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第一节 水的净化教案
展开《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 1.了解纯水和天然水的区别。 2.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初步学会用过滤、蒸馏的方法净化水。 4.能够区分硬水与软水,了解硬水的危害及软化硬水的方法。 |
过程 方法 | 1.通过课前收集整理资料和课堂汇报,培养学生自学、归纳以及表达对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交流合作能力。 3.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 1.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参与,加深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通过净化水实验,引导同学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教学重点】1.了解水的净化过程,以及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硬水与软水的概念,区分软、硬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1.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2.软、硬水概念的区分。
二、学生认知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于饮用水有一定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的具体生产过程;对于软、硬水不是很清楚。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投影)黄壁庄水库的图片 提出问题: 1.水库中的水含有哪些杂质,能否直接引用呢? 2.怎样将水库中的水变成可以饮用的水? 接着,引出本节课课题---水的净化 | 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自由讨论, 水中有杂质,不能直接饮用,必须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 思考问题,未必能答出 |
环节二、展开课题----如何除去水中各类杂质及净化水的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引导学生说出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其它可溶性杂质。 (讲解) 除去水库中的尘土、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常采用的方法是沉淀、过滤 (活动)利用所给仪器,对黄壁庄水库的水进行过滤,并归纳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思考) 1.怎样折叠滤纸? 2.怎样组装过滤器? 3.怎样正确地进行过滤操作? 4.过滤时,若滤液过多而超出滤纸边缘或滤纸被划破怎么办? | (学生活动):对黄壁庄水库的水进行过滤,并和老师一起归纳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且无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靠紧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一端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 通过过滤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 |
提出问题:过滤后的液体变澄清了,如何除去色素呢? (讲解) 除去水中色素可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活性炭吸附,进而介绍活性炭吸附原理。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一些杂质也可吸附。 (讲解) 除去水库中微生物采用的方法是消毒 | 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归纳总结)实验室里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对水净化: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明矾)消毒。 | |
(提问)在工业生产中,水库中的水是怎样净化的? (投影)自来水厂各净水装置图 | 联系生活,让学生了解净化水的过程 (自主设计):自制简易净水器 (学生讨论并归纳): 自制净水器的效果不好的原因: 1.对过滤原理不清楚; 2.忽略了净水过程的吸附作用; 3.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不会应用。 (总结)通过学生动手制作 简易净水器 的实验,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 |
知识应用迁移: (提问)可以利用什么物品,替代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对液体进行过滤呢? (探究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 (提问)净水器怎么组装效果较好? | ||
|
|
|
环节三、课题延伸-----硬水与软水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提出问题】 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的水是纯水吗?可以直接饮用吗? 引导同学自学课本76页,进行了解 | 学生讨论,自来水烧开后有水垢,不是纯净物。 阅读课本后了解到,水中有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是纯水,不能直接饮用。 | |
教师讲解:根据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水分为硬水、软水。 大家先了解,硬、软水的利弊 | 学生自己阅读,关于硬水给生活带来的麻烦。非常急切想知道,自家生活中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 |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呢? 教师讲解,可以将少量肥皂水加入到待测水样中,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鉴别。 | 学生渴望知道。 学生实验,进行区分。 | |
提出问题:硬水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如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呢? 进而介绍生活方法。 阅读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教师引导:蒸馏法得到的水是纯净水,但只是在工业上进行蒸馏,生活中一般用煮沸的办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总结: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加热煮沸等方法可以净化水,但得到的水不是纯净水,但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 |
|
|
|
环节四、课堂小结—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沉淀、过滤,、吸附、煮沸以及蒸馏等多种净化水的过程。加深了净化水的印象。 大自然给与人类的水都不是纯水,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过程对水进行净化,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我们要爱护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 | 通过对本节净化水的过程了解,再次树立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节约用水的观念。 |
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空气教案,共5页。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原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原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水的净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水的净化,探究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