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解析版+学生版)
展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新课标达标测试卷(解析版)
第八单元
【考查范围:24.司马光 25.灰雀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27※.一个粗瓷大碗 语文园地八】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0%)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āo wài yǎng bìng yán hán chéng shí
zhèn dì qì yàn zhuǎn gào wēi xiǎn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1)你还(hái huán)有三本书没有归还(hái huán)给学校图书馆。
(2)战斗(dǒu dòu)已经打响了,白求恩大(dà dài)夫坚持不离开阵地。
三、给下列句子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鼓:①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东西。②发动;振奋。③凸起:胀大。④形容凸起的程度高。
1.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 )
2. 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 ( )
3. 他们家门前放了一个大石鼓。 ( )
4. 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的钱包鼓起来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目_____口呆 耳闻目_____ 怒目圆_____
争分_____ _____ 欢_____乱_____ 自言_____ _____
1.前三个词语中所填的字都含有__________,这些字都与__________有关,我知道这样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1)听了他说的这件事,我们个个惊得_____________。
(2)现在局势特别严峻,我们必须___________地完成任务。
五、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
1. 妈妈总是教育我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正如《墨子》中所说:“__________”
2. “不迁_____,不贰_____。”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别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次。
3. 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深于矛戟。
4. 仁者________,有礼者________。
六、下面关于默读的陈述错误的选项是( )。(3分)
A.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B.默读时,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得地方标记出来。
C.默读时要用手指着,这样会提高阅读速度。
D.没读懂的地方可以向别人请教。
七、如果你有问题想向同桌请教,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同桌正在忙,你对他说:“你能先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做吗?你的事儿又不急!”
B.你对同桌说:“快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做!”
C.同桌想了半天也没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你对他说:“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依然要谢谢你帮我想办法。”
D.同桌给你讲了半天,可你还是没听懂,你对他说:“我听了这么久,还不明白,真烦!”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只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鸣叫,非常惹人喜爱。(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爱是什么?爱是列宁的善解人意,爱是在公共汽车上__________,爱是给下班的父母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世界更美好!(把句子补充完整)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
九、课内阅读。(15分)
灰雀(节选)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 居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果然 居然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根据选文内容,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信守承诺,使____________回到公园的事。我从中能体会到男孩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感到__________(①惭愧 ②高兴),列宁为男孩的诚实而感到__________(①惭愧 ②高兴)。
3.“歌唱”一词说明灰雀的叫声好听,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列宁__________的心情。
4.列宁没有再问那个男孩的原因是( )
A.灰雀已经回来了,列宁的目的达到了
B.列宁早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现在不问是为了保护小男孩的自尊心
C.列宁太喜欢灰雀了,看到灰雀回来,其他的事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恰到好处的掌声
一位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为了能够留在北京,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老师给儿子上课。第一天,钢琴老师只教了儿子一段简单的乐谱,就摇起了脑袋:“这孩子反应慢,肯定上不了音乐学院,趁早改行吧!”结果,性格倔强的儿子当场就和老师吵了起来,父亲怎么也劝不住,师生俩闹得不欢而散。看着这样的儿子,父亲由失望变成绝望,决定带儿子离开北京。
在父子俩准备动身的当天,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通知:儿子所在的学校举办晚会,老师指定要儿子弹奏钢琴。儿子显然还在气头上:“我不弹了,不弹了,连钢琴老师都说我反应慢,我再也不摸琴了!”( )老师怎么做工作,儿子( )表示再也不摸琴了。
他们的争执引来了一群好奇的观众,那就是儿子班上的同学。接下来,令儿子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弹吧,我们都喜欢听你弹琴!在我们心中,你弹钢琴是最棒的!”
那天晚上,儿子流着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曲子。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四起,久久没有停下。儿子站起身来,一遍又一遍对鼓励他的人们鞠躬,在那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
凭着过人的自信加努力,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后来,他成了这所学校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
成名之后,很多人问起儿子成功的秘诀,他无一例外都会提及小学时那场特殊的晚会,提及激励自己的掌声。后来,一位记者在专访稿中动情地写道:感谢这些掌声,尽管它们不是出自名人,但在关键时刻,以恰到好处的声音,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费尽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欢而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为什么说同学们的掌声是“恰到好处的掌声”?( )
A.因为掌声是连绵不绝的。
B.因为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C.因为小男孩想放弃学钢琴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让他重拾信心。
4.“在那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这个决定是( )
A.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B.做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C.要成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
D.要学钢琴,而且一定要学好
5.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懂得了:当别人遇到挫折时,我们要__________他;当自己遇到挫折时,我们不应该________,而是要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
十一、习作。(30分)
题目:那次 真高兴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2.写一次开心的活动,你当时是怎么玩的?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写下来,一定要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