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初步认识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一、 设计思路
自我阅读,归纳总结 元素的分类和分布
二、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本节课是第一部分内容:元素,并且是整个课题中的重点,是今后学习的重要铺垫之一,此前学生已经学了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并已了解了原子的结构,对于元素的概念问题应该从微观粒子的结构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三、 学情分析
在元素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最好从生活的实例出发,以及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因为对初中学生来说,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概念和印象后,再从原子的结构角度进行比较深刻的了解,从而逐步挖掘元素概念的深层次内涵,使其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相统一。对于元素的分类以及元素在地壳和生活细胞中的含量分布,其知识点叫容易掌握与理解,可以通过自学与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方法获取。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 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以及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
3、 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能列举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生活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元素,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处理信息
2、 通过合作与交流、观察与分析,归纳与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的习惯,追求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事实,建立其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 重难点
元素的概念理解
六、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并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取新知识
七、 教学环节
环节 | 教师活动或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环节一: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 【活动一】感知元素 1、英语:love you 都含o ,26字母 数十万单词 2、化学:O2 CO2 都含O ,100多种元素 几千万种物质 【结论】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3、观察加碘食盐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进一步感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4.展示图片,进行引导分析
|
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经验) |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 |||||||||||||||||||||||||||||||
环节二:元素的概念 | 【活动二】了解元素 一、元素的概念 (一)什么叫元素 1、填写下表并分析:
2.展示与上表对应的图片进行帮助学生理解 【结论】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二)元素概念的内涵 1.思考:为什么是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总类
|
填写表格,进行分析总结,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到相同点,不同点,通过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 |||||||||||||||||||||||||||||||
| 上表中这些氧原子的区别是什么?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都叫氧原子,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是否稳定?是否已经理解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CO2)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E.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举例进一步说明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3、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展示微观反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
通过合作交流,分析比较不同选项的不同描述得出初步的结论: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
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把握元素与原子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记忆
训练学生运用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建立其唯物主义观点 | |||||||||||||||||||||||||||||||
环节三:元素的分类以及元素在地壳与生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 二、元素的分类 阅读课本P62资料卡片第二段,对元素进行分类,并记忆
三、元素的分布 阅读课本P60的图表等,完成下列问题: 1、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 2、 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 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是_________ |
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从图表和文字中获取知识
记忆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元素,以及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 |||||||||||||||||||||||||||||||
总结与收获 | 1、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2.、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 交流与总结 思考与感悟 | 提升学科素养 |
八、板书设计
九、总结与反思
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教案,共5页。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原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原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碳的单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碳的单质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