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展开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通过五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围绕“规律和系统”这组统一概念,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整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单元与课题的设计。
六年级上册围绕14个主要科学概念将生命科学领域中动植物后代与亲代古代与现代之间的相似与差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能量的形式与转换,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程设计的条件与表达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设计六个单元。
“生命的延续”是本册的起始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阅读等活动,先认识植物、动物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相似和差异;再认识化石中的生物信息:最后了解灭绝生物和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设计、制作等活动,先认识声、光、热、电、磁都是自然界中的能量形式;再认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最后认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控制。
“宝贵的能源”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实验、制作等活动,先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再认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们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最后了解怎样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阅读、观察、实验、制作、案例分析等活动,指导学生先认识动植物的需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依存的关系;再认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适应;最后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和意义。
“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单元,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设计、访谈、制作等活动,指导学生先认识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再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与保护;最后认识废旧物品的回收和利用。
“科学擂台-创意车模”是本册的STEAM综合课程单元,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本单元通过设计、制作、展示、改进、测试等活动,指导学生首先从实际需要出发,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选择自己的活动项目,并根据项目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具体问题,围绕问题通过调研收集信息,设计制作方案;然后通过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组装车模,并对车模运行效果进行测试、评估和优化;最后通过展示、交流、评价,不断对车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车模达到最佳效果。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能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亲代与后代间的相似与差异。
2.能描述化石及古生物的特征
3.能描述灭绝生物和现存生物的相似之处。
4.能说出生物的演变过程。
科学思维:
1.能从生物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针对生命延续过程的相似与差异的现象作出假设。
3.能设计研究同种生物间相似或差异性的方案。
4.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方式获取信息。
5.使用科学语言、记录表、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
6使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得出结论。
7.能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探究实践:
1.能对生物亲代与后代的相似与差异、灭绝生物等表现出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实事求是地描述阅读、实验等过程中获得的信息。
3.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采用新的方法研究生命延续中的相似与差异等特征。
4.能接受他人的意见,愿意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
科学态度:
1.能说出人类对生命延续过程中产生的好奇心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动力。
2.能说出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生物的习惯。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能举例说明任何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都需要能量。
2.能说出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3.能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4.能说出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能归纳出影响电磁铁的原因。
5.能举例说明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科学思维:
1.能从现象与能量之间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他根据使量装置的结构,对影响能量转换大小的因素进行假设。3.使设计多种有关能量大小、能量转换、使量控制的实验成制作方案。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方式获取有关使量大小、转换的信息。
5.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曲线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
6.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7.使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和结果性评价。
探究实践:
1.能对常见的能量形式、能量转换和控制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他用新的材料、新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研究方案。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尊重他人。形成集体的观点。
第三单元《宝贵的能源》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能举例说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2.能说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能说出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3.能说出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4.能说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些举措。
探究实践:
1.能围绕能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制订比较完整的能源调查计划。
3.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能源的信息。
4.能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能源的相关信息。
5.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论,能采用资卡、调查报告、统计国等方式,呈现探究过程和活动。
探究实践:
1.能表现出对常用能源及其使用情况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能源调查计划。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态度:
1.能说出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2.能自觉采取行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能说出什么是光合作用。
2.能说出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提供能量。
3.能说出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4.能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能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
5.能说出什么是生态平衡。
6.能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
7.能举例说用保护身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8.他举例说明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
科学思维:
1.使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通过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问题作出假设,
3.能设计保护生物的行动方案。
4.能通过观察、阅读、制作、调查等方式获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信息。
5.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曲线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
6.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7.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
探究实践:
1.能对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影响表现出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用新的材料、新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活动方案。
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态度:
1.能说出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2.能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意义。
第五单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能归纳出地球上的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
2.能说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资源的举措。
3.能说出一些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4.能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可回收或可再利用的资源。
科学思维:
1.能从人类生活与资源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的科学问题。
2.能通过查阅资料、游戏、调查、制作等方式获取自然资源的相关信息。
3.使用科学语言、记录表、调研报告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4.能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能对本单元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
探究实践:
1.能表现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基于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并综合考虑众人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态度:
了解垃圾发电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六单元《创意车模》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能举例说出某种汽车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
2.能说出创意车模的种类和结构。
3.能说出设计、制作创意车模使用的材料、工具、方法和过程。
4.能说出测试、评估、优化创意车模的方法。
5.能说出展示、评价创意车模的标准和方法。
科学思维:
1.能根据活动的任务和要求,确定具体的车模项目。
2.能通过调查、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研究问题的相关信息。
3.能用概念图、图表、草图、样图等方式呈现设计、制作创意车模的过程和结果。
4.能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工艺,加工材料,制作、组装创意车模。
5.能对创意车模进行测试、评估与优化。
6.能利用讲演、影像、展板、说明书等方式展示创意车模的制作过程和结果。
7.能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并不断对创意车模进行改进和完善。
探究实践:
1.能对设计、制作创意车模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采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材料,完成创意车模的设计与制作。
3.能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能与他人合作学习,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
4.能深入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对创意车模提出比较合理的改进和完善方案。
科学态度:
1.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汽车技术发展的动力。
2.能说出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 单元 | 课题 | 课时 | 备注 |
| 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 | 1.种豆得豆 | 1 | 机动1课时 |
2 | 2.相似与差异 | 1 | ||
3 | 3.化石里的古生物 | 1 | ||
3 | 4.生物的演变 | 1 | ||
4 | 单元复习与检测 | 1 | ||
5 |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 5.各种各样的能量 | 1 | 机动1课时 |
5 | 6.能量的转换 | 1 | ||
6 | 7.电磁铁 | 1 | ||
6-7 | 8.能量转换中的控制 | 1 | ||
7-8 | 单元复习与检测 | 1 | ||
8 | 第三单元《宝贵的能源》 | 9.各种各样的能源 | 1 | 机动1课时 |
9 | 10.煤炭、石油、天然气 | 1 | ||
10 | 11.节约能源和开发能源 | 1 | ||
11-12 | 单元复习与检测 | 1 | ||
12-13 | 阶段复习 | 阶段复习与检测 | 2 |
|
13 | 第四单元《地球和表面》 | 12.植物的养分 | 1 | 机动1课时 |
13 | 13.动物与能量 | 1 | ||
14 | 14.池塘里的世界 | 1 | ||
14 | 15.瓶子中的科学 | 1 | ||
15 | 16.角马的迁移 | 1 | ||
15 | 17.保护生物 18.和谐相处 | 2 | ||
15-16 | 单元复习与检测 | 1 | ||
16 | 第五单元《材料的性能》 | 19.丰富的海洋资源 | 1 | 机动1课时 |
17 | 20.保护自然资源 | 1 | ||
18 | 21.废物在利用 | 1 | ||
18-19 | 单元复习与检测 | 1 | ||
19 | 第六单元《创新与发明》 | 22.创意车模大比拼(一) 23.创意车模大比拼(二) | 2 |
|
20 | 24.创意车模大比拼(三) | 1 |
| |
20-21 | 期末复习 | 总复习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