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 第二册6.5 数学建模案例(三):人数估计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湘教版必修第二册《6.5数学建模案例(三):人数估计》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让学生理解利用“人数估计”数学建模案例,形成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提升学生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人数估计的方法,能够选择恰当的统计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建立和求解统计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及数学运算素养;
3. 学生在模型求解及推广的过程中,感受不同假设条件下选取模型结果的差异性;同时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能够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与作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表达数学建模的过程与结果.
四、教学难点:应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建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形成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或科学研究中,经常碰到只知道部分信息,却需要从已知的部公息出发去估计出全部信息的问题。例如,医疗科研机构调查某慢性病的患者人数,其地旅游局统计当年到该地旅游的总人数,等等。这时统计模型与方法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讨论一个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模型的思有与方法。
设计意图: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熟悉概念
1.要求:学生阅读P258-260
2.思考:
(1)数学建模的流程有哪些?
(2)问题背景下,为了使估计值尽量接近真值,建立了几种模型解决这个问题?
(3)什么是MSE?
(三) 检验自学,强化概念
1.问题背景
问题:某大学美术系平面设计专业的报考人数连创新高,今年报名刚结束,某考生想知道报考人数。考生的考号是按0001,0002,…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该考生随机了解了50个考生的考号,具体如下:
请你给出一种方法,根据这50个随机抽取的考号,估计考生总数。
2. 问题解析
(1)模型建立与求解
模型一:用样本最大值估计总体的最大值
用给出数据的最大值(例如,986)来估计考生总数,由于≤N恒成立。
因此,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很可能出现低估N的情况。
模型二:用样本中位数估计总体中位数
当n为奇数时,样本的中位数为,而总体的中位数取,由于样本中位数可以近似看成总体中位数,因而有 ≈,故可取
=2-1作为N的估计值;
n为偶数时,样本的中位数为,从而有≈,取=-1作为N的估计值。
为了避免这种方法得到的估计值偏小的问题,可以考虑用下面的方法对考生总数N进行调整:
在本问题中, =50且>+-1,因此可用986来估计考生总数。
一般情况下, 样本点越多,估计值会越合理。而上述方法的求解过程并没有利获得的全部样本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数学模型。
模型三:用样本的平均值估计总数的平均值
假设随机抽取的50个数的平均值近似等于所有考号的平均值,以此来估计考生总数N。由于这50个数的算术平均值为24572÷50=491.44,它应该与接近。因此取=491.44×2≈983作为N的估计值。由于983小于样本的最大值986,因此可用986来估计考生总数。
模型四:用分区间方法求解
把这50个样本从小到大排列,利用它将N个数据分段,选取不同端点,则得到不同的估计值。
分区间的一种方法是:利用50 个样本数据,将区间[1,N]分成51个小区间[1,),[, ), …,[,N]。这51个小区间长度均值为,而前50个区间的平均长度为,由于样本是随机抽取的,可以认为,所以N的估计值可取为=1006,
上述分区间的方法忽略了可能取到N的情况,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区间[1,N]改为[1, N+1],即把[1,N+1]分成51个小区间[1,),[, ), …,[,N+1],取,所以N的估计值可取为=1005.
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帮助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数学模型问题,探讨两种分区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数学建模的多样性。
(2)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前面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考生总数进行了估计,发现估计方法不同得到的考生总数也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分区间方法由于划分小区间所采用的分段方式不同,也有可能得到不同的估计值。但这些结果都是在某种合理的假设前提下得到的,不能说哪种方法得到的估计值一定是错的。这也体现了统计方法的特点。
按照不同的估计方法往往会得到不同的估计值,那么有没有评价估计方法优劣的标准呢?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估计方法,然后通过计算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来评价估计方法的优劣。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设定N以及试验次数k的值;
步骤(2)在1, 2,.. N这N个自然数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50个数据,组成一个样本;
步骤(3)将样本中的 5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即<<…<;
步骤(4)按照不同的估计方法分别得到不同的估计值;
步骤(5)重复上述步骤(1)~(4)k次。
模拟完后,对估计值偏离真值N的程度进行计算:
设第m(1≤m≤k)次试验得到的估计值为,k次模拟得到的估计值与真直N之间的近似程度用估计值与真值差的平方的平均值来衡量,即计算
将其值记为MSE。
结论:当试验次数k足够大时,MSE的大小反映了采用不同估计方法得到的估计值偏离真值N的程度。具有较小MSE值的估计方法更为合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估计方法不同,得到的考生总数也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有没有评价估计方法优劣的标准呢?当试验次数k足够大时,具有较小MSE值的估计方法更合理。
(四)课堂练习及检测
P261 问题研究
(五)归纳小结
1.问题解析;
2.模型建立与求解;
3.模型的进一步推广。
(六)作业
P261 问题研究
六、教学反思(酌情写一些)
七、板书设计
课题:6.4 数学建模案例(三):人数估计 1.问题解析; 2.模型建立与求解; 3.模型的进一步推广。 | 希沃课件投影区域 | 模型建立与求解;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
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6章 数学建模6.2 数学建模——从自然走向理性之路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6章 数学建模6.2 数学建模——从自然走向理性之路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6章 数学建模6.2 数学建模——从自然走向理性之路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6章 数学建模6.2 数学建模——从自然走向理性之路优质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6.2 数学建模——从自然走向理性之路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6.2 数学建模——从自然走向理性之路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