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展开教 学 背 景 分 析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1.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
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的知识范畴。
2. 本课题是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知识学习的延续和具体应用;为环境的保护和燃料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学过的氧气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2.生活经验分析: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经验;
3.学科能力基础:学习交流合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
行论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
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用品和教学手段
(一)实验用品
酒精灯、玻棒、水、酒精、火柴、棉花、小木条、小煤块、蜡烛、玻璃杯、石棉网、废液缸、
试管(氧气)、表面皿、烧杯、白磷、热水、蜡烛、碳酸钠、稀盐酸、沙子、剪刀、湿抹布
(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视频摄像头、视频展示台
教 学 流 程 示 意 图
发现问题
点不着的酒精灯
利用提供的器材,针对发现的问题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1.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
2.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3.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
实验探究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实验探究
如何使燃着的物质熄灭
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
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嫦娥二号发射的相关视频
【引入】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它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从古人的钻木取火到当今的飞天探月,燃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功不可没。
【观看、聆听】感受物质燃烧对生活的影响和对社会的推进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点明课题。
【环节二】设置问题,实验探究
体验燃烧
【过渡】请同学点燃酒精灯
观察、体验燃烧。
发现问题:一只酒精灯点不着
让学生感知燃烧,暗设意外情况,引发学生注意和思考
发现问题
【提问】为什么不能点燃,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回答:可能酒精灯无灯帽酒精挥发只留下了水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
分组
实验
【设置问题】如何证明不是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示范】示范区分两种液态物质是否可燃的实验设计
【任务驱动】继续做分组实验看看这些固态物质哪些能燃烧,那些不能燃烧。
【设问】煤块是可燃物吗?为什么不易点燃呢?
给出资料“物质的着火点”
【小结】 通过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可以感知到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过渡】刚才有同学说要氧气(是否有了这两个条件物质就能燃烧呢)你怎么知道物质燃烧需要氧气?你能举例说明吗?
【任务驱动1】大家能否设计实验说明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呢?
【任务驱动2】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完成实验
按老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这两种液体,酒精可以燃烧,水不可燃烧。
模仿老师设计的实验方案,完成分组实验二
得出结论:条件1燃烧需要物质具有可燃性。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条件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阶段性小结
产生疑问并思考:物质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讨论交流,思考,根据教师的引导,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合作进行分组实验三
得出结论:条件3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探究。并给学生明确的实验设计示范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初步模仿老师的实验设计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控制变量法,及对比实验的应用。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并能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得出结论
【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总结出物质的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归纳总结,物质的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明确燃烧的条件
继续实验探究
【过渡】玻璃杯中的蜡烛会慢慢熄灭原因是氧气浓度逐渐减小,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提问】你还有什么方法能让燃着的蜡烛熄灭呢?
学生思考,实验讨论交流并归纳出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让学生明确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环节三】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提出问题】如何处理生活中常见的“火情”。
【任务驱动】提供一组实验
请学生分析,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各种方案并进行分析交流,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分析、回答。
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加强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意识。凸显化学学科的“正能量”
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归纳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思路。
回顾和巩固课堂知识,明确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
布置作业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你觉得还可以进行什么实验?
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方法
燃烧
条件
灭火
方法
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 移走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
与氧气接触 破坏燃烧的条件 隔离氧气
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本节课是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独立设计地步骤下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得出化学原理,再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过程与探究,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金属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分析,教学课时,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实验用品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