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优秀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专项练
    第二部分 提优综合练
    第三部分 直面高考真题练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专项练
    知识点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较强,但气温较低,其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冬季风影响大 B.湖泊多,调节气温能力强
    C.降水少,植被稀疏 D.海拔高,空气稀薄
    【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太阳辐射强,但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因此气温较低,D正确。故选D。
    【点睛】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火山喷发后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图中( )

    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
    【答案】B
    【解析】火山灰弥漫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但火山灰弥漫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图中①为未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不受火山灰影响,A错误;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将减弱,B正确;③为大气逆辐射,将增强,C错误;④为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空间的部分,将减弱,D错误。故选B。
    3.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这段时间,既不是真正的白昼,也不是真正的黑夜,是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晨昏蒙影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D.吸收
    【答案】C
    【解析】日出前和日没后太阳光虽然不能直接射到地面,但可以射到地球的大气层,经高空大气层里的质点和尘埃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形成晨昏蒙影现象,故选C。

    知识点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历史上,西方国家爆发过数起重大的空气污染事件。其中以“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尤为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气体 B.一段时间内的大气降水量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
    C.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
    5.导致该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和硫化物 B.二氧化硫和氟氯烃 C.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
    【答案】4.D 5.C
    【解析】4.火山喷发,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多发,A排除。降水过多会导致洪涝等气象灾害,不会形成光化学烟雾事件,B排除。绿色植物既有呼吸作用,也有光合作用,会更多产生氧气,不会形成光化学烟雾事件,C排除。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等)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物丰富:二是夏季阳光强烈、气温高,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条件,加剧了大气污染,D正确。故选D.
    5.水蒸气和硫化物是酸雨的主要物质,A排除。二氧化硫和氟氯烃会导致臭氧层空洞,B排除。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C正确。悬浮颗粒物会削弱太阳辐射,D排除。故选C。
    【点睛】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含有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形成逆温层,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阳光强烈、气温高,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条件。
    北京时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标志着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试验发现,如果把地球上使用的国旗放在月球上,它的颜色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褪色、串色,甚至分解,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冷热交变 B.极低真空 C.太空强辐射 D.暴风骤雨
    7.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国旗展开时的季节相符合的是( )
    A.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B.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答案】6.D 7.D
    【解析】考查月球表面环境及四季景象判断。
    6.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而没有风雨,D对;没有到大气等同于真空,没有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因此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太阳辐射很强,织物很容易被风化,ABC错,故选D。
    7.根据材料可知国旗展开时是北半球的冬季,A春气暖为春季,A错,B夏夜霜为夏季,B错,C霜满天、江枫为秋季,C错,D三更雪是冬季景象,D对,故选D。
    【点睛】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此白天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升温快,晚上没有保温作用降温快,昼夜温差很大。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所示为海洋和大气之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示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太阳活动和海陆分布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9.关于图中各箭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海洋上空大气的直接热源
    B.传导、对流——海洋加热近海面大气的方式
    C.长波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大气,起到保温作用
    D.蒸发、降水——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小于多年平均降水量
    【答案】8.D 9.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属于自然地理基础知识。通过对示意图的解读和分析,调动运用知识,凸显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核心地理素养。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8.引起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在于高低纬度太阳辐射差异引起的温度不同,地球运动产生地转偏向力对大洋环流产生影响,D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对太阳辐射吸收不同的条件,A错。太阳活动对大气环流影响不大,B错。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是太阳辐射和低气压带导致的结果,C错。故选D。
    9.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A错误;对流、传导是近地面或近海面大气受热的主要方式,B正确;地面长波辐射将热量传给大气,但保温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大气逆辐射,C错误;蒸发、降水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和降水量应该是相等的,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分布不均,从而导致高低纬度温度差异,从而出现大气垂直运动,导致不同纬度气压差异,引起水平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在大气环流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大洋环流。

    知识点三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1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答案】10.B 11.B 12.C 13.C
    【解析】10.大气吸收的主要是地面辐射的能量,地面辐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根据箭头方向,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按照大气受热过程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补大地”,可见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B对。故选B。
    11.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主要是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尘埃等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使对流层大气增温。距地面近,获得的地面辐射能量多,气温高,距地面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能量少,气温低。结合上题分析,使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②,B对。A、C、D错。故选B。
    1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的作用,结合前面分析,大气逆辐射对应图中的箭头③,故C正确,故选C。
    13.利用人造烟雾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的强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加夜间的温度,达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因此人造烟雾使③增强,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逆辐射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题目较为简单。
    2018年2月26日,我国华北地区遭遇大范围雾霾。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15.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
    A.交通污染加重 B.空气对流很强 C.空气流动微弱 D.大风降温
    【答案】14.D 15.C
    【解析】14.雾霾天气出现时,会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各个环节,增大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白天气温;增大了大气逆辐射,使夜晚气温不太低。雾霾天气,白天增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①减弱, A错误;雾霾天气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即②增强, B错误;因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受热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即③减弱, C错误;雾霾天气增大了大气逆辐射,④增强, D正确,故选D。
    15.本题考查雾霾形成的条件:雾霾的形成有三方面的条件,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三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因此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空气流动微弱,C正确;交通污染严重不是气象条件,A错误;空气对流强均利于污染物扩散,不易形成灰霾天气, B错误;大风降温天气,风力强不易出现雾霾天气,D错误,故选C。
    【点睛】雾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③变小 B.②变小 C.①变大 D.④变小
    【答案】16.C 17.A
    【解析】图中⑦为太阳辐射,①为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削弱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⑤为被近地面吸收地面辐射部分,⑥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部分。
    16.结合图示分析和大气受热过程知识判断,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部分、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7.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增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①变大,但①变大不是导致青藏高原气温较低的原因,BC错误;大气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空气气温较低,即得到的地面辐射⑤少,进而大气逆辐射③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青藏高原气温较低,A正确。空气稀薄,大气辐射④变小,但④射向宇宙空间,对青藏高原近地面气温影响小,D错误。B、C、D错。故选A。

    知识点四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19.该图( )
    A.若为城市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市
    B.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①处为陆地
    C.若为白天谷地与山顶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谷地
    D.若为白天裸地与草地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草地
    【答案】18.A 19.B
    【解析】18.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位于近地面的①②两地气压要高于位于高空的③④两地,而根据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是由高压向低压运动,可判断近地面①处气压高于②处,高空④处气压高于③处,B、C、D与题不符排除。故选A。
    19.根据垂直气流运动状况,可判断近地面①处气温较低,②处气温较高。若为城市热力环流,则①处为郊区,排除A;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①处为陆地,B正确;若为白天谷地与山顶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山顶,排除C;若为白天裸地与草地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裸地,排除D。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的规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同一地点高空与近点面气压相反,近地面为低压,则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多形成阴雨天气。高压相反。
    20.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海陆之间的冷热不均
    B.热力环流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
    C.气流总是由低压流向高压
    D.在近地面,温度高处形成低压
    【答案】D
    【解析】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表受热不均,是由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A、B错误;在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C错误;在近地面,温度高处形成低压,温度低处形成高压,D正确。故选D。
    读某地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a→e B.b→c C.f→g D.f→b
    22.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a B.b C.c D.g
    【答案】21.C 22.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和等压面。通过获取和解读地理图示、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21.根据图示中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分布可知a地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大气收缩下沉,e流向a,A错误;c地等压面上凸为高压,g流向c;b地等压面下凹为低压,b气流膨胀上升至f,D错误;水平气流都应从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气流应由高压a、c流向b,B错误;高空水平气流从f分别流向g、e,C正确。故选:C。
    22.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对流雨,一般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近地面b为低压中心,可能有阴雨天气;a、c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B正确AC错误。g位于高空且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雨,D错误。故选:B。

    知识点五 自然界的热力环流
    23.下列近地面大气热力环流绘制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受热空气应该膨胀上升,①错误。陆地夜间气温低,气流下沉,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②正确。郊区气温低于城市,郊区下沉气流,城市上升气流,③正确。白天陆地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④错误。故选D。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下题。

    24.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
    A. B.
    C. D.
    25.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24.B 25.B
    【解析】24.依据图中草的倒伏方向可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正确,A错误。晚上,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晚上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草的倒伏方向和图示不吻合,C、D错误。故选B。
    25.春季、秋季海陆气温差异小,风向不明显,A、C错误。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形成热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正确。冬季相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热力环流原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由于沙漠戈壁和湖泊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块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湖效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冷湖效应”最显著的时段是( )
    A.1月上午 B.7月午后 C.10月中午 D.4月傍晚
    27.在博斯腾湖的“冷湖效应”作用下,可能导致( )
    A.沙漠戈壁近地面形成高压 B.风从沙漠戈壁吹向湖泊
    C.沙漠戈壁与湖泊降水增多 D.冷空气沉积在湖泊上面
    【答案】26.B 27.D
    【解析】26.由材料可知,冷湖效应发生时,沙漠戈壁气温高于湖面,夏季午后沙漠戈壁升温快,气温高,冷湖效应最显著,B正确。1月上午、10月中午、4月傍晚沙漠戈壁与湖泊的温差均小于7月午后,“冷湖效应”不如7月午后更显著,ACD错误。故选B。
    27.由材料可知,冷湖效应发生时,沙漠戈壁气温高,形成低压,风从湖面吹向沙漠戈壁,AB错误;湖泊上空下冷上热,出现逆温现象,对流运动弱,湖泊降水减少,冷空气沉积在湖泊上面,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冷湖效应”的存在,使得湖陆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原理:近地面受热不均,导致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进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知识点六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8.读“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F2是摩擦力
    C.F3是风向 D.F4是地转偏向力
    【答案】A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F2垂直于风向,位于风向右侧,为地转偏向力;F3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F4是风向,BCD错误,该题选A。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0.此时,风力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29.D 30.A
    【解析】29.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北半球,附近气压北高南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因为是在北半球近地面,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30°--45°,。因此乙地的风向是东北风,D正确,A、B、C与题不符。故选D。
    30.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四地中甲地等压线最密,风力最大,A正确。B、C、D与题不符。故选A。
    【点睛】风向画法: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再画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和向左偏;近地面偏转30°--45°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偏转90°与等压线平行。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下图中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且PM
    31.图中各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的是( )
    A.① B.⑧ C.⑤ D.⑥
    3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O点风向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1.A 32.B
    【解析】31.据题干知,气压值PM 3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空气由N流向M,④错误,D错误。若是北半球,空气将向右偏转,受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即②点风向,A错误,B正确。③是北半球高空风向,C错误。故选B。
    【点睛】高空: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低空: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高空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夹角。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垂直;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个气压中心中,高压中心为____,低压中心为____。
    (2)试比较甲、乙两地昼夜温差的大小,并任选一地说明原因。
    (3)画出A地的风向并比较A、B两地风力大小。
    (4)一般情况下,C、D两地的天气状况有何差异?
    (5)如果甲、乙之间存一热力环流,试在下图下方横线上标出甲、乙对应位置,在高空画出其等压面并把热力环流运动箭头标完整。

    【答案】(1)乙;甲。
    (2)乙大于甲。乙地天气晴朗,云层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保温效果差,温度低。(甲地为阴雨天,云层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温度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保温效果好,温度不会太低。)。
    (3)东南风;A地风力大于B地。
    (4)C地为晴朗干燥天气;D地为阴雨天气。
    (5)
    【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甲位于低压中心,乙位于高压中心。
    (2)乙地昼夜温差大于甲地。甲为低压中心,一般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昼夜温差较小;乙地位于高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较大。
    (3)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为东南风。A的等压线比B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更大,风力更大。
    (4)C地位于高压脊部地区,天气晴朗;D地位于低压槽部地区,一般多阴雨天气。
    (5)甲地为近地面的低压,等压面应凸向地面,高空应为高压,等压面凸向高空,对应图示中的丙;乙地为近地面的高压,等压面凸向高空,对应高空应为低压,对应图示中的丁,高空等压面凸向近地面。如下图所示。




    第二部分——提优综合练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借景抒情,被广为传诵。那么对“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C
    【解析】1.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示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④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因此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思是: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阴天,空气中的云量比较大,大气逆辐射强,所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好,霜下得也晚了。读图可知,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根本热源则是太阳辐射。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 D.
    4.拉萨市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北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有“日光城”之称,拉萨的年雨量为454毫米且多夜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正确示意拉萨多夜雨的是( )
    A. B.
    C. D.
    【答案】3.C 4.B
    【解析】3.读图分析,甲地近地面等压面上凸,上空等压面下凹,说明甲地近地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上空气压降低;乙地近地面等压面下凹,上空等压面上凸,说明乙地近地面受热多,气温较高,气流上升,使近地面气压下降,上空气压升高;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因而近地面气流由甲流向乙,上空由②流向①,从而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冷空气下沉到谷底,谷底暖空气上升。气流由山坡向谷地流动,在高空,气流由谷地高空向山坡高空流动。谷地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中水汽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易形成夜雨,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山谷风的形成总结如下图

    2020年11月28日,佛山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傍晚最美的天空(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6.“最美天空”的形成与右图中相关的环节是( )
    A.①大气吸收 B.②大气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大气逆辐射
    【答案】5.A 6.C
    【解析】5.微信图上信息表明,“最美天空”是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红彤彤的晚霞,晚霞中有大量红色云块。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各大气层中,只有对流层有大量水汽和尘埃,加上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容易凝结成云,其它层次因此缺乏水汽凝结的条件,不可能形成云块,因此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这种现象出现在对流层,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6.读右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逆辐射。微信图文字信息表明,“最美天空”是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红彤彤的晚霞,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被空气分子大量散射掉,波长较长的红光透过大气层到达地表,从而形成红色天空,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从而形成图中的晚霞景观。由此判断,“最美天空”的形成与大气散射(③)密切相关,大气吸收(①)、大气反射(②)、大气逆辐射(④)不会形成晚霞,与“最美天空”的形成无关,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大气散射,电磁波同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发生相互作用,使入射能量以一定规律在各方向重新分布的现象。其实质是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粒子在入射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电偶极子或多极子振荡,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与入射波频率相同的子波,即散射波。散射波能量的分布同入射波的频率(波长)、强度以及粒子的大小、形状和折射率有关。
    读北半球某滨海地区等压面示意图(图1),以及近地面海洋和陆地气温特征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7.图1中,四地气压按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8.若图1、图2分别表示该滨海区某日气压分布状况和近地面海、陆气温特征,对图1、图2描述正确的是( )
    A.图2中曲线⑤是海洋气温变化曲线
    B.图2中曲线⑥是陆地气温变化曲线
    C.图1对应的时段可能是图2中10时至16时
    D.图1对应的时段可能是图2中18时至次日6时
    9.若该滨海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是( )
    A.东风 B.偏北风 C.西风 D.偏南风
    【答案】7.D 8.C 9.D
    【解析】7.根据图1高空等压线可知,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①为高压,②为低压,①气压高于②,高空风由①吹向②,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③为低压,④为高压,④气压高于③,近地面,此时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表示白天。近地面气压远大于高空气压,所以④高于①,所以四地气压按大小顺序排列为④③①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比海洋小,升温快,降温也快。从图2日气温曲线中可以看出曲线⑤表示陆地气温变化曲线,⑥曲线表示海洋气温变化曲线,AB错误。根据图1高空等压线可知,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①为高压,②为低压,①气压高于②,高空风由①吹向②,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③为低压,④为高压,④气压高于③,近地面,此时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表示白天,C正确,D错误。故选C。
    9.根据图1高空等压线可知,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①为高压,②为低压,①气压高于②,高空风由①吹向②,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③为低压,④为高压,④气压高于③,近地面,此时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在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盛行偏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的原理:近地面受热不均,导致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进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季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冬季是博斯腾湖区域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其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是( )
    ①冬季多雨雪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②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热量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④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如果在博斯腾湖边大规模修建城市,则夏季的( )
    A.湖陆风消失 B.湖陆风没有变化
    C.湖风减弱,陆风加强 D.湖风加强,陆风减弱
    【答案】10.C 11.D
    【解析】10.由所学知识可知,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热量少,且水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②正确;且该地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受冬季风影响,湖陆风不显著,③正确;冬季博斯腾湖湖面结冰,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④正确,即C正确。 冬季,博斯腾湖区地区气候寒冷,有降雪而无降雨,且湖陆风与气温日较差关系不大,①错误,ABD错误。故选C。
    11.由所学知识可知,风总是从气压高的地区吹向气压低的区域,湖陆风的强弱与湖陆的温差有关,温差大则风力强,反之则弱。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
    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季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
    绒布河谷位于珠峰北侧,该河谷从珠峰峰顶往北海拔急剧下降,直到6500米以下,坡度才逐渐变缓。海拔5400-7500米,几乎全为冰川覆盖。科考队经观测发现,3-5月份绒布河谷离地1000米以下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偏南风),人们称之为冰川风。研究发现,绒布河谷冰川风的形成主要是与珠峰北坡山坡气温和同高度山谷气温之差密切相关。图1a为绒布河谷南北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1b示意绒布寺测站5月份风向风速垂直分布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由绒布寺测站风向风速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可以判断( )
    A.6:00前后冰川风最弱 B.18:00至24:00冰川风增强
    C.18:00前后冰川风最强 D.6:00至12:00冰川风减弱
    13.绒布河谷冰川风盛行时,关于等温面(实线)和等压面(虚线)的分布,正确的是( )
    A. B.C. D.
    【答案】12.C 13.A
    【解析】12.由图1b可知,10点前后吹的是偏北风,而冰川风是偏南风,可知此时冰川风最弱,A错误。18点前后冰川风有4-6级,风力最大,C正确。18点到24点,冰川风整体变弱,B错误。6点到12点,冰川风先变弱后变强,D错误。故本题选C。
    13.冰川风为下山风,表明“山坡气温与同高度的山谷气温之差为负值”,即山坡气温小于同高度的山谷气温,因此等温面左低右高。同一高度,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因此等压面左高右低。故本题选A。
    【点睛】冰川风的形成主要是与珠峰北坡山坡气温和同高度山谷气温之差密切相关,该差值为负值。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环流趋于显著。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热岛环流(一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城市热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连绵细雨 B.城市热岛效应 C.郊区企业集聚 D.郊区水域辽阔
    15.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会使城市( )
    A.风力增强 B.污染加剧 C.晴天较多 D.云雨增多
    【答案】14.B 15.D
    【解析】14.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郊区气温偏低,空气下沉,从而形成热岛环流。B正确。跟降水、郊区去也集聚和水域辽阔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5.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凝结核)较多,热岛环流的上升空气携带固体杂质(凝结核)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云致雨。D正确。热岛效应不会使风力增强、污染加剧和晴天较多,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热岛效应的相关知识。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气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多方面的因素。
    16.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3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____.
    (2)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填文字),主要原因是____.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3)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____(读图2选择填空)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
    (4)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填图2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5)图3中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情况。

    【答案】(1)对流 地面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平流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D
    (4)③ ④
    (5)约6:00—21:00 高

    【解析】(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人类生活所在的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主要原因是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有利于高空飞行。
    (3)图2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使大气逆辐射④减弱,D正确。①无关②减弱③减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在温室大棚内,短波太阳辐射可以透过玻璃(或塑料薄膜)进入温室內,增强室内地面辐射,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③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使④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5)结合图可知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段是6点到21点,此时段绿洲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地面冷热不均或者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沙漠绿洲局地环流。白天沙漠气温较高,气压较低,绿洲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因此白天风从绿洲吹向沙漠。作图如下:

    17.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时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一为我国某地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图二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说明屋前铺装石质地面对“穿堂风”的影响。
    (2)请分析图二中所示地区冬季人们紧闭屋后窗户的主要目的。
    (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试分析其原因。
    (4)该同学研究发现,白天晴天时“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
    (5)该地区房屋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试推测该山林的植被类型。
    【答案】(1)增加房屋前后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
    (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
    (3)空调风不是自然风,长期吹空调风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风。
    (4)屋前石质地面晴天比阴天增温更快,气温更高,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更大,故风力更大(或者屋前石质地面阴天比晴天增温慢,气温较晴天偏低,和屋后山林的温差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较小,故风力较小)。
    (5)“夏遮阴、冬挡风”,说明植被枝叶常年茂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析】本题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其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由图二可知,穿堂风由屋后的山林吹向屋前的石质路面,我国的房屋大都朝南,可知穿堂风的风向为由北向南。穿堂风的形成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屋前石质路面增强了与屋后山林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的风力。
    (2)该地冬季盛行偏北风,低温干燥,后窗朝北,冬季紧闭屋后窗户,有助于阻挡冬季冷空气,切断穿堂风,从而起到防寒的作用。
    (3)空调风不是自然风,夏季长时间吹空调不利于人体健康;穿堂风是自然风,对人体危害小,体感舒适。
    (4)穿堂风的形成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屋前石质路面白天晴天时比阴天时增温更快,和屋后的山林温差更大,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穿堂风风力更大;阴天时石质路面增温慢,和屋后山林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穿堂风风力小。
    (5)由题干“夏遮荫、冬挡风”可知,该地植被枝叶常年茂密,因此地带性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枝叶常年茂密,夏季可以遮阴消暑,冬季可以挡风防寒。

    第三部分——直面高考真题练
    (2021·湖南高考真题)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究成下面小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3.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
    ①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③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B 2.A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1.根据题意,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容易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湿润气流,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半山腰云是水汽凝结形成,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相对湿度,①符合题意;当地云停留在半山腰,往往是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此时云不向上升,此时应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气温垂直分布,④符合题意;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的数据,②、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半山腰云的成因,并充分理解水汽的变化需要满足的条件。
    (2021·全国高考真题)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气温高 B.蒸发(腾)强 C.降水量大 D.绿地面积大
    5.该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答案】4.A 5.B
    【解析】4.由材料可知,该城区为大城市,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气温高于郊区,气温越高,越不易达到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越小,A正确;郊区绿地面积更大,蒸腾更强,BD错误;若降水量大,则导致相对湿度大,而城区相对湿度小于郊区,C错误。故选A。
    5.由图可知,该城区与郊区7-8月相对湿度大,可推测该地7-8月降水多,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降水多,B正确;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全年降水稀少,A错误;上海、广州,地处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7-8月上海容易出现伏旱天气,C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
    6.(2020·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 )

    A.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 B.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
    C.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 D.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
    【答案】C
    【解析】在甲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由此可知甲地风向为东北风,A错;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流辐合,多阴雨天气,B错;丙地为高气压中心(如果单看图中的等压线分布,丙地既可能为高压中心,也有可能有低压中心。但丙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的控制,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应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紫外线强,C正确;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尚未受冷锋的影响,D错。故选C。
    (2020·江苏高考真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此时①地最可能(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答案】7.C 8.A
    【解析】7.读图分析,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结合等压线的数值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风向为偏西风;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③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南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故选C。
    8.读图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①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①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最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A正确;细雨蒙蒙是暖锋天气的典型特征,B错误;烈日炎炎往往是受高压控制形成,C错误;此时①地降水多,植被生长茂盛,不会形成沙尘天气,D错误。故选A。
    (2020·天津高考真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10.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答案】9.A 10.D
    【解析】9.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所在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同时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最可能为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在图中城市所在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由此可知,选项四城市中,此时为偏南风的是福州市,D正确;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盛行偏北风(注意贵阳位于1010hPa等压线上,该闭合等压线两侧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hPa、1010hPa,所以该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应小于1010hPa,由此可判断贵阳市附近高低气压的分布),ABC错误,故选D。
    (2020·浙江高考真题) 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
    A. B.
    C. D.
    12.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11.A 12.B
    【解析】11.我国华北地区冬季冷锋一般是西北季风南下造成。冬季冷锋过境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气球应该飘向东南方向,A正确,CD错误。B图先向西北后向东南,应该是冷锋过境前至过境后的变化,B错误。故选A。
    12.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AC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在纬向上气球漂移均以向东漂移为主,7 月气球漂移均表现出随高度增加先东漂后西漂,表现出低层西风,高层东风。冬季月份气球漂移距离随高度增加明显,为较强的平均西风所控制。在经向上,700hPa 以下对流层低层表现出季风特征,夏季月份北漂,其他月份南漂;100hPa以上的平流层低层则表现出和对流层低层相反的特征,夏季南漂,冬季北漂。平均水平漂移距离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7、8 月份整层最大平均漂移距离在 30km以内,而冬季在70hPa 以上,漂移距离达到100km 左右。
    (2020·全国高考真题)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14.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13.C 14.A 15.C
    【解析】13.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故选C。
    14.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
    15.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7~8月。也可以通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沙漠15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40多度,故最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7~8月,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2020·上海高考真题)下图为某日白天近地面气压垂直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据此可以推测( )

    ①从海陆风的成因看,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②从城郊热力环流来看,甲是郊区,乙是城区
    ③从冷锋移动过程看,甲在锋前,乙在锋后
    ④从台风的气压场看,甲距台风中心近,乙距台风中心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说明甲地近地面为高压;乙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说明乙地近地面为低压;上空和近地面相反。从海陆风的成因看,白天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所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①正确;从城郊热力环流来看,城区受热岛效应影响气温高、气压低,郊区气温低、气压高,所以甲是郊区,乙是城区,②正确;冷锋的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所以甲在锋后,乙在锋前,③错误;台风是低压中心,离台风中心越近,气压越低,所以甲距台风中心远,乙距台风中心近,④错误。故选A。
    17.(2017·海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右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
    【点睛】结合惠灵顿的纬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由于惠灵顿濒临海湾,加之地形较高,时常受到海风的侵袭,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风,因而有“风城”之称。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品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63防灾减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63防灾减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61气象灾害-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61气象灾害-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52土壤-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52土壤-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过关提优分层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