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展开物体的浮与沉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浮与沉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对浮与沉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有了一定的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没有学过相关的、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知识,所以学生的认识只是初步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这节课的任务就是通过实验、现象和事例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关浮与沉的正确的科学知识,并且能够利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简单的浮沉现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让学生了解在液体中有关浮与沉的原因是密度。
2、知道在空气中也有浮与沉的现象存在。
3、培养学生知道浮与沉的真正原因是平均密度,以及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感知液体和气体中浮沉现象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形成浮沉的原因。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用情景创设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实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思维的严谨和流畅。
3、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在分析观察实验的结果以及学习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浮与沉的原因。
难点:浮沉的原因是平均密度。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由于是科学课,学生没有学过系统的物理知识,因此本节课的任务只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和部分的理性认识。所以本堂课设计由学生观察简单实验现象开始,让学生在实验当中观察、感受、猜想、体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和讨论探究,从现象抽象归纳出一定的科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逐步向理性转移。认识到液体和气体里的浮沉现象,并了解其原理。并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浮沉知识的应用,并能够运用浮沉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二)教学流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根据书本的课堂活动来展示分层的演示实验。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演示实验所产生的现象。
师:同学想不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呢?(由情景和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牵引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集中的方向——产生现象的原因。)
师: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仔细的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2、新课:研究液体中的浮与沉。
①、从最常见的事物入手研究:(承上)
师:我们研究科学的时候一般都是由易到难,刚才的实验由于比较复杂,一开始就研究刚才是实验有些困难,所以呢老师将它简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
实验:两人一组,同时将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将现象记录在工作单上,同时思考(也可以两个人稍微套路一下)原因,将理由写在工作单上。(提示:用前一节可所学的密度知识以及工作单上所给出的数据。)
师:刚才大家所说的只是根据水而得到的结论,它只是一个特例,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普遍情况下,这个结论是不是还适用?
师:我们回到上课刚开始的实验,根据工作单上所给的数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写在工作单上。
②、理论结合实际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利用利用这些知识的例子?(救生圈、铁锚和在死海里游泳不会淹死)
3、拓展:空气中的浮与沉。
①、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书本上的那张图(即最初是实验)。图是最上方是空气,我们刚才讨论的都是液体,那么在气体里面,刚才的理论还适用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适用。例子:氢气球)
②、提醒学生注意:风将纸吹到空中不是纸的密度小,是因为受到风的作用力。
4、探究:空心体与船只的浮与沉。(如果时间允许)
①、师:是不是只要密度比水大的物质,放到水里面都会沉下去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不仅要有结果,还要有一定的依据来支持你的说法。依据可以是理论依据、例子依据,还可以是你们自己设计的实验依据。
(我准备在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空心铁球)
②、完善先前的结论。
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一般是平均密度比液体小的会浮在液体上面,平均密度比液体大的会沉在液体底部。
③、讲解潜水艇和鱼的区别。
5、本课总结:
.知识方面 .实验时合作 .设计方面
(补充:回家后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打捞沉船的方案,并在方案中说明原理。)
四、设计说明: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液体和气体中浮与沉的原因;即和物质的密度有关,了密度和浮沉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做科学实验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紧密的去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在分析观察实验的结果以及学习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第11章 感知与协调视觉光线和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第11章 感知与协调视觉光线和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上册现代通信设备及通信手段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现代通信设备及通信手段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观察和记录第4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观察和记录第4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