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数一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数一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内容是亿以内数的认识,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 “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亿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认识更大的数是整数认识的最后一个阶段。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位值制,即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所代表的数值是不一样的。也初步了解我们采用的是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这些思想学生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已接触到,这里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和进一步强化和归纳。认识更大的数这个单元学生最困难的是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因为它不像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数看得清、数得清、摸得着。所以,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传授其知识点,动力明显不足,对枯燥的数不感兴趣,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和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又能使新旧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难点: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建立数感。 【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复习:以前学过的数位有哪些?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2、出示一组数据,让大家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这节课所学数的“大”。 二、探究与体验 1、说一说:如果在计数器上从个位到万位每个数位上都拨出一个珠子,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学生在新知学习上能够顺畅地探索、尽情地体验作的铺垫。 2、认识“十万” a、出示有100个小格的正方形纸。师:如果1 个小格代表1000,那这100个方格代表的是多少呢?表格如下: b、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此刻老师巡回指导。 c、学生汇报。汇报后老师利用课件演示数的过程。 d、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 e、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f、请同学们来阅读课本第三页上的“说一说”。并谈一谈感受。 设计意图:老师充分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与探索中,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作铺垫。而计数器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位值制而设立的。同时,它又是很好的建立位数观的学具,为学生会读写更大数埋下伏笔。 3、总结学习“十万”的学习方法,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安排是为了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和发现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数一数,拨一拨。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按照要求拨数,体会满十进一。5、课件出示:1万米有多长?10万名学生是多少人?以学校的操场跑道为例,25个这样的跑道就是1万米。一个班级有40名同学,2500个这样的班级就是10万人。设计意图:因为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难点。它不像以前学过的数那样能数得清,感受得到。所以在教学中安排这样的阅读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前准备好的互动练习;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请学生在计数上拨出这些数,并再一次尝试读数。 四、总结与拓展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关于大数,你还想知道什么?(总结部分是先请学生谈收获,再让学生说一说关于大数还想知道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数一数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次拨数,复习万以内数的组成,第二次拨数,认识 “十万”,联系生活,感受十万的大小,两次比较,比出数学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数一数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数一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