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01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共4页。

    部编版语文年级上册第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

    常识

    一、选择题    

    1.对日记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留下回忆,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B.日记最好是长期坚持写。

    C.日记的内容只可以写当天自己做过的事。

    D.日记要先记录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等信息。

    2.完成一幅“诗配画”作品,下列最适合拿来描绘“秋季美景”的诗句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B.“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这里的“音乐厅”指的是大自然。

    C.“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指的是冬眠。

    D.金翅雀是一种以昆虫为生的鸟类,所以早早地就飞到南方去过冬了。

    4.读书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A.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B.遇到不懂的词语,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C.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可以请教他人。

    D.当一种方法无法解决时,可以尝试着用另一种种方法。

    5.下列有关日记的格式正确的一项是(  )

    A.8月10日 星期四 晴

    妈妈早就答应带我去水上公园玩,我一直盼着这一天,今天她终于有时间了……

    B.星期四 8月10日 晴

    妈妈早就答应带我去水上公园玩,我一直盼着这一天,今天她终于有时间了……

    C.8月10日

    妈妈早就答应带我去水上公园玩,我一直盼着这一天,今天她终于有时间了……

    D.妈妈早就答应带我去水上公园玩,我一直盼着这一天,今天她终于有时间了……

    6.下面哪首诗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  

    A.《赠刘景文》 B.《夜书所见》

    C.《惠崇春江晚景》 D.《山行》

    7.阅读名著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判断词语的大致意思

    B.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C.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D.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理解就可以了,不用去查找词语的具体意思

    8.下列对《夜书所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B.诗中描写儿时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作者对儿时欢乐愉快的生活的向往。

    C.诗中描写儿童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

    D.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9.下列对《山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春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春色图。

    B.这首诗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这首诗中“生”字用得好,“生”字使人联想到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了山很高。

    D.这首诗不但即兴咏景,而且咏物言志,歌颂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了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

    10.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充满童真童趣,饱含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B.《秋天的雨》作者通过对秋雨以及秋天众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11.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部编本)中的三首古诗都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枫树叶。

    C.《秋天的雨》中,“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是全文的总起句。

    D.《听听,秋的声音》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12.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上网搜索,根本不需要查字典。

    B.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C.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如“饥肠辘辘”一词,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就是“饥肠辘辘”。

    D.有时候在句子中可以找到跟词语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就可以用反义词否定法来理解词语。

    二、填空题

    13.课文内容我知道。

    (1)《秋天的雨》一文,作者把秋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秋雨的美。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金色巴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这个题目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荷花落尽,菊花残败,看到这样的景色,诗人苏轼却乐观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描写儿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时常常引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夜书所见》中,________朝诗人叶绍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儿童拨弄蟋蟀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________。

    15.根据课文《秋天的雨》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1)这篇课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       

    (2)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________,秋天的雨给果实带来了________,秋天的雨给小动物带来了________。       

    (3)读了课文,我认为秋天是一个________季节。如果我是秋雨,我准备给________带去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A

    6.C

    7.D

    8.B

    9.A

    10.C

    11.D

    12.A

    13.钥匙  颜料  气味  动植物的变化     梧桐树叶     比喻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14.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思念

    15.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丰收景象 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  五彩缤纷的颜色  好闻的气味  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  丰收  农民伯伯  清凉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