本题以多肉植物的生长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 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数量大的原因主要从植物生长习性,当地环境特征分析。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储存大量水分,可以维持旱季的生存。该地旱季较长,其他物种难以生存。冬季受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有利于多肉植物吸收水分。夏季有短暂的雨举,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多肉植物适应性强,适宜生长的地区面积广,所以数量大。(2)多肉植物休眠主要季节是夏季。主要因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该地降水少,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因此进入休眠,生长缓慢,减少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维持生命。(3 )比较两地区的气候差异,从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甲地距海较远,为更加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太阳辐射强,强烈的光照易使叶片灼伤;全年干旱少雨,不能满足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因此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的肥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1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B)(含答案),共15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