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展开第六章 第二节 授课教案
课题 | 第六章 第二节 密度 | |||
教 学 目 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学习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 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 |||
重点 难点 |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体积的比值不同,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 |||
教学方法 | 实验、观察、归纳、对比 | |||
教具学具 | 教师:多媒体、泡沫铝、分层饮料、 学生(分组):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小饰品;计算器 | |||
| ||||
教学过程 | ||||
引入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创 设 情 境
引 入 课 题 2min | 师:上课。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质量大小的视频。(点课件,黑洞,碳海绵质量对比短片) 师:据科学计算,黑洞里米粒那么大的小小的一块物质,要用几万艘万吨轮船才能拖得动;而100立厘米的碳海绵却能被发丝托住,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六章的第二节:密度(板书:6.2密度),它能够为我们揭示其中的奥秘。 | 生:起立,老师好。
生:有兴趣的看。充满好奇
| 拉近学生关系。
由质量最大和质量最轻进行对比,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充满好奇,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引出本课课题:密度(其实就是因为物质密度一个最大,一个最小) | |
新课讲授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引 出 探 究 问 题 1min
| 一、引出探究问题 1.师点课件(三桶水的页面) 师:感受身边的物理,享受物理学习的乐趣。同学们看,这三桶水质量一样大吗?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点课件) 2.师:同学们在来比较,一箱子棉花和一箱子铁块,质量一样吗? 师:从而我们又可以得出:不同物质,体积相同,质量(点课件) |
生:不一样, 生:整桶水大
生:不同
生:不一样。 生:铁块
生:不同 |
从身边生活中的物理入手,促使学生思考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不同:不同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 | |
有 效 启 发
学 生 探 究
| 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探究问题: 师:那无论是同种物质还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2、实验器材,方案: 师:我们首先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每组课桌上有三个不同体积的金属块,体积已经给出,我们只需要用上节课学过的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格中。(课件:实验器材,表格)
3、学生分组实验3min 师:下面开始分组实验。(板书: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课件:填入数据页面) (老师要逐组看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得出的结论。并把数据填入电脑,做完实验的思考讨论导学案上的问题) |
学生思考 1.2组测量铁块, 3.4组测量铝块, 5.6组测量铜块 生:测质量需要天平,体积已经给出,学生还要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学生分组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分别称量不同体积的(铝块)的质量,并记入表格; (3)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分析数据,得结论 |
明确学生的实验任务,提出实验要求。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正确读取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 |
4、【数据分析与归纳结论】5min 师:同学们的实验已经基本完成,下面来展示交流我们获得的实验数据,(师点课件三种物质数据那张),我们首先来看铝块的这组数据,观察思考: A当铝块的体积变化时,质量如何变化?我们再来比较 B三个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着怎样的特点? 师:虽然稍有差异,但是基本在误差许可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认定比值是相同的 师:任何一个普遍结论的得出,都是通过多种物质,大量实验,总结得出的.为此科学家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师:我们再来看铜块的实验数据,能发现同样的特点吗? 师:从而我们可以得出: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师点课件,提问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板书:同种物质,m/v 比值相同) 师:我们在处理实验数据时,除了表格法,还有一种更为直观、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图像法。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本组的实验数据,描点连线。在这里,要注意体积为0时,质量也为0,所以又可以做出一个00点。(师点课件,图像那张)(观察学生,画图像,,提示00点,从中每种物质选一个,过会展示) 师:同学们已经基本画完,从图像来看,无论是铜铁铝哪种物质都大致是什么线?(师拿展台展示铜铁铝各一图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数学中曾学过,表示质量与体积什么关系?(点名学生说)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 <二>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比较的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现在我们来比较 (点课件:三个比值不一样那张)这三种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铝大致是2.7,铁是7.2,铜是8.9,相同吗?从而我们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老师举手示意学生回答问题) (老师板书:不同物质,m/v 比值不同) 师:我们再来比较三种物质的图像,虽然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但什么不一样?;(出示课件,把三个图像合一)(老师手势比划一下)由此说明,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板书) |
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把数据填在大屏幕上。把三种物质都填上。 生: A.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B.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基本是相同的; (如果学生说在分析铝物质时,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老师可以提问:虽然不同,但差异很大吗?生一般会说不大,这是由测量仪器和方法的限制造成的,基本在误差许可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认定比值是相同的。) 生:能,观察思考
生: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生:分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验数据,描点连线。
生:过原点的直线。 生;成正比
生:这三个比值不一样,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生:倾斜程度 |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用表格的方法研究分析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说明不是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同时进行了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用表格的方法研究分析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用图像的方法研究分析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通过横向对比,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得出结论,不同物质有不同性质,为下面的密度定义的得出作出铺垫.
| ||
| 三、密度 师:那这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老师点课件质量/体积 密度并板书),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4页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有不明白的可以向本组同学请教。 师: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咱们采用抢答的形式,比一比哪个小组回答问题又快又准。(老师出示课件,提问题)开始,问题1.定义(学生说完,老师点课件,板书)好(板书,1.定义)!问题2.符号和公式(课件,板书2.公式ρ=m/v)那对于公式的理解同学们请思考(点课件)能不能说,对于某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体积越大,密度越小呢?同学们开始思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意能的举手,认为不能的举手。那这位同学你说一下理由(老师点课件,出示理由,不用学生在读了)(学生如果说不出来,老师引导,手指板书,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对于确定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也就是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无关,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问题3.密度有几个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多少?(老师板书之后再点出课件,换算的过程)我们来看一下换算的过程,把g转换成kg, cm3转换成/m3,计算得到1 g/cm 3 =103 kg/m3 问题4.水密度的物理意义.抢答 师: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老师引导:我们以前学过速度,1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老师,板书着说,讲完再擦掉) (老师不断的给予提示或者肯定,引出下一个问题) |
生:观察理解识记
生:用阅读课本114页的内容,完成课件上的问题。(最多不要超过1min)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符号:ρ 公式:ρ=m/V
学生基本都说不能。 某种确定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也就是密度相同。(学生能说,老师也可以指着板书)
3.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 千克每立方米(kg/m3); 常用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g/cm3); 1 g/cm 3 =103 kg/m3
4. 1.0g/cm3 (老师备用解释表示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 表示1cm3的水的质量是1.0g
|
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结论得出密度的定义。
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弄明白密度的基本概念、公式、单位等。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是难点,需要学生对比赛的形式,真正理解。
让学生对密度的公式,理解得更加透切。
强调密度的物理意义。加强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 |
密度表(找规律,获得信息) 师:日常生活中,除了水,还有很多种常见的物质,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密度,通过观察密度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下面交流一下我们获得的信息,哪位同学说一下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1.师:为什么要强调是一般情况下,举例说明? A(学生说固体有密度小的,老师就问)液体中有密度大于固体的吗?(学生说液体中有密度大于固体的,老师就问,)固体不有密度小于液体的吗?(学生生说完之后,老师说)密度表中,气体密度是最小的,如果我们想让气球飞上天空,充入什么气体好呢?(如果学生说氦气,老师说)为什么不用氢气?因为它是易燃易爆的物质.(如果学生说,氢气,老师说)虽然它是密度最小的,那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氢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现在多用氦气.同学们再看,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比一般固体的密度还要大,其实水银属于金属,只是在常温常压下,成液态,而且是有毒物质。同学们看,老师这里还有一块固态的金属,按经验说,把它放在水里面会应该沉向水底,真的是这样吗?(展台展示),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它竟然能漂着,这是怎么回事呢。(点课件) 师:通过泡沫铝和水银等这些特殊的物质,我们知道,ρ固>ρ液>ρ气要强调是在一般情况下. 2.师:同学们再观察密度表,还有新的发现吗? A(如果学生出标准答案,老师就问)为什么要强调一般不同,举例说明?由此特例得出,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与状态有关 B(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来,老师引导)同学看冰和水,发现了什么呢?由此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还与自身的状态有关. C(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冰和水,老师说)由此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呢?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也可能不同,与自身的状态有关. 3.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密度表,还有新的什么发现吗? A(如果学生说出标准答案,老师引导)为什么说是一般不同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B(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引导)同学们看看,冰和蜡,酒精和煤油,发现了什么问题呢?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C(如果学生能说,冰和蜡,酒精和煤油,老师提问)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师:同学们得到的信息很多,理解得也非常透彻. |
生:思考讨论
1、一般:ρ固>ρ液>ρ气 生:固体里面也有小于液体的,例如冰蜡等。 生:液体里面,也有大于固体密度的。例如水银,硫酸等 B.(如果学生直接说,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大于气体密度,老师)纵观全表,从数据上来看,大致是这样的.同学们在仔细看,固体密度有小于液体密度的吗?液体密度有大于固体密度吗?举例说明。学生举例。(老师说)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比一般固体的密度还要大,其实水银属于金属,只是在常温常压下,成液态,而且是有毒物质。老师这里还有一块固态的金属,按经验说,把它放在水里面会应该沉向水底,(展台展示),而这块金属竟然能漂着,这是怎么回事呢。(点课件)
生: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 生:冰和水
生:同种物质,密度也可能不同. 生:同种物质,密度与状态有关.
3.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生:一些不同物质密度相同: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
通过老师的一些演示实验,提高趣味性。通过实验现象提示规律。 培养学生会查表,并由密度表找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并把这些密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物质的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 ||
运 用 公 式
解 决 问 题 | 四、密度应用(例题分析:) 师:这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例如,这里有一瓶未知液体,哪位同学有办法可以知道是什么物质?(出示课件:例题1)(点个举手的同学)这位同学利用公式,通过计算,说明这是什么物质? 例1.这瓶液体的质量是300 g,体积是300 cm3,请问这种液体是什么物质? 师:利用密度公式,能帮我们鉴别物质,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其他实际问题,比如: 例2、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选手向艳梅凭借挺举145kg,夺得女子举重冠军!为中国夺得金牌!如果一杠铃的体积是0.01m3,构成材料密度是7.9×103kg/m3,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说明,此杠铃能否被向艳梅挺举成功?同学们思考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尝试说一下。 师:向艳梅的成功,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骄傲,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老师点课件,向艳梅挺举成功)希望同学们向向艳梅同志学习,挑战极限,挑战不可能,没有奇迹,全靠努力! |
生:有,测出质量和体积,算出密度,和查阅密度表。
鉴别出是水
生:分析已知条件,运用密度公式导出公式计算,计算物体质量。 (完全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老师强调一点注意事项 |
培养学生解物理题的规范化。 学会查密度表。
密度的一应用,鉴别物质.把这一应用放置到日常生活中的一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计算,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是个定值。
通过奥运会举重实例,让同学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 |
小结 | 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课之初的引入(出示课件),碳海绵和神秘的黑洞,质量有如此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什么不同? 师:(出示课件,两种物质的密度) | 生:密度不同 | 回顾引入,首尾呼应,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点出这节课学生的收获 | |
课后达标检测与实践探究 | 师: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注满了惊奇,学习物理的奇妙之处,还不仅于此,同学请看:这是老师自制的一杯分层饮料,三种饮料之所以能够分层,主要就是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任务(不让学生读):(手举分层饮料)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学习的黄金时代,心灵白玉无瑕,成绩红红火火,梦想五彩缤纷,一定成真!下课 | 生:漂亮 生:密度. 1.独立完成达标检测 2.鉴别身边常见物体的密度. 3.上网查阅,自制分层饮料,体会不同物质,密度不同。 | 点睛之笔,总结升华.
| |
板书设计(两大板块,横着写,注意字的着色和工整程度) | ||||
第六章 第二节 密度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m/v 比值相同。 2、不同物质,m/v 比值不同) 二、密度 1、定义:质量/体积 2、符号:ρ 3. 公式:ρ=m/V m=ρv v=m/ρ 4、单位及换算:1 g/cm 3 =103 kg/m3 |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83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及反思</a>,共6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表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