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理解及应用高一物理40个经典专题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理解及应用高一物理40个经典专题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理解及应用高一物理40个经典专题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理解及应用高一物理40个经典专题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理解及应用高一物理40个经典专题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理解及应用高一物理40个经典专题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含答案),共20页。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1.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想实验:它是在经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3.物理意义
    (1)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
    (2)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
    (3)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强调:说明运动状态的改变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则必有加速度,故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有关运动和力之间关系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以一定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将保持原有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笛卡儿的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将会永远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永远不会沿曲线运动。
    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3.惯性的表现形式
    (1)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受到外力且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4.易错点归纳: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取决于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4)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无关。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要点归纳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属于同种性质的力,如压力和支持力同属弹力;物体对接触面的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接触面对物体的摩擦力;铁块受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受铁块的吸引力都是磁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叠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5)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且力的性质可以不同。但一对相互作用力必须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力的性质相同。
    (6)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变换研究对象,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可得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
    1.(2019·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呈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个小球B,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2.(2020·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一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B.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没有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3.(202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g
    ②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m+M)g
    ③当F>(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④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2019·云南省高一期末)一辆公交车在行驶中,一条小狗突然横穿马路,司机本能地急刹车,导致乘客身体往前倾。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身体前倾是因为具有惯性
    B.乘客随汽车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汽车速度越大,则乘客惯性越大
    D.乘客身体前倾程度越大,则乘客惯性越大
    5.(2020·浙江省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滑行,在横杆前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后分别从杆的上、下方通过,若忽略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有关运动员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越过杆后仍将落在滑板上
    B.起跳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忽略脚底形变,起跳时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做了正功
    二、多选题
    6.(2019·洛阳高三月考)在力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B.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较重物体下落的较快,伽利略指出“如果排除空气阻力,那么,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在科学研究中,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
    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不仅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而且它可以进一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7.(2020·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牛顿第三定律
    一、单选题
    8.(2020·山东省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两楔形物块A、B两部分靠在一起,A、B之间的接触面光滑,物块B放置在地面上,物块A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A、B两物块均保持静止,则(  )

    A.绳子的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
    B.地面受的压力大于物块B的重力
    C.物块B与地面间不存在摩擦力
    D.物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9.(2019·安徽省蚌埠市教育局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10.(2020·咸阳百灵学校高二月考)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1.(2019·马关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作用力F和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作用力F增大,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D.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2.(2020·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则关于A对B的作用力FAB与B对A的作用力FB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AB大小大于FBA大小 B.FAB大小等于FBA大小
    C.FAB先于FBA产生 D.FAB后于FBA产生
    13.(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物体a、b、c,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一定受到水平桌面施加的摩擦力
    B.b对a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c对b的摩擦力可能水平向右
    D.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4.(2019·陕西省高一期末)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如图是某节日挂出的一只灯笼,轻绳a、b将灯笼悬挂于O点绳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b水平。灯笼保持静止,所受重力为G,绳a、b对O点拉力分別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F1和F2的合力与灯笼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只有重心位置处受重力作用,其他位置不受重力
    15.(2019·浙江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物块,其右侧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通过一细线跨过不计摩擦的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系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有可能处于原长状态
    B.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大于弹簧对物块的拉力
    C.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桌面对物块的摩擦力
    D.桌面对物块的作用力等于物块的重力
    16.(2019·山东省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B.石块b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多选题
    17.(2018·湖南省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图中又画出了重物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其中,F1是弹簧拉物体的力、G是物体受的重力、F2是物体拉弹簧的力、F3是天花板拉弹簧的力.下列关于这四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G的反作用力是F3
    B.F1的反作用力是F2
    C.F2的反作用力是F3
    D.F1与G是一对平衡力
    18.(2020·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D.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专题24 牛顿第一、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1.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想实验:它是在经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3.物理意义
    (1)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
    (2)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
    (3)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强调:说明运动状态的改变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则必有加速度,故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有关运动和力之间关系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以一定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将保持原有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笛卡儿的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将会永远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永远不会沿曲线运动。
    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3.惯性的表现形式
    (1)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受到外力且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4.易错点归纳: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取决于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4)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无关。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要点归纳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属于同种性质的力,如压力和支持力同属弹力;物体对接触面的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接触面对物体的摩擦力;铁块受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受铁块的吸引力都是磁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叠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5)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且力的性质可以不同。但一对相互作用力必须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力的性质相同。
    (6)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变换研究对象,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可得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
    1.(2019·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呈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个小球B,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2.(2020·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一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B.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没有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3.(202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g
    ②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m+M)g
    ③当F>(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④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2019·云南省高一期末)一辆公交车在行驶中,一条小狗突然横穿马路,司机本能地急刹车,导致乘客身体往前倾。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身体前倾是因为具有惯性
    B.乘客随汽车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汽车速度越大,则乘客惯性越大
    D.乘客身体前倾程度越大,则乘客惯性越大
    5.(2020·浙江省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滑行,在横杆前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后分别从杆的上、下方通过,若忽略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有关运动员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越过杆后仍将落在滑板上
    B.起跳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忽略脚底形变,起跳时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做了正功
    二、多选题
    6.(2019·洛阳高三月考)在力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B.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较重物体下落的较快,伽利略指出“如果排除空气阻力,那么,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在科学研究中,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
    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不仅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而且它可以进一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7.(2020·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牛顿第三定律
    一、单选题
    8.(2020·山东省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两楔形物块A、B两部分靠在一起,A、B之间的接触面光滑,物块B放置在地面上,物块A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A、B两物块均保持静止,则(  )

    A.绳子的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
    B.地面受的压力大于物块B的重力
    C.物块B与地面间不存在摩擦力
    D.物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9.(2019·安徽省蚌埠市教育局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10.(2020·咸阳百灵学校高二月考)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1.(2019·马关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作用力F和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作用力F增大,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D.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2.(2020·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则关于A对B的作用力FAB与B对A的作用力FB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AB大小大于FBA大小 B.FAB大小等于FBA大小
    C.FAB先于FBA产生 D.FAB后于FBA产生
    13.(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物体a、b、c,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一定受到水平桌面施加的摩擦力
    B.b对a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c对b的摩擦力可能水平向右
    D.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4.(2019·陕西省高一期末)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如图是某节日挂出的一只灯笼,轻绳a、b将灯笼悬挂于O点绳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b水平。灯笼保持静止,所受重力为G,绳a、b对O点拉力分別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F1和F2的合力与灯笼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只有重心位置处受重力作用,其他位置不受重力
    15.(2019·浙江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物块,其右侧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通过一细线跨过不计摩擦的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系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有可能处于原长状态
    B.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大于弹簧对物块的拉力
    C.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桌面对物块的摩擦力
    D.桌面对物块的作用力等于物块的重力
    16.(2019·山东省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B.石块b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多选题
    17.(2018·湖南省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图中又画出了重物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其中,F1是弹簧拉物体的力、G是物体受的重力、F2是物体拉弹簧的力、F3是天花板拉弹簧的力.下列关于这四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G的反作用力是F3
    B.F1的反作用力是F2
    C.F2的反作用力是F3
    D.F1与G是一对平衡力
    18.(2020·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D.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楔形物体A释放前,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力平衡;楔形物体A释放后,由于楔形物体A是光滑的,则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小球在水平方向的状态不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而竖直方向:楔形物体A对B的支持力将小于小球的重力,小球将沿竖直方向做加速运动,所以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是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其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故B正确。
    2.【答案】D
    【解析】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选项A正确;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选项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选项D错误;此题选项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3.【答案】B
    【解析】ABCD.①②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而

    由平衡条件得

    即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③④因为木板不动,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不变化,则木板不可能运动,ACD错误B正确。
    4.【答案】A
    【解析】A.司机急刹车时,由于摩擦力作用,乘客的脚随车停止运动,但由于惯性,上身仍向前运动,因此出现身体前倾,这是由于惯性造成的,A正确;
    BCD.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就是质量,质量大的惯性大,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无关等其它因素,BC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A.由于惯性,人继续向前运动,越过杆后仍将落在滑板上,A正确;
    B.起跳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高度越来越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正确;
    C.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与滑板分离后,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与滑板的速度总相同,竖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正确;
    D.忽略脚底形变,起跳时滑板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脚上,人起跳的过程中脚始终在地面上,没有位移,所以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不做功,D错误。
    6.【答案】ABC
    【解析】A.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故A正确;
    B.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较重物体下落的较快,伽利略指出“如果排除空气阻力,那么,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在科学研究中,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故B正确;
    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故D错误。
    7.【答案】AB
    【解析】若小车向左运动做减速运动,则加速度向右,小球受重力及绳子的拉力可以使小球的加速度与小车相同,故此时N为零,故A正确;若小球向左加速运动,则加速度向左,此时重力与斜面的支持力可以使合力向左,则绳子的拉力为零,故B正确;同理可知当小球向右时,也可能做加速或减速运动,故加速度也可能向右或向左,故N和T均可以为零,故CD均错误;故选AB.

    8.【答案】A
    【解析】A.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对A分析知,A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二力平衡,绳子的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AB接触面光滑,AB间没有摩擦力,B对A没有支持力,否则三个力不可能平衡,A正确;
    BCD.对B分析知,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地面受的压力等于物块B的重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BD错误,C正确。
    9.【答案】C
    【解析】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错误.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错误.
    C.设绳子的张力为F,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若m甲>m乙,则由得,a甲

    相关试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问题界定,解题思路,解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三定律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三定律课时作业,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三定律表达式,关于马拉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时练习,文件包含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高一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高一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