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6.3 防灾减灾(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6.3 防灾减灾(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6.3 防灾减灾(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训练题,共14页。
6.3 防灾减灾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2.了解我国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救助和灾后恢复的主要手段和措施3.掌握面对自然灾害自救、互救的简单常识 知识点01 防灾减灾手段1,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 ”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2,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 、 、 、 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过程进行 监测。3,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修建 、 、 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 ,开展 。4,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 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 ,调动救援 和 ,尽快 ,救治 ,展开 援助。5,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 和 ,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即学即练1】1.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如图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统计图,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④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02 自救与互救1,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 与 。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2,常见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台风等灾害是可以较准确预测的。因此,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 及 信息,做好灾前准备,这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地震等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但做好灾前准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 ,牢记 和附近 位置,经常参加 活动,树立 等。3,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 逃生路线进行撤离。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 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 、 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 的山坡转移。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如对别人进行救助,也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被救者。4,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例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 的食物,要喝 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 ,待电器 后再使用。再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 ,要远离 、 、 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即学即练2】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广、影响大,个人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应尽可能保护自己和身边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暴雨会导致城市内涝,暴雨后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正确的走法是( )A.从漩涡边跳过去 B.从漩涡边上小心走过去C.绕着走 D.原地等待救援2.滑坡发生后,抢救被滑坡体掩埋的人和物的错误方法是( )A.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 B.先救人后救物C.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干 D.从滑坡体的下缘开始挖 考法01 防灾减灾手段1,灾害监测的主要手段这一部分内容较少,难度较低,有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灾害防御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有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以综合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概率较大,同时易与前面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如地震的发生、地震波的特性、地震的防御与地震的救援等等3,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这一部分内容很可能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如灾后救助的措施【典例1】 2018年9月2日凌晨,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遭受强降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并诱发该地位于山谷地区的某乡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洪水 B.地震C.泥石流 D.暴雨2.与此次地质灾害相关的因素不包括( )A.暴雨 B.植被破坏C.山高谷深 D.火山喷发3.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伤害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停工停产和交通、通信中断 考法02 自救与互救1,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考查重点,无论是灾前、灾中还是灾后的自救互救措施都是重点内容,考查形式可以是选择题,也很有可能是简答题,同时极易与前面学过的知识关联起来,需要重点关注【典例2】 洪涝灾害在我国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十分重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错误的自救方式是( )A.注意水情变化 B.从低层房屋向高层转移C.不到紧要关头,不轻易入水 D.应尽快入水逃生2.溺水者被救上岸,如无呼吸时应该( )A.检查有无外伤 B.送去医院 C.进行人工呼吸 D.进行“倒水” 题组A 基础过关练1.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方式错误的是( )A.在楼上,应尽快使用电梯离开大楼 B.在教室,不要急于跑下楼梯,以免发生踩踏C.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桌椅下 D.在野外,应远离斜坡,躲避到空旷地方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我国西南地区是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关于其成因叙述合理的是( )①地形平坦②夏季降水多且集中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下列应对泥石流避灾措施不合理的是( )A.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B.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C.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D.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 2019年8月10日,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省温岭市,长时间降雨导致临海市城市严重内涝,损失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临海市发生城市内涝时,该市居民在积水中行走应穿( )A.长筒雨靴 B.凉鞋C.运动鞋 D.拖鞋5.下列关于台风防御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海上船只减速慢行 ②加固房屋、门窗、广告牌等 ③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 ④低洼地区居民向安全地区转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洪水、滑坡和泥石流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洪水中的救助,做法不正确的是( )A.抛救生圈把落水者救上岸 B.划船将落水者救上岸,并且带到安全地带C.户外突遇洪水向高处躲避 D.不会游泳,但急于救人,使两人落入洪水中7.关于滑坡和泥石流中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中的救助,主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并以自救为主B.做人工呼吸时,应拉直喉管C.洪水一般与其他地质灾害有关联性D.大雾和沙尘暴会使大气能见度下降,但不影响人们的健康 题组B 能力提升练广西梧州市是典型的山城,珠江干流西江从市区蜿蜒而过。近年来,该市滑坡等自然灾害有加剧趋势。下图表示梧州市地质灾害与月平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市的滑坡灾害( )A.具有明显的均衡性 B.都与人类活动有关C.诱发因素之一是降雨 D.集中在夏秋季节发生2.根据梧州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滑坡发生后需要防范的自然灾害有( )A.洪涝 B.地震 C.干旱 D.风暴潮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A.旱灾 B.洪涝 C.台风 D.冰雹4.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有( )①春季多阴雨②冷空气势力强大③农事活动较早④梅雨提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包括救援准备、灾中救援和灾后救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7.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储备基地的位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13年9月28日15时34分,巴基斯坦发生7.2级地震(如图1),震中位于北纬27.3°,东经65.6°,震源深度20千米。该地9月24日刚刚发生了7.8级地震(如图2)。材料二、下图为巴基斯坦地震位置示意图。(1)简析巴基斯坦地震频发的原因。(2)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指出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3)地震发生后在学校应如何避震自救?9.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西南地区如A地既是滑坡多发地区也是泥石流多发地区。结合所学,分析该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请例举出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3)为减轻西南地区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巴黎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历经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据悉这座哥特式经典建筑正在进行一项耗资600万欧元修缮工程,所幸,在一些建筑专家和数百名消防员的全力扑救下,除屋顶和塔尖被烧毁外,主体建筑及两个钟楼得以保存,圣母院内大部分文物及艺术品也都及时救出。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发生火灾,在扑火行动中,30名扑火人员遇难。1.巴黎圣母院火灾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A.古建筑专家现场指挥救援 B.多数文物以石质为主,耐水耐火C.主体建筑材料以石质为主,耐水耐火 D.正处于维修期,多数文物已搬离2.用于故宫博物院救援的传统防火器材是( )A.储水缸 B.消防栓 C.泡沫灭火器 D.烟火报警器3.凉山森林火灾难以控制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质多 B.山地起伏大地形复杂C.山区风向多变 D.组织救援不力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由题中资料推知,该地地理环境可能的特征(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植被覆盖率高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5.滑坡、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 B.山区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C.山区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 D.动物的活动使地表遭到破坏6.该地防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筑梯田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南方某山区经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山洪爆发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8.该地质灾害发生后,最需要紧急撤离的居民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泥石流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的灾害事件,其中,位于波密县境内的古乡沟,是发育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冰川边缘地区的一条大型冰川泥石流沟,自1953年以来,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泥石流频繁暴发,古乡沟是帕隆藏布江的一条支流,泥石流规模大,暴发频率高,曾两次阻断帕隆藏布江,形成堰塞湖。材料二 图甲为古乡堰塞湖位置,图乙为古乡沟流域纵坡剖面及堰塞湖图和波密气象站1961~2005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表。波密气象站1961-2005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年份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mm)6月7月8月6月7月8月9月200515.817.817.064.783.3112.240.61961~200514.816.516.214710278.4104(1)列出古乡沟夏秋季节易暴发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因素。(2)分析古乡沟堰塞湖可能导致的自然灾害。(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图。材料二:下图为滑坡与泥石流景观示意图。(1)我国西南地区既是滑坡多发地区也是泥石流多发地区。结合所学读材料一,分析该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2)读材料二,对比山区中发生滑坡与泥石流的地形单元的差异。(3)为减轻西南地区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3)。(4)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优秀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防灾减灾手段,自救与互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优秀当堂检测题,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