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 糖类
第2课时 二糖 多糖
1.知道常见的二糖、多糖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 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典型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从官能团典型性质的角度认识糖类物质与醛、酮、醇物质的关系
任务一:认识二糖
- 常见的二糖及来源、用途
- 常见的二糖的物理性质
3.常见的二糖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糖类的还原性
[问题]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糖?
[实验方案]
(1).蔗糖的还原性实验
[实验现象]
(2).麦芽糖的还原性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知识建构] 蔗糖与麦芽糖比较
二糖 | 蔗糖 | 麦芽糖 |
分子式 |
|
|
关系 |
| |
属类 |
|
|
水解产物 |
|
|
任务二:认识多糖
1.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
2.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与物理性质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材料分析]
淀粉是食物的一种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以淀粉或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等为原料,经发酵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如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以及氨基酸、抗生素等药物。淀粉经酯化后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可降解塑料等。
[总结]淀粉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设计实验检验淀粉水解程度
[学生方案]
(1)实验原理
判断淀粉水解的程度时,要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认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完全。
(2)实验步骤
(3)实验现象及结论
| 现象A | 现象B | 结论 |
① |
|
| 淀粉尚未水解 |
② |
|
| 淀粉部分水解 |
③ |
|
| 淀粉完全水解 |
[实验4-2]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脱脂棉,加入几滴蒸馏水和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将混合物搅拌成糊状。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滴入3滴5%CuSO4溶液,加热。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总结]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知识建构]
淀粉与纤维素比较
多糖 | 淀粉 | 纤维素 |
分子通式 |
|
|
关系 |
| |
属类 |
| |
水解产物 |
|
|
环节三:糖类知识建构
-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纤维素、麦芽糖、蔗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葡萄糖与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 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
- 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 淀粉溶液水解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B. 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完全水解
C. 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已水解
D. 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现象。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B. 醋酸、葡萄糖和淀粉三种无色溶液,可以用新制悬浊液鉴别
C. 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D. 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溶液未变蓝,说明淀粉溶液已经完全水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
B.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
C. 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和
D.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明徐祯卿“采桑作蚕丝,罗绮任依着” | 区分蚕丝和棉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 |
B | 宋敖陶孙“人生请治田,种秫多酿酒” | 酿酒的主要原料是油脂 |
C | 宋苏轼“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 蜂蜜中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它们都属于单糖 |
D | 纲目“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 桐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A. A B. B C. C D. D
2021学年第二节 蛋白质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蛋白质学案,共4页。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蛋白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蛋白质导学案,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